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拍賣會的撿漏?(2 / 2)

鑒寶人生 吃仙丹 1633 字 2022-10-04

對於米芾的評論,楚琛覺得稍稍有欠公正,因為自然界之中土石不分的現象並不罕見,范寬很有可能是對景寫生而來;再則畫風隨年齡而改變,晚年更加醇厚,也屬常情;三則晚年視力退化所致,但就像黃賓虹那樣,反而別有意趣。

范寬善用雨點皴和積墨法,以造成如在夜里行山的感覺般沉郁效果,襯托出山勢的險峻硬朗,米芾認為范寬用墨過濃,黃土和石頭分不清楚是其缺點,但是這是范寬獨有的風格,也是鑒定范寬作品真偽的重要依據。

就以眼前這幅畫來說,以用筆和表現出來的意境等方面,楚琛基本可以肯定,這幅畫就是范寬所作,而異能給出的結果也正是如此。

范寬的作品,居然會被認為是清代畫家陳卓所作,楚琛想想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不過,他馬上就開始激動起來,這可是一個撿漏的機會,他怎么可以錯過?

看到楚琛在一幅清代不太知名的畫家作品前站了許久,趙齊瑞就覺得有些奇怪,就走了過去:「阿琛,看什么呢?……咦!」

說話的時候,他也朝這幅《夏山高隱圖》看了過去,不過畫作剛一入眼,他就輕咦了一聲,過了片刻,他的臉上就露出了驚訝和疑惑的神色。

楚琛回過神來,連忙看了看四周,見沒人注意過來,才長舒了一口氣,然後連忙不動聲色的把趙齊瑞拉到一邊,輕聲說道:「這事等咱們出去了再說。」

此時的趙齊瑞也反應了過來,輕輕的點頭說好。

因為這幅《夏山高隱圖》的事,楚琛他們也沒心思再欣賞其它拍品了,不過為了安全起見,走之前,楚琛還是對著房間里的所有物品使用了一次異能,而結果也顯示,撿漏的機會就只有《夏山高隱圖》這么一次。

走出會所之後,趙齊瑞就迫不及待的問道:「阿琛,剛才那幅畫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覺得以意境來說,應該不是陳卓能夠有的水平吧?」

楚琛笑道:「對,應該是鑒定的人搞錯了,這幅作品應該是范寬創作的。」

「什么?!」大家都清楚范寬的地位,聽了這話,全都相當驚訝。而且范寬除了名氣非常大之外,他現在流傳下來的真跡也都相當的稀少,基本都存於博物館之中,如果那幅畫確實是真跡,無論是價值還是意義都是相當巨大的。

趙齊瑞回過神來,連忙問道:「阿琛,你確定是范寬的真跡?」

楚琛笑道:「雖然我不能百分之百確定,但還是有相當大的把握的。舅舅,您剛才應該也注意到了這幅畫的用筆,您對比一下范寬的用筆特征,覺得怎么樣?」

趙齊瑞回憶了片刻,越想越覺得楚琛的判斷應該是正確的。

范寬在用筆用墨方面,宋代著名的書畫鑒賞家和畫史評論家郭若虛評價為「抱筆俱均,人屋皆質」。

「抱筆」是書法中由蹲而斜上急出的一種用筆方法,富於力度。「人屋皆質」是指質感和體積感,這是由用筆反復籠染所形成的效果,後人稱之為「鐵屋石人」、「界話如鐵線」、「刻削窮絲發而行筆堅硬」,而總體上則是「得山之骨法」。

對范寬的皴法歷來有幾種看法。就作品來看,下筆勻直,先用粗筆重墨側鋒勾勒出山岩峻峭刻削的邊沿,然後,反復地用堅勁沉雄的中鋒作雨點皴(或曰芝麻皴、刮鐵皴),塑造出山岩的向背紋路和質量感。

在外輪廓的內側加皴筆時,沿邊留出少許空白,近似於「高光面」,以表現山形凸凹。如此入骨的表現出北方山石鐵打鋼鑄般得風骨。又由於皴後反復用水墨渲染,是為「積墨」,既渾厚又不干枯,既滋潤又沉著。

在如此雄厚的氣勢下,白天似乎變成黑夜,誠如黃賓虹觀畫時之感慨:「如行夜山,昏黑中層層深厚。」,而這一點,正是剛才說過的米芾對范寬的評價,所以說,楚琛覺得米芾的評價稍稍有欠公正還是有點道理的。

接下來,楚琛又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了那幅畫作的特點。

趙齊瑞哈哈一笑道:「不用說,那幅畫肯定就是范寬的真跡了,也不知道鑒定師是怎么回事,居然做出了那樣的結論,真是笑死人了!」

楚琛笑著點了點頭,要說這幅畫的風格還是很好辨認的,他也實在想不通,為什么鑒定師會犯了這樣的錯。

這時,趙荷妍開口說道:「會不會是這幅畫看起來太新的關系啊,北宋到現在都有差不多千年的時間了,這幅畫保存的還是那么完好,我覺得也有些不可思議呢!」(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ddxiaos惑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xiaos惑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