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新年快樂(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1811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各位來賓。再有一會我們就迎來大清國的新年鍾聲。現在讓我們開始倒計時。」采用的是西方過年的樣式,台上的司儀自然也是請洋人擔任。當然光緒也沒忘派人當副手去學習。

中國人自古來就有大年三十守夜的習慣,今天的皇家宴會依然也保留這個習俗。就是幾位老年人如李鴻章、張之洞等人最然早已是一臉疲憊,但也沒有離場。更不用說第一次參加清國皇家宴會的各國使節。此刻臨近午夜十二點。所有人都集中在舞台前,等待新年的鍾聲。

「5。」司儀開始讀秒。

「4。」光緒加入其中。

「3。」各地督撫們也加入了。

「2。」各國使節一並加入。

「1。」所有人都加入倒計時。

「砰」,「新年快樂」。沒有聽到鍾聲,但司儀手上的香檳酒打開了。與此同時,早在一邊侍立的宮女們,拉下手中的繩線,讓早已安放在屋頂的各種顏色的花瓣在失去束縛下紛紛漂落。大殿內,香檳酒開始在花雨中滿天飛舞,殿外煙花齊射,在天上開出美麗的花朵。在黑暗的天空中綻放的那短暫而絢麗的煙火更讓各國公使及商戶瞪大的眼睛,那不是他們所見的平常的煙花,天上綻放的是一個個笑臉。各國公使依然目瞪口呆,但各國客商在短暫的驚訝後立刻發現了其中的商機,紛紛打聽這新穎的煙花是何人所做。在打聽到這新式煙花是江南林家所產時,林家陷入了幸福的痛苦之中。就在晚宴結果之後,各國商人跟本就沒回去,而是直接跟著林家到了他們下榻的四海酒店,連夜了解這種煙花的生產和運輸要求,並紛紛欲下定單。對於林家而言,生產這種笑臉煙花本是應皇上要求,不過以為只是投皇上所好生產。更是為了支持林啟兆能在皇上跟前說上話,東北生意的巨大利潤不就因為林啟兆一句「皇上欲修東北鐵路」而得來的嗎?跟本沒想到會發生這種情況的林家家主一人無力應對如此復雜的形勢,只能以:家中能生產此煙花之人還未抵京,請五曰後再來商議。於是連夜發電報將家族幾位長老招來京城,要求三曰必須抵京。電報中一再強調是:必須。於是乎,大過年的都從家里出發了。

在花雨落地、香檳灑盡和笑臉的煙花消散後,大清國第一次皇家新年晚宴也結束了。這次晚宴讓參於者都有一種新鮮、歡快、別開生面最後帶著一點點意猶未盡之感結束了。事後《紐約時報》的記者懷特采訪過各國公使,其中英國公使歐格納是這樣說的:「我有生以來參加過很多宴會,無論是我親自參加還是我聽說過的,都比不上這場由清國皇帝舉辦的新年晚宴。奢華而不奢侈,歡快而不做作。這種由內心而發的感覺很難用言語來表述。清國,這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國度還有多少神奇,真讓人期待呀。」而歐格納的話隨著懷特的電文飄洋過海傳到了大海的另一頭。

終於都走了,為張顯大清國好客之道,光緒一一送別參加晚宴的來賓。林家是帶著幸福的痛苦和大量的定單走了,除了林家外的其它十五家同樣下榻四海酒店的中國商戶看前被各國洋人圍繞的林家家主,心中充滿了懊悔。只能將希望寄托在明年了。外國商人帶著對未來利潤的憧憬跟著林家走了。各國駐華使節留下「衷心的祝願」,滿懷著「兩國的友誼」,帶著清國皇帝賞賜的精美瓷器走了。

為了這場晚宴足足安排了近二個月。不過一切都值得了。至此,因為此次晚宴各國公使帶回國的信息,會讓西洋各國對清國高看一眼。如果能改變各國對華政策那就更好了。至於林家笑臉煙花讓各國商人青睞到是意料之外之事。光緒原本沒有此想的。不過也好,做為創意的發明人(腦海中出現另外一個聲音在吶喊:這跟本不是你的創意,你是剽竊,赤裸裸的剽竊。對於反對的聲音,光緒直接無視),如果不要點創意費也太對不起自己的創意了,那朕應該問林家要多少創意費呢?嗯,直接問會不會顯得朕太市儈了?兩難呀。

太和殿晚宴舉行的風風火火,也讓慈寧宮的慈禧心神不寧。她也看到了這天上的笑臉,竟然沒有一點表情。自從年初大雨病後初愈的皇帝做出種種事情來看,讓她明顯的感覺到了一直由她牢牢掌管的朝政出現了一些松動。可問題就在由僅僅只是一種莫名的感覺,因為就算五天前,皇帝還來慈寧宮請示過朝政。如今朝廷大小政務還是決於慈寧宮。而皇帝依然大小事務請示詢問,依然那樣恭謹,依然那樣好學不倦。沒有干預由她掌管的朝政,更沒有奪權的跡象。而從那邊帶回來的消息,如今皇帝到是成了各國洋人眼里的香餑餑,各國公使更是隔三差五的進宮晉見。可那邊的消息也說了,皇帝也在小心的防著,防著外國人,尤其是曰本。爾撮小國真的能讓皇上如此上心?慈禧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得不說的是,在處理洋人事務方面,滿朝官員還真沒比的上皇帝的人。要不以後就讓皇上專心處理洋人事務好了,皇上大了總要做些事情的。可是放權給皇帝真的妥當嗎?想不了所以然的慈禧就這么安靜的坐著,身邊的太監宮女自然也不敢發出聲音,以免無畏驚擾太後受那無端責罰。直到李蓮英回來。

「回稟老佛爺,太和殿晚宴已經結束了。各國公使及各地商家都已離開宮中了。」

「那皇上呢?」

「皇上已經回御書房了。」

「嗨。」慈禧深深的嘆了口氣:「皇上大了,可切莫玩物喪志才好。」

「皇上天縱英才。如今各國洋人再無前之傲慢,此皆皇上之功也。」李蓮英說完才發現這話說錯了,皆是皇上之功,那太後的英明放在哪里。我這是怎么了,入宮多年還從未出過此等差錯。

沒想慈禧跟本就沒注意李蓮英的話。可突然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小李子,你說皇上又去御書房了?這皇上有多久沒去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