第一千零一章 踩雷的年輕人(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56 字 2022-10-04

說實在的,楚琛平時不怎么喜歡和錘子這種人打交道,今天也是因為他被錘子攤位上的一對鴿哨給吸引住了,這才和錘子打了招呼。

兩人毫無營養的寒暄了幾句,隨後楚琛就拿起鴿哨看了起來。

鴿哨又名鴿鈴,屬於一種民間風物,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全國有不少地方都能制作鴿哨,而京城的鴿哨制作水平無論聲響效果還是品種類型,都算是比較精致的,這與京城悠久的歷史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

制造鴿哨的主要材料有葦、竹、葫蘆、瓢。除了以上原料外,還有用象牙或虯角做哨口,用銀杏、桂圓、荔枝、蓮子等果殼做哨肚的,這些鴿哨因為材質和分量的關系,樣子雖名貴新奇,效果卻不一定好。

楚琛看上的這對鴿哨是葫蘆類鴿哨,其是以細腰葫蘆的底肚為主體,將細腰切斷處的孔開大,再用圓片覆蓋其上,膠粘牢固。這圓片通稱「葫蘆口」,葫蘆口及兩側常安小崽。小崽以三對六枚為常式,一對安在寬大哨口之前,稱「門崽」,兩對分安在葫蘆口兩側。

鴿哨以對計,兩枚葫蘆肚力求高矮相似,大小相同,因此購得葫蘆以千計,從中才能選配成對葫蘆肚。但葫蘆天生,大小很難完全一致,因此,每枚鴿哨的哨音也高低不同。這樣的組合無論在外形還是內在音色上,都極富韻律感。

楚琛手中的這對葫蘆鴿哨大小相差不大,保存完好,表面均漆黃色,哨口後額(即哨口的上部,通稱「後腦門」)圓渾,一順而下,殆取流線型之意,與音響雖關系不大,但可減少氣流阻力,減輕飛鴿負荷。

鴿哨底刻「文」字,「文」字作者姓陶名佐文,他制哨考慮周詳,是民國京城的制哨名家。

這樣的名家制哨,能夠完好的保存到現在,算是比較難得的東西,不過可惜的是就這么一對,如果有幾對的話,那價值就高了,現在就一對的話,估計也就值個幾千塊錢而已。

正當楚琛在那打量著手中的鴿哨時,一位二十多歲,穿著一身高檔服飾的年輕人,就站到了楚琛旁邊,隨後蹲下身,拿起了攤位上的一只青花小筆筒,左瞧瞧,右看看,看上去好像挺喜歡的。

錘子見年輕人有意,便開始說這筆筒如何精美,年輕人如何識貨雲雲,如果年輕人要的話,五千塊錢就出手。

說實話,從那年輕人的樣子,就能感覺的出他對青花瓷的研究應該還只是剛剛入門而已,所以一時間吃不准這只筆筒的真假。

正在年輕人躊躇之際,旁邊過來一名顧客模樣的男子,在年輕人身旁觀看小攤的藏品,忽然他就指著年輕人手中的筆筒說道:「這只筆筒看上去頗具些韻味,挺像真東西的,小哥,問句冒昧的話,能不能讓我看看?」

楚琛見此情形,暗自一笑,這男子其實他也有些印象,平時時不時的會給錘子做托,估計今天看到年輕人可能比較有錢,又准備要給這年輕人「上」一課了。

古玩買賣和下棋一樣,都講究君子不語,因此,楚琛明知道其中有問題,他也不會多說,畢竟誰都是從這一步過來的,既然想踏入這一行,就應該要有踩雷的覺悟。

年輕人是十足的新人,他根本就沒多想,便把筆筒給男子觀看,而且還是直接遞給了男子,一點都不擔心男子沒拿穩筆筒,不小心給摔了。

男子看了一會,就驚呼:「果然是好東西,老板這個筆筒你要多少錢才出手?」

錘子比劃了一下,說五千,那男子當即拍板,說東西他要了。

這時錘子面露難色,說:「這位老板,這筆筒是這位先生先看上的,我實在不好賣給您啊。」

那個男子馬上轉向年輕人,作揖請求道:「這位小哥,這只筆筒我真得十分的喜歡,不知你能否讓給我呢?」

年輕人本來正在猶豫不決,見那男子這種表現,心里有些激動的想,看來這只筆筒確實是真的,沒想到自己運氣這么好,碰上一個漏,不撿白不撿,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嘛!

於是他便對那男子說道:「這位大哥,十分抱歉,這只筆筒我也十分喜歡,而且也已經和老板商定了,實在是不能讓給您了。」

那男子聽了這話就長嘆了口氣,表情顯得很失望,隨後便繼續觀看小攤上的物品。(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ps:感謝「攬月破軍」投的月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