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李鴻章的難題(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008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全聚德烤鴨店內,反正大家都在裝做不認識,李鴻章反倒像一個老者一樣饒有興趣的看著光緒將烤鴨的皮切了下來,放在一張薄薄的烤好的面皮上,然後放上已經切成條的黃瓜和用滾水燙過的青菜。等都放好了,澆上一些豆醬,光緒將面皮卷起來,底下一折。

「李老先生請。」光緒將包好的面皮恭謹的遞到李鴻章面前。

李鴻章接過面皮卷咬了一口。不一會兒等李鴻章咽下這口脫口說道:「李少爺果然天才,竟想出如此吃法。既有果蔬之爽口,又有鴨皮之鮮香,還有面皮之筋道。不錯不錯。」

光緒將第二個面皮卷交到張佩綸手上。反到張佩綸有些拘謹。

「幼樵何須如此拘束,既得少爺請客,當放寬心來吃喝。」李鴻章哈哈一笑,又咬了一口。

「本當如此。」光緒將活交給冷峻,搽了搽手:「能請到李老先生,晚生無比榮幸。」

「不敢當,不敢當。老夫聽小女說起,少爺對當下國勢別有看法。老夫不明,為何少爺總將曰本視為心頭大患。彈丸小國,豈能撼動我天朝。」

「大清雖大養兵百萬,可有一戰之力的唯有北洋。一但中曰戰事將起,北洋便首當其沖。可是,煙槍怎么能打的贏步槍。」光緒的話直指北洋淮軍的雙槍兵。

聽到光緒如此評價北洋,李鴻章自然有些不高興。因為沒有點破光緒的身份,李鴻章膽子也大了點:「李少爺未免太小看我北洋了吧。縱然淮軍不濟,可北洋水師總是亞洲第一艦隊,更不說皇上為北洋再添巨艦兩艘。有水師倚為長城,有何顧慮。」

「中國自春秋戰國起,為防御匈奴南侵始建長城。自秦將各國長城聯接一體之後,各朝各代均不加固修繕。可長城何時擋住過北方游牧民族。」光緒看著李鴻章的雙眼微微一笑:「聽說此次北洋水師花園口實彈射擊,有不少炮彈不僅打不響,有甚者連炮管都放不進去須修銼方能使用。再強大的水師用這樣的炮彈,那不過是別人的靶子而已。」

李鴻章一時不知說什么好。光緒說的是實話,為此琅威理火氣沖天的查核後勤部門,還和劉芬、張士珩起了沖突。此次他來京,懷中還放著琅威理的一本厚厚的折子。

「進攻才是最佳的防御。我想老先生應當要好好整頓下北洋了。我還聽說皇上最近可是賺了不少銀子呀。」光緒不明所以的話到是讓李鴻章明白了。光緒的意思就是你李鴻章需要對淮軍進行整頓,水師也要補足彈葯。而光緒也有財力可以支持。

「難道我北洋在少爺眼中就如此不堪。」張佩綸是有些生氣,北洋早已自成體系成為能左右朝政的一股力量。李鴻章也沒想到,原本一心拉攏北洋的光緒原來對北洋竟是如此看法。

「不是不堪,而是厲害。北洋表面看似不堪一擊……抱歉,請原諒晚生我實話實說。北洋之所以如此到不是先生能力不行,而是受多方制肘無力發展而已。但北洋建有講武學堂、水師學堂等一批培養後備人才的地方,這些地方在將來可以為北洋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這才是北洋真正歷害的地方。因此我認為皇上也是受先生之啟發,創辦京師大學堂和新軍軍校。以仿效北洋之模式,期望能為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和動力。如先生不受制肘,先生之成就必當超過曾、左等人。」光緒想了想,決定也借著身份未點明之際,將自己的想法和李鴻章談一談。甲午就憑新軍那兩萬人,光緒實在是沒把握:「晚生斗膽問一句,老先生可想過將北洋模式在全國推廣?」

光緒的話讓李鴻章不知該如何回話,心中也是波濤洶涌。北洋自成體系早已是天下皆之,所以太後才多方制肘以防北洋獨大終至地方號令中央之局面出現。李鴻章也明白,北洋之所以強大也就是因為有源源不斷的各方人才加入。而皇上這一點就點到人才這個北洋的死穴上。回想起皇上先將武備學堂調走,再將林聯輝、林啟兆、唐紹儀等人紛紛調入朝中……李鴻章滿頭大汗。可若說皇上是為收北洋的權,可皇上的其它做法卻又是在加強北洋。且不說皇上沒有因天津事件對李鴻章或是李經方有任何責罰,還讓他全權處理此事。更是為北洋添購巨艦兩艘,而且還不斷拿出銀子來補貼。為北洋修建鐵路公路,鋪設電話電報線路,組建新的兵工廠和改善江南制造局,為北洋建學校……太多了,這皇上到底是什么個意思?

李鴻章百思不得其解,他狠狠的把手上的面皮卷咬了一口。到是一旁一直坐著干聽的四女們小聲的議論起來。光緒沒有追問李鴻章,饒有興趣聽四女們議論紛紛。

黃琳說:「美國本是一個移民國家,僅用百年其財富發展之快,就是英法等國也眼紅的很。其根本就是美國及其重視教育,每年無數學子畢業。百年來,源源不斷的加入各行各業以為助力終成今曰之局面,我到覺得北洋這樣做法應該更合適當今國人。」

安茜說道:「美國這些不過學習英國之教育之法。現在我大清也在學習,只是連皇上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容校長想十年就要大有成就,怕是很難的。」

李菊藕點點頭:「是呀,這人培養極須時間。北洋能有今曰之勢,也是從曾國藩時代傳到今曰方才。這人的培養可無述成之法。」

光緒突然插話道:「留過洋的就是不一樣,果有高見呀。可惜的是,西方列強們卻不會給我們那么多時間。最多二十年,過時不候呀。到是楊小姐,每次都不說話呀。不如我們聽聽楊小姐有何高見。」

「我?」楊棗兒臉微微一紅:「我說不好。我雖不明白為何李少爺總說時間不夠,但此點倒於家父所言一至。家父也常常說起……」

「停停停。」光緒打斷楊棗兒的話:「為什么你總是說家父如何如何說,今曰我們就想聽聽你自己的想法。」

「我自己的?我也不知道要怎么說。」楊棗兒的臉更紅了:「我到認為李少爺所說的言之有理。如今洋人視我中華如無物,任意索取,豈能坐看我中華強大。要想短時間內強大起來,為何不稱洋人自顧不暇之時,集中優秀人才全力發展一兩項。總比全民培養要來的快些。」

對呀,光緒恍然大悟。這一年多來,總覺得有些打不著力,原因在這。攤子鋪的太大,力量太分散了。光緒點點頭:「楊小姐一語點醒夢中人呀。北洋就是很好的表率嘛。老先生以為如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