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自己造軍艦(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355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想不到呀,實在是想不到呀。光緒看著面前的軍艦模型深深感嘆著,原來想造一艘主力軍艦,是這么復雜、這么麻煩、這么難。

六月份就開始著手新式軍艦的設計工作,可三個月都快過去了竟然都還沒開始動筆!光緒著急呀,那可是寄托了他對未來所有的希望,所以光緒就親自跑去過問進度。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麥克金森現在還蹲在大水池前,拿著把小銼刀修著他手中的木船模型。

現在的艦船的艦艏卻是筆直的插在水中,而光緒提出來的仿後世大西洋型艦首的外飄式設計理念更是沒被廣泛采用。而要在軍艦上使用這種外飄式艦首,就要對外飄的弧度和角度進行測算和實驗,以期達到最理想的程度,最大限度的減少海水對艦體的摩擦力。而新式的艦首也就意味著全新的艦體,而這又涉及到更多的計算和實驗。好消息是,經過三個月的計算和測試,艦體已經基本定型。光緒長出了口氣,還好沒有跟他們說過球鼻和方型尾舵的概念,這要是說了,光計算和測試還不得再搞上一年?

光緒肯定了麥克金森的工作,並一再強調:不要因為朕的催促而減化必要的計算,但還是要盡量加快速度。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進度。

當第一股西伯利亞寒風吹過燕京城時,大清皇家科學院船舶設計室的首席設計師奧列格?辛?麥克金森,終於拿出了他的第一張設計圖。可當光緒興沖沖的趕過去一看,當場就拉下了臉。

四座三聯裝40l/305㎜主炮前二後二分布,高大的橋樓,瘦長的艦身,采用最新式蒸汽輪機和剛剛試制成功的燃油鍋爐,使用左右分布的兩座煙囪。最高設計航速為18節。這些數據光緒到是很滿意,可讓光緒拉下臉來的原因卻是因為排水量。

為了支撐主炮齊射的後座力,就必須加強龍骨和相關的支撐部件。而且因為三聯裝火炮還沒有試制成功,第一次承擔戰艦設計工作的麥克金森為了保險起見,就最大幅度的增加龍骨和相關的支撐部件厚度。這樣一來,艦體的重量就大幅度的增加,而為了托起這么大的重量,就必須要再次放大艦體,加上裝甲的重量,使還在紙面上的軍艦標准准排水量就達到了21000噸,而滿載排水量更是高達25000噸。

「英國最新的戰列艦也才16000噸,你呀的就整出二萬噸來。要是大清國有這么強大的工業能力還要你干屁呀。」光緒怒不可揭:「最新式的40l/305㎜艦炮,大清跟本沒有能力去研制,你就是讓朕去向英國買,你以為英國會賣這個技術嗎?朕跟你說要統一主炮口徑,可你呀的就連一門小口徑速射炮都不裝,難道你要用主炮去打魚雷?還是讓船員用口水去打魚雷?」

面對怒火沖天的皇帝,麥克金森卻實不知道該如何回話。整個設計室內一片寂靜。麥克金森其實他也知道設計這么大的軍艦在制造上肯定會有難度,但他卻想當然的以為必竟這是一個大國的皇帝的要求。而做為皇帝本人,也必將為他自己的需求動用一切國家力量來完成,也許一二年造不好,但三五年後,這實現的可能姓就很大了嘛,必竟皇帝可以動用近似無窮的資源和力量。但這個設計卻犯下最明顯的錯誤,沒有小口徑機關炮。雖然他是第一次做主力戰列艦設計,這個錯誤也是不可原諒的。

被光緒緊緊盯了幾分鍾的麥克金森終於打著顫回話:「陛下,沒有設計小口徑機關炮是我的錯誤。但是為了保證40l/305㎜的十二門艦炮齊射,必須要這么大的艦體。」

必須要這么大的艦體?光緒看著圖紙發呆。先不說大清,怕是當前英國也沒有這樣的工業能力吧!可是,如果不能盡快完成實驗艦的建造和測試工作,那么後續的主力戰艦的建造必定會延遲。一但曰本在世界各地定購的軍艦全部回國完成保養後,以曰本人的姓格,很難估計他們會在什么時候發起對清國的偷襲。如此一來,戰艦建造的延遲必將大大影響在將來的清曰海戰的局面。。

現在的曰本海軍即使重新武裝起來,也不會是那只甲午戰前訓練有素的海軍。即使他們擁有比清國更強大的艦隊,但是的沒有足夠實戰經驗的水兵,也會讓艦隊的戰斗力大大折扣。但中情局曰本組也已經發回准確的情報,在曰本唯一完好無損的橫須賀造船廠,曰本已經開工建造兩艘軍艦。雖然還沒有拿到具體的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曰本這兩艘軍艦將會在未來的清曰戰爭中起來奇兵的作用。如果大清沒有能夠克制的力量,那么海戰中大清艦隊就有可能因為這突如其來的變數而失敗。

雖然總參謀部跟據曰我雙方海軍力量進行過戰術推演,面對經驗不足的曰本海軍有八成戰勝的把握。可是大清海軍不是英國海軍,經不起損失。如果對曰做戰損失一半的艦船的話,那與大清而言於戰敗無異。而且這個推演是建立在將大清三大艦隊全部集結後,以全部主力迎戰的結果。至於曰本在清國三大艦隊沒有集結之時,毫無征兆下發動偷襲的戰術推演結果,總參謀部至今還沒有交上來。可光緒在詢問時總參人員的表情,就已經告訴光緒推演的結果——非常糟糕。除非,大清國主動發動進攻。

曰本定購戰艦,建成交付至需要兩年時間,從各國開回曰本加上保養和對相關海域必要的熟悉,加起來也就三年時間。即使大清國派出間諜去破壞,最多也就延遲一年時間。四年,即使目前大清自行造艦的進度不延誤,四年的時間就已經很緊了,如今再一延誤那新艦肯定趕不上參戰。再說用暴露清國間諜組織來換取時間這本來就是沒辦法才用的招。如此一來,就沒有必要建造新艦而應轉而向外采購。

光緒一時也想不出所以然來,他坐在一旁喝了口茶:「大家議議吧。」

光緒話一出,隨行的參謀部和海軍部的官員們就議論開了。說建說買的人都有,還有的直接說,就是不買也能把狗曰的打到滿地找牙。能隨著皇帝一同來審閱圖紙的,那都是核心人物,每一個人都了解目前清國海軍的戰力。紛亂的討論很快就有了比較統一的思想:對外采購。采購的數量比較趨距於二艘。

「鄧世昌,你是海軍部長。你的意見呢?」光緒問道。

「微臣以為,當以對外采購為主。二艘足以。」鄧世昌很肯定的說道。

「那參謀部長的意風呢?」

「對外采購四艘。」王士珍將麥克金森請出房間後說道。

「為什么?」

「微臣以為,對曰戰爭中我大清必須保持對曰本在武力上的絕對優勢,加之我大清海軍的經驗優勢。在對曰戰爭後才能保存更多力量。如此戰後的在大清才有足夠的力量震懾沙俄遠東艦隊。如果我們在對曰戰爭中海軍力量遭到過大的損失的話,那么戰後的大清很難保證對沙俄遠東艦隊力量的平衡。如果沙俄在此時突然發難的話,大清海軍危亦,大清國危亦。」

光緒看著王士珍選他做參謀總長是正確的。他的眼光已經超越了清曰戰爭,看到了戰爭後的大清國所面臨的局面。光緒點了點頭:「有沒有不同意見,盡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