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而今邁步從頭越(1 / 2)

香色傾城 常書欣 3553 字 2022-10-04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香色傾城最新章節!

驅車同乘到了解放東路文化館,電話里單勇喊著酸貨出來,這是叫司慕賢了,不多久就見得西裝革履,此時已經像個公務小[***]份子的司慕賢拿著一摞資料得兒得兒奔出來了,直遞給單勇,閑扯了兩句,又奔回單位上班了,駕車再起步時,單勇把東西遞給宋思瑩看。

是圖案,一張一張的古朴圖案,別的能欣賞了,可這玩意像八卦龍門陣一樣把宋思瑩看得雲里霧里,十來張圖案愣是一個沒看明白,訝聲地問這是什么,單勇道:「包裝!」

「包裝?」宋思瑩不解了。

「對,包裝,這是清明兩朝流傳於潞州一帶的食盒包裝,圓形的、八角的、棱形的,司慕賢可是從浩如煙海的民俗資料里淘出來的,你不覺得如果用這個東西做包裝,會有一種濃濃的、復古的懷舊情緒么?」單勇很優雅的口吻說道,試圖籍此挑起宋思瑩的興趣。

「啪」聲宋思瑩給扔後面去了,鳳眼一剜,哼了哼罵著:「別人不了解我還不了解你,跟我裝品位?你是那塊料么?」

「拜托呀,款姐,總得往那個方向發展不是,也是為了生意考慮呀……這么比方吧,如果這小東西用木制好,擺放到你家茶幾上,如何?」單勇又問。

嗯!?有點意思。

宋思瑩趕緊地又回頭伸手把座位上的東西拿起來,橫豎看看,倒也湊合看得過眼,不過對於只認識車型和服裝款式的宋思瑩來說,怕是欣賞不了了,而且這玩意能不能得到大眾認可,還真無法下定論了,半晌懊喪地又是一扔道:「放著好好驢肉生意不做,搞這些破玩意,真不知道你腦袋怎么想的。」

「你不知道我怎么想的,也許我知道你怎么想的。」

單勇突來一句,宋思瑩訝異了,嗆了一句,單勇不急不惱笑著道:「你生這么大氣,一半是針對我,一半是針對你自己吧?你主持的老田開的那家博揚藝術培訓中心,是不是前景不樂觀呀?」

嗯?又讓宋思瑩驚訝了一下下,翻著白眼看著單勇,八成心思被猜到了一點點。不過沒理會他。

「其實生意都是一個道理,你的培訓中心和咱們醬肉館幾乎是二而一的事,比如前兩年,高考藝術類分數降低,考生連年翻番,帶來了培訓業的繁榮,你不說過嗎,光全市搞這類藝術類招生的培訓中心就有二十幾個,進門收費起步七千,給中間介紹人的最初是兩三百,到最後得花了兩萬多,那家培訓中心也紅火了一段時間,都賺到錢了。」

單勇駕著車,思維很清楚地道著:「可現在呢?都知道賺錢,都在搶生源,中間人的提成已經漲到一千五兩千了,都想擴大規模,培訓價格已經降了兩成。而相對是藝術類招生比例再縮小,做手腳的難度越來越大了,這條路變得就沒有那么容易走了………所以你們就慢慢感覺到競爭的壓力和困窘了是不是?說實話,是不是老田給你臉色看了,哥幾個收拾他去。」

宋思瑩笑了笑,感激地看了一眼,搖著頭:「臉色倒沒有,不過招生確實難了,學校出來的招生的也夠黑,能把培訓費吃掉一大塊。要不是老田在潞院還有點關系能直接上學,能不能辦下去都難說。」

「這就是了,你想想驢肉生意。市場混亂之後,馬上就面臨著整合,咱們在西苑這家,僅僅是搞得人家懵頭懵腦賺了時間差,等各家反應過來,鼓足了勁、鋪好路和你拉開架勢,那時候咱們的好曰子就到頭了。別說你擴大不了,就咱們的出貨量一萎縮,馬上村里人罵聲就是一大片。而市場整合的結果,靠的可不是誰腦袋夠使,誰就厲害。」單勇道。

「那靠的什么?」宋思瑩問。

「資金、渠道、人脈、綜合實力。最終優勢還是這些大戶的,輪不著咱們。」單勇道,也許已經預見到了自己可能遇到了窘迫局面,那倒不如提前抽身事外了。

「那你的意思是,咱們那家響馬寨醬肉館,遲早要倒閉?」宋思瑩不相信地問。

「那倒不是,如果守著那個攤天天幾百斤出貨,做穩了做好周邊口碑做幾年,也未必能倒。」單勇道,又傾下身子,臉對臉問著宋思瑩道:「不過你覺得可能嗎?首先除了渠道我們一無所有。而且在現在這種形勢下,正常都應該考慮擴大生意盤子對不對?你找我不會為了這個吧?想開分店你可不是說了一回了。」

宋思瑩莫名地笑了,自己那么心思都被單勇說著了,那來意也正是想在醬肉館擴大投資,開個分店,卻不料聽說了店已轉讓的事。此時看來,也許是單勇說的對了。那份氣稍稍消了點,這個時候才注意到行車的方向是向著北郊城外,驚訝地問這是去干什么,單勇頭一揚,到了。

木器廠,中諾木器廠,一個在宋思瑩的認知里根本沒有的地方,當做工精美的木器食盒被滿身木屑和膠味的木工放到她手里時,單勇眼睛里喜色格外地濃,龍鳳呈詳的圖案,五星格子,入手稍沉,手感頗重,外觀很大氣,漆色和圖案一樣的古朴,看看材質,是楊木的,而且據木工們介紹,多數用的都是下腳邊料,成本不高。看單勇和木工以及後來的廠長談得頗起勁,宋思瑩把玩了片刻笑著道:「東西不錯,不過這種類似工藝品的銷量可大不了。」

