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科舉大考(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445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皇上話中的意思,有意鄙除滿漢之分,這兩二女萬分震驚。

「皇上,這可是涉及大清祖制的呀。妾身可是聽說這皇室祖制皆由兩宮太後決斷,皇上可能做主?」黃玲不信。

「雖然現在沒有什么辦法,但慢慢想總能想出來的。必竟太後已經老了,朕還年青嘛。」光緒哈哈一笑:「不說這個了,說說我搞這個新舊學同場考試,你們是怎么想的。」

「那肯定是皇上聖明呀。也讓那些只讀聖賢書的讀書蟲知道知道,新學必定要全面替換新學。」黃玲雙手成拳,言之昭昭。

「哦,都是這么說嘛。我可不信就沒有一點不同的意見。」光緒轉而問楊棗兒:「棗兒姑娘也是這么認為的嗎?」

紅樓夢中有一個未語先笑的王熙鳳,這里有個未語先羞的楊棗兒。只見楊棗兒滿臉通紅的說道:「也不能說新學一切皆好,舊學中也有可取之處。」說完這句又停下來了。

等了一會,也不見楊棗兒後面的話。光緒按捺不住就問:「接著說呀,你這老是話說一半,掉人胃口。」

楊棗兒的臉更紅了,低聲細語的說道:「我沒留過洋,但就以大學堂里學到的來看。洋人的新學更多的是注重數理化等實用型的科目,雖對振興國家工業追趕洋人大有裨益,但卻因為新學只重現實而不看人倫而有失偏薄。舊學則是強調儒學思想天理倫常,卻對實際生活沒有一點幫助。但我看過一些老書,又覺得現在的儒學早已不是當初孔聖提出來時的那樣。我只覺得各取其優才好。」

「說的好。」光緒拍椅而起:「自孔聖著書立說起,提倡的就是仁。孔聖說君子要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射、御二藝就是射箭和駕駛戰車等武技。儒家也提倡平等,叫「天民」。說的是中國人沒有生來就分貴賤的:人無生而貴者,因為都是天民。天生就是平等的:有教無類,人人皆可為堯舜。只可惜自漢代陰陽家董仲舒提倡天人合一,並把這種思想敬獻給漢武帝之時。儒家思想就已經偏離了孔聖的儒學。但包容、平等這些中心思想依然沒有改變,雖然獨尊儒術。但其它學派也參雜其中。所以先有強漢,後有盛唐。到了宋朝,儒學成了國家唯一的思想。失去競爭的儒家開始變味,到了前明,所謂集大成的朱學經典徹底變成了朝廷統御天下的武器。思想的固束徹底拖住了中國前進的腳步。所以洋人來,高高在上。但我們也要知道,在還沒中國大的歐洲遍布城邦。因為洋人只知其家不知其國,他們可以為了利益從一個國家跑到另一個國家。所以說儒學也非一無事處。也正因為有儒學的大統一思想,才使得中國在數千年里分而不裂,才有了五千年不曾中斷的歷史。」

「儒學是偉大的學說,只要我們能重新認識儒學,重新修正儒學,中國的思想必定會弘揚世界。但是儒學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儒學武裝了我們的頭腦,卻忘記武裝我們的雙手。工學,這個曾經也是中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卻在無聲無息的沒落了。所以洋人船尖炮利的來欺負我們。所以朕去向洋人學習。開辦學堂開設工廠,就是要開始武裝我們的雙手。儒學和工學一個武裝頭腦一個武裝雙手,他們並不沖突。他們可以共同存在。只要給朕一些時間,讓朕把這些事都能做好。到時憑什么我中華還要看洋人臉色,憑什么我中華任你洋人指手畫腳。所以,請緊緊的跟著朕,跟緊朕的步伐。終有一日,朕要洋人全部跪倒在朕的階前,聽由朕,指點江山。」

此刻的光緒目光堅定如鐵,在未名湖上劃過的手指也因為用勁過大而顯的更加白皙。站著的筆直的身影在陽光的照射下似乎也顯的更加高大起來。

感覺良好的光緒見沒人回話,剛剛升起的豪邁又落了回來。心中的失落難以言表。卻見二女站在那里面若呆滯,這才回過神來。原來自己的豪邁用錯了地方:「這個……一時感慨一時感慨,不必介懷。快快坐下敘話。對了剛剛說到哪了,好像是棗兒姑娘說到可取新舊學之長,來來來,坐下繼續說。」

你當皇帝的都這么干了,誰還有心思說什么。沒說兩句,話題就從科舉上轉移到大學堂的所見所聞上。直到寇連材來報,容閎開完會了。

皇帝走了,禁衛營也就跟著走了。看著這空無一人的未名湖,黃玲突然說道:「你覺不覺得,剛才皇上豪言壯語之時,顯得格外英俊。」

「難不成你看上了皇上?那可好,聽說皇上後宮已無女子,茜兒姐姐也有意不再見皇上,你很有機會哦。說不定有皇上隆寵,過些時日姐姐再見玲兒妹妹就要叫您一聲娘娘了。」沒有旁人在場的楊棗兒,到是開朗的取笑起黃玲那花痴的模樣。

「不是了。」黃玲臉色羞紅,起身便走:「我只是隨口一說了……」

「姐姐看妹妹不像是隨口說的哦――」楊棗兒追了上去。

在二女在笑聲中走遠,未名湖那輕柔的風中似乎依然帶著香甜。

光緒並不知道他那一翻豪言壯語換來的只是英俊的評價,不然自己難得表現一下英雄氣概就這么個結果,還不得氣的跳湖去。光緒來到校長辦公室前,容閎早已在門外恭迎皇上。

室內,容閎才剛剛彎腰,光緒就一把托住他。看著面色潮紅、咳嗽不止的容閎,光緒連忙將他扶到座位上:「教化天下開啟民智,非一朝一夕可成之事,咱們都不能急於求成。容老廢寢忘食盡忠國事,也還需多多保重身體呀。」

「慢不得慢不得呀。皇上可知,自大學堂開辦以來,每年所招收新學生的數量已在逐年降低。並非是我大清無能人,實在是因為基礎教育跟不上,以至於國朝無人才可用。皇上。微臣肯請皇上下旨廢科舉,廣建學堂。如此,十年之後。朝廷才無人才斷缺之慮。微臣草擬了一份關於學堂建設的計劃,請皇上過目。」容閎說完。從辦公抽屜里取出一份厚厚的手稿,雙手呈上。

光緒接過折子卻放在一邊,將容閎重新扶回椅中坐好。這才說道:「朝堂中對取消科舉之事早已是議論紛紛,直隸總督張之洞又也上折說:科舉一日不廢,士人皆有僥幸得第之心,學堂決無大興之望。這個道理朕怎能不明白,可是科舉制度延用千年,乃是天下學子升遷、光宗耀祖的唯一通道。而這些人除了能寫一手漂亮文章。卻真是百無一用。一但朝廷徹底廢除科舉,你讓這些已寒窗苦讀數十載的學子情何以堪。一但學子鬧事,那就真是天下震動了,而當年朝局卻又是亂不得的。所以,朕才會讓大學堂的學子與科舉的學子同場考試,就是要在天下人眼前證明科舉已經過時了,也只有這樣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皇上高瞻遠矚臣等自是不及,可天下學堂卻是真的慢不得了。這……」說首話,容閎的眼睛就望著折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