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殘龍軍,集結(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296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看著望遠鏡里那模模糊糊的狂龍出海海軍旗,讓威特赫夫特驚愕的同時,也咬牙切齒。卑鄙呀、無恥呀、下流呀,當著全世界的面把軍艦開往中太平洋的清國艦隊,突然出現在這里伏擊自己。這是有預謀的赤-裸-裸的偷襲。他混然忘記了自己俄國對整個大清不宣而戰的襲擊。

對大清不宣而戰的還有日本,大山岩突破了清朝聯軍防線卻笑不出來,因為傷亡太大了。自從山縣有朋當上首相之後就不能再親自帶兵了,所以此次進攻朝鮮的日軍總司令的重任再次落到了大山岩身上。首先完成集結的第七師團不負重眾的一舉突破了清國的漢江防線。三天前,第七師團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又再次突破了清朝聯軍的安岳、沙里院防線。朝軍潰敗了,敗的比甲午年的清軍還要潰敗。都說散兵游勇,而自己面前的朝軍跟本沒有組織可言,正真是散兵卻一絲勇都沒有。大山岩甚至還一度包圍了劉盛休部,卻讓劉盛休給跑了。大山岩就眼睜睜的看著眼前的清軍將獨輪車推的飛快,用架在上面的重機槍硬生生的掃射出了一條撤退的通道,然後有組織的跑了。

易將剩勇追窮寇的道理大山岩明白,當年他就是這么從旅順追到遼河邊。日軍依然還是窮,帶上幾顆子彈就上了前線。清軍依然還是那么富有,子彈都打的跟下雨一樣,來不及帶走的彈葯燒了二天,這火還沒熄滅。可今時不同住日的是,一路勝利的日軍這次再也沒有清軍遺留的彈葯做補給,甲午年那一邊進攻一邊向後方運送補給的日子沒有了,清國把能摧毀的全摧毀了,好不容易搶救下來的糧食在食用後出現了甲午年平壤城一樣的「瘟疫」。大山岩為立見尚文感到不值,以神機妙算聞名的立見尚文少將沒有倒在槍口下,卻倒在了敵人的毒葯中。

不是大山岩不想追,而是追不動了。突破防線的日軍從一個師團打到了一個大隊。而剩下的子彈平均每個人只剩下了8發。越來越長的戰線使補給送不上來,朝鮮國王將漢城事變的隱秘變成了朝鮮人人皆知的消息。從而引出來的層出不窮的朝鮮游擊隊讓剛剛上岸的第一師團疲於應付,而該死的最完整的第四師團到現在才來一個大隊,還都留在漢城開起了店鋪。

不說現在的清軍。就連朝鮮軍都不再是8顆子彈能打敗的部隊了。等清朝聯軍在平壤再次武裝起來的時候,再想奪下朝鮮還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大山岩已經不敢去想這個問題了。

「讓第一師團不要去管那些游擊隊,全力北上。」大山岩焦急的抓著頭皮下令。

還有比大山岩更急的。

陸地上,俄國的進攻在繼續。隨著俄國的兵鋒南下,清國的抵抗也越來越激烈。清俄兩國戰至20日,俄國前鋒抵達長春、吉林一線。激戰三日後,駐守的清軍依克唐阿第五師被迫放棄陣地南撤。又一日,日軍采用他們最先進的「豬突」戰術,不計傷亡的猛攻朝鮮軍防線。訓練未久的朝鮮人在日本的亡命戰術下首先崩潰了。崩潰的速度快到劉盛休來不及組織有序的撤退,崩潰的速度快到劉盛休所部差點被日軍包圍。劉盛休果斷的下令摧毀所有重武器和燒毀帶不走的物資,狼狽的退回平壤。

清國獨立面對是日俄兩國的攻擊,如今戰事也越來越於清國不利。而清國最精銳的皇家陸軍卻還在駐地動也沒動。公主嶺戰敗、四平淪陷、圖昌淪陷,原來還在交替掩護撤退的依克唐阿第五師。在圖昌淪陷之後變成了真正的潰敗。滿山遍野的潰兵拋下了手中的武器慌亂的四下躲藏,而哥薩克騎兵卻舉著馬刀四處砍殺。依克唐阿在師直屬連的護衛下狼狽的躲進了奉天城。

