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真正的寶藏(續)(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572 字 2022-10-04

「咔嚓、咔嚓……」

楚琛都沒怎么用力,鏟子就輕易的沒入泥土之中,可見這層泥土比較疏松。而且,挖出來的泥土,還夾雜著一些草根枯枝之類的東西,已經快腐爛的沒了,由這點來看,作業的時間不短了。

這讓旁邊的左山頗為興奮,因為這層泥土明顯不是自然形成的,說明里面有寶藏的可能性很高。

兩人不停的挖掘,挖進去大概兩米深的樣子,鏟子突然挖到了一塊不小的石頭,這讓兩人精神一振,說明離目標已經不遠了。

又是一陣猛挖,石頭挖開之後,就見一個洞口出現在兩人面前,而且里面還有一股子霉味飄散出來。考慮里面的空氣很可能有毒,兩人連忙閃到一邊,等著山洞里的氣體散盡。

過了半個多小時,覺得已經沒什么味道了,兩人又把洞口擴大了一些,楚琛才有些艱難的爬到了山洞之中。

山洞不大,看四周的痕跡,應該是自然形成的,楚琛也不去管他,就朝著異能找到寶藏的位置看了過去,讓他覺得有些意外的是,這里除了那個應該裝著傳國玉璽的機關盒之外,還有一個紙盒子。

楚琛用異能查探了一下,發現里面也是一件古董,他就用手中的手電筒把盒子打開,見沒什么危險,才看了進去,盒子里面赫然放著一只釉里紅纏枝牡丹紋大罐。

此罐圓口短頸,豐肩,鼓腹,腹底部內收,足部微微外撇,淺圈足,底部露胎,呈自然火石紅色,造型標准,線條流暢。頸部飾回紋,肩部飾纏枝牡丹紋,腹部主題花紋為纏枝牡丹花卉,足部為變形蓮瓣紋。圖案雋美瀟灑,氣韻生動。

此器的繪畫手法為勾線點染,它以勾線為主要裝飾手法,局部花卉葉子兼有點染,圖案用線描繪生動自然。

這種方法是典型的元代釉里紅繪畫方法,而且由於銅紅是繪制在坯胎上,燒制坯過程到瓷器會有收縮,銅紅發色還會使線條擴大,要求畫工技藝非常高超,掌握料性熟練,所以勾線釉里紅屬於元代釉里紅中的精品類別。

楚琛正准備仔細觀察時,還在外面的左山就有些擔心的大聲問道:「楚少,您還好嗎?」

「我沒事,馬上就出來。」楚琛回了一句,正好這里光線不好,拿著手電筒觀察真偽不是那回事,就准備出去再看。

把罐子放好,楚琛就把兩件東西小心的拿出了山洞,隨後,他就迫不及待的把大罐拿出來鑒賞。

見此情形,左山就有些奇怪,問道:「楚少,咱們不先看看這中箱子里到底是不是傳國玉璽嗎?」

楚琛笑道:「這只箱子可是機關盒,而且還是非常復雜的那種,在這里根本不方便打開,等我看一下這件東西咱們就回去。」

「哦……」

元釉里紅器的胎釉特點與同時期的青花產品類似,這一點以楚琛的眼力來看,這只罐子一點問題都沒有,至於紋飾的裝飾風格,以及繪畫風格,器型和燒造方面,也一點問題都沒有。

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眼前這只釉里紅大罐應該就是一件元代的精品之作。

前文說過,釉里紅創燒於元代,但因銅紅釉在高溫中極不穩定,故成功率低,直到明永宣時期才燒出呈色較正的釉里紅,產品極少,明中期因多用工藝簡便的礬紅代替釉里紅,竟至一度停燒,直到清初才逐步恢復。

由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一件元代的釉里紅瓷器是多么的稀少。

而且,釉下紅彩色調顯得深淺不一,少見鮮紅色,多為深暗的紅色或淡紅色,有的因欠燒或過燒呈黑紅色或失色狀,而銅紅紋飾暈散明顯,則是元釉里紅器的普遍特征。

但這只大罐上面的銅紅紋飾基本沒什么暈散的現象不說,發色居然還是少見的鮮紅色,這種機率可謂是鳳毛麟角。

器型碩大,繪法方面非常精湛,再加上銅紅發色鮮艷奪目等等特點,這只元代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罐,可以說是件可遇不可求的國寶級別的文物,非常的難得。

看到是這么一件寶貝,楚琛這才明白,張火泥為什么要把它和傳國玉璽放在一起保存起來了。而且,他猜測,張火泥筆記上記載的釉里紅仿制方法,可能正是基於這件釉里紅大罐研究而出的。

不過,現在可不是研究這些的時候,重要的是把傳國玉璽取出來。於是把大罐放回盒子後,他就和左山一起收拾了行李,向山外走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