「你都知道我沒那品位,誰說要賣工藝品了?」單勇道。

「那這是……賣什么?」宋思瑩不解了。

「你說我們一群吃貨,肯定是裝吃的嘍…」單勇開了個玩笑,惹得宋思瑩和木工師傅同時笑了,話題被打斷了。這一站卻是把新的圖案給了廠里,讓做幾個樣品,看樣都訂了不少了,宋思瑩無意中發現場里的倉庫邊上摞著好幾堆食盒樣子的半成品,暗暗地有點揪心,知道單勇是狼膽,不干則已,一干肯定是傾盡全力,可這當不當正不正全把錢投進去,萬一栽了,宋思瑩都不知道這輩子他還有沒有翻身的機會。

從木器廠訂貨出來,又向北駛,卻是往捉馬鄉的方向了,說是去看場地,宋思瑩憋了好大一會兒,終於還是按捺不住了,直問著單勇道著:「單勇,你究竟想干嘛呢?一次說完不行呀?賣了幾天驢肉不是腦袋也被驢踢了,搞得這什么呀?亂七八糟的。」

「還沒看明白了,古色古香的小禮盒,裝上點小瓜子、小胡麻籽、小松籽、小豆豆之類的干炒,你說擱家里多有情調,女人的錢最好賺,你想啊,不管小娘們老娘們,嘴碎零食不斷那是通病,咱們這產品可就投其所好了……」單勇說著,瞥眼看了宋思瑩一眼,不知道那句話觸到霉頭了,惹得宋思瑩不客氣地伸手就來了一下子,單勇笑著一躲,抓穩著方向直說別鬧。

方向雖然知道,但這路子行不行得通卻讓宋思瑩說不准了,直斥著道:「這行不行呀?一下子跨行了。」

「人也是吃貨,賣的也是吃貨,能跨那兒?」單勇道。

「那你得開發多少種食盒?得收多少種干果?得多少人封裝?不說別的,光從鄉下收這些東西就能把你累死。」宋思瑩找著毛病。

「哦,忘了告訴你了,我已經收了個差不多了。」

單勇笑了笑,給了宋思瑩一個瞠目結舌的答案。而且這就是去看看基地,基地是租下了一個效益不太好的鎮辦糧加廠,一年租金才兩萬,單勇直呼便宜,這得姓把宋思瑩給氣著了,一路上得得不停地分析著,這銷路有多難,配貨有多難、市場開發有多難,說來說去,反正就是覺得市場風險太大,單勇這么個盲目的投資,肯定是要栽個大跟頭滴。

兩人爭來辨去,暫時誰也說服不了誰,更何況宋思瑩心里那點氣卻是更甚了幾分,氣就氣在這家伙早把事辦得干凈,就等著告訴自己結果了,要不是今天來的話,八成這貨連自己都不告訴呢。

車順著二級路駛出了捉馬鄉的地界,直到了距離潞州三十余公里的朝陽鎮,離鎮尚有數公里的路邊一家大型無標識的場門前,停車了,宋思瑩一看,眼睛直了直。

這把果真玩大了,好大的一個地方,足有三十多畝,四個大型的倉庫像四座雕堡,雕堡的周圍是攢動的人頭,像在收糧食,那場面也就電視上見過,好大糧食垛沿著滑道往倉里倒。里面收著,外面還有突突突的三輪車、牲口車馱著一車大小麻袋往場子里去。車里宋思瑩驚訝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指著這地方問:「你……你把錢都投這兒來了?」

「嗯,湊了七八十萬,都扔這兒來了。自從和史家村談不下來機械加工擴大生意,我就把錢都投這兒來了。幾十萬在市里扔街上聽不著響,在這兒可是轟動效應,把這個場救活了。」單勇點點頭,玄機第一次露給宋思瑩了,敢情這事一個月前就開始了。

不過看到的依然不解,狐疑地跟著單勇下了車,看場的單勇喊叔,一問才知道捉馬鄉的代校長叔叫單長根,為了大侄的生意提前辦退休了,反正領份工資加份外快,總比窩村里強,更何況收雜糧,收干貨對鄉下人來說那簡直是小菜一碟,只要現金不打白條,那東西是刷刷刷地給你往過送。

幾人相隨著進了一家倉庫,隨意地看了看,油葵籽、南瓜籽、小杏仁、胡麻籽、小綠豆、大黃豆、干玉茭、高梁米,還有很金貴的松籽、核桃……單勇掰著指頭一數就是n種,然後再憑空比劃一下,如果把這些做成炒貨,放到那古撲的食盒里,是不是能趕上年節的喜慶年貨消費呢?如果把這些雜糧做成精美包裝,能不能改變一下現當今城里送禮的習慣呢?其實不需要很多,那怕一點點市場的青睞,都會帶來巨大的消費機會。

當然,最關鍵的是這些囤貨已經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就即便一包東西也賣不出去,放到開春,這些食材會自然漲價。隨便給市里那一家糧加廠、炒貨店或者葯材店,都不至於賠得血本無歸。

要這么說起來倒也確實夠穩妥的,純粹收的都是雜糧、干貨、山貨一類的,這些土產放在村里十斤八斤不起眼也不值錢,不過要包裝進城,那身價自然是要漲不少了,宋思瑩知道單勇這個欲求勝,先立於不敗之地的作法,要這么說起來,風險倒是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