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十年(1 / 2)

建元紀事

建元元年,前駙馬、大將軍洛花生以通敵叛國之罪被誅於午門外,傳說,當日天地色變、天降大雪,消息傳到西南,大軍幾欲嘩變。

建元二年,北狄突然起兵,一夜席卷東夏十城,勢如破竹,武帝御駕親征,決戰於星野,東夏大勝,北狄退兵。

建元三年,太傅錢熏平南有功受封逍遙侯,出任首輔丞相,同年,武帝接納其提議,舉行科舉。

建元四年,孝滿,朝廷舉行選秀,此後,每三年一次,至建元十年,武帝後宮已逾三千佳麗,其中不乏各國公主、第一美人豐。

建元五年,北狄皇帝禪位太子狄驚飛,年號天昌,史稱狄景帝,景帝嚴謹律法、推行禮制、減賦輕稅、休養生息,將一個被內戰外戰拖的疲憊不堪的國家帶向繁榮昌盛,天昌四年,北狄平瓦剌,天昌五年,平高麗,天昌六年迦蘭、哲可剎歸附,至天昌六年,既建元十一年,天下二分格局成形。

建元六年,匈奴胡掖部叛亂,武帝命驃騎將軍張永峰平反,八月胡掖全部被殲,十一月,匈奴新王親至上京為帝賀壽,獻珍寶無數、良馬一萬及公主一人,其妹安雅公主被稱為草原第一美人,傾國傾城,上甚喜,賜封安妃盡。

建元七年,南詔正式宣布歸附東夏,八方進貢四海來朝,東夏進入最鼎盛時期。

建元八年、即天昌四年,狄景帝得一美人,愛若珍寶寵冠六宮,十一月美人產子,帝大喜,賜名藏花,狄藏花,為慶賀皇四子降生,景帝大赦天下、盛京歡慶一月,整個北狄歡歌載舞,此時東夏忽然驚覺,他們驚采絕艷、神一樣的皇帝陛下雖後宮三千,卻無半個子嗣,這還了得?滿朝文武、全國百姓紛紛表示,皇帝陛下您得努力努力,生七八*九十個兒子才行,否則,俺們心里不爽啊!

建元九年,武帝二十九歲壽辰,江南南宮氏獻上曠世奇寶昆侖鏡一面,傳說此寶乃西王母所鑄,可觀前生後世,武帝觀之隱約見一女子,百思不得其解,問之,南宮曰,此乃長女南宮月笙。

建元十年,朝廷第三次選秀,規模空前,聖旨言,凡二十八周歲以下的未婚女子,身家清白、體健貌端者皆可報名,聖旨一出,天下嘩然,紛紛猜測,估計因皇帝子嗣問題,朝廷此次想選些能生養的進宮吧!聽聞此事,南宮月笙笑著念叨了句:「初一,又選秀啊,你說我要不要報個名?」初一吐出顆瓜子皮,探頭看看屋外桃花,嘟囔:「春天到了?!」

連金陵南宮府這位有名的老姑娘都春心盪漾起來,可見,春天是到了!

******************************************************

春天,是的,春天到了,可,張永峰卻舉得渾身不舒服。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張永峰今年四十有一,不惑的年齡偏偏充滿疑惑,比如,老娘咋又生氣不理他啦?翠花幾日不見咋又長胖不少?營里那幫小子出操時個個像蔫白菜,開飯時咋個個生龍活虎?如此種種雞毛蒜皮,當然,中間也有一兩件極其影響他人生的大事,比如,當年那位大將軍的死。

大將軍的死,即便過去十年,每每想起依舊心痛。

他跟隨她浴血奮戰,刀山劍海走過來,一起殺人一起喝酒甚至一起賭錢、逛花樓,後來她因叛逃謀逆被斬殺於午門,他卻連最後一面都未見上。

尤記得最後一次相見是他調任西北參將,她去送行,在城門口她拍著他的肩膀笑說,老張,皇帝弱冠繼位咱們得多幫襯著,此去西北你需全心全力干番事業報答朝廷,當然,自個的事也別耽擱了,西北姑娘很豪爽,遇到合適的就成親吧!

五大三粗的漢子走的時候盡然哽咽起來,而少年則笑的陽光燦爛。

後來,她死了,他不顧一切奔回上京,武朝門外被李茂攔住,他手里拿著她的認罪書,洋洋灑灑幾大張,張永峰只記得最後一句:

「我洛花生通敵叛國罪該萬死。」

李茂紅著眼睛說,聲音發顫:「他在叛逃北狄途中被抓,現場無數人作證。」

他愣住,呆住,最後踉蹌坐倒,放聲大哭。

叛逃?怎么可能?

從峒城到滇南,從塞外到西北,輾轉幾萬里,大小幾十戰,血雨腥風中,所有人只看到大將軍光鮮亮麗的一面,誰又見過她大哭?誰會知道戰神之稱的人盡然每次下戰場會狂吐到哭?

那樣一個至情至性之人會丟下同袍親友、放棄熱血灑遍的山河,叛逃他國?

不信,殺了他也不信!

可是不信又如何?

人死了,成了白骨,甚至連墳都沒一個,他想為她報仇,可最終什么也沒做,只無助地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