英國人急了,在遠東遏制俄國的擴展是大英帝國的基本國策。任英國人說的天花亂墜,日本人的攻擊毫無停止的跡象。

法國人急了,他們必須要讓俄國把目光轉回歐洲,幫助他們一同遏制日異崛起的德國。

美國人急了,整個清國東北三省都是美國人的生意。這下子全完蛋了。甲午年清日戰爭期間,美國安在遼河以西及遼東半島和產業全部毀在日本人手里。戰後獲得巨額賠償的清國卻說這不是清國的責任,不僅不給予補償,還拿著美國貸款給日本的賠償繼續向這些合資企業注資,在恢復生產的同時稀釋了美國人的股份,逼的美國為了保持股份而再次注資。清國人光天化日下拿著美國人的錢建設自己的企業。還是不用還的那種,美國人心痛了。此次俄國人再次毀了美國人在東北的企業,那美國人要不要再次向這些企業注資?美國人心都碎了,美國人沒有主意了。他們第一次發現,清國東北也許不是一個好的投資地點。

德國人急了。清國怎么還不出兵?存放在遠東的武器彈葯全部都運進了基隆的倉庫,清國主力不動,叫德國人把這些武器賣給誰去,倉庫每日的租借費用很高。

就連意大利也急了,該死的德國佬再次搶占了先機,他們必須要賣給清國點什么。不然就太吃虧了。

大清國東北總兵、奉天守將宋慶也很急。

一天十個電報發往京城和錦州參謀本部,卻換不來一絲一毫的援兵。第一師、獨立師和獨立炮兵師還在兩江沒有調動,第二師遠在通遼,第三師駐守錦州,第四師近在遼陽卻也動也不動。聶士成的第六師雖然只剩一個團了,好歹也是兵。本以為他們是來增援奉天,沒想到聶士成到了海城就停了下來。劉盛休的第七師丟掉了全部的重武器,現在平壤拾起聶士成留下的武器要死守平壤。如今最後一支機動部隊卻被依克唐阿給丟在了半道上。駐守奉天的左寶貴第八師被裁的只剩了4000來人,加上自己直屬的一個營不過5000人出頭,面對來勢洶洶的五萬俄國大軍,自己拿什么來擋。電話要不來人,電報催不來援兵,急的滿嘴火包的宋慶甚至親自跑到錦州掀了沙盤也沒有用。

但將軍守土的責任宋慶還是明白的,鐵嶺成了防衛奉天的最後一道防線。宋慶將第八師全部擺在鐵嶺上,擺了三道防御線。甚到他新自帶著自己的直屬營進駐開原。就是為了給第八師爭最更充足的修整工事的時間。臨了明碼通電的發了封電報:敵寇入侵,前線將士百姓浴血奮戰,為何朝廷經制之精銳之師卻如若枉聞,老臣身為將軍御敵而戰。縱若身死自當報效國家。然,此時不禁要問:朝廷,安在否?

朝廷還在嗎?這個國家還有朝廷嗎?宋慶的問話在整個大清引起了軒然大波。從北京到廣州、從上海到西安,所有報紙的頭版頭條全部完整的刊登了宋慶的電報。就連洋人的報紙也不落下。

茶館、酒樓、市場,甚到街邊小巷都在議論紛紛。天安門前長安街上,學子們再次占領了這個地方。學子們依然安靜、學子們依然有序,只是當年的傾盆大雨換成了如今的烈日高懸。學子們無聲的抗議如同一塊重重的烏雲壓在紫禁城上空,讓慈寧宮內的慈禧無比焦躁。

不僅長安街上有學子,瀛台前也跪滿了學子。這里的學子不同於長安街上安靜的學子,他們大聲疾呼請求皇上下旨出兵。穿著整齊的光緒緩慢而威嚴的步出了瀛台。卻在學子們面前用無奈的口吻說道:「你們認為朕說的話管用嗎?」

皇上曾經下過旨的事學子們知道,那什么軍隊卻說是假傳聖旨呢?傳聞說是皇上下旨要求進攻而軍隊接到的旨意卻是後撤,所以軍隊才說是假傳聖旨,所以軍隊才不知所措的停留在原地。一定是這樣。

反應過來的學子全部散了去,再次集中到長安街。卻在口口聲聲的念著儒學中保家衛國的經典文章。還不時整齊的大聲喊到:朝廷,安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