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417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這火發的有些莫名其妙呀?送走了歐格納的光緒自己都反應過來不對勁,回到小樓內獨自躺在沙發中細細回想著這次見面的過程。

沖擊馬六甲海峽這不算個事兒,這本來就是計劃好的。這是在學習希特勒收復萊茵蘭的舉措,當時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領導層明白英法奉行綏靖政策,借著英法等國欲恢復一戰時創傷不願意挑起戰爭的想法,來試探英法等國的底線。據後來披露,希特勒在德軍開進萊茵蘭後的36個小時後緊張未眠。如果一但英法強硬出兵表明願意再次挑起戰爭的姿態,光緒也相信希特勒會第一時間退兵並做出越過他底線的讓步。但是希特勒成功了,而光緒也想試探一下英國人的底線。

這並不沒有可能。首先,清國剛剛戰勝了俄國,雖然只是一次局部的戰爭,但勝利卻是不容忽視的。而且被殲滅的俄軍中,有二萬多曾讓整個歐洲都為之戰栗的哥薩克騎兵。再者世界局勢對清國有利,美國還只是工業大國,無論軍事實力還艦船數量,此時的美國還比不上清國,更加上他遠隔重洋的地理位置使得美國還無力干涉遠東事宜。雖說美國中已經有少數人開始將目光轉向太平洋,但必竟還只是少數。多數的美國人為了證明美國與是英法等國一樣的強國時,他們的目光還緊盯著歐洲。

在遠東,除了英國外,無論是西班牙還是荷蘭都已經不成氣候。就算是法國,他們的能力也僅能維持安南這塊殖民地而已,不然清法之戰後的法國政府不會倒台。而荷蘭是其中最老最弱的,所以荷蘭也就成了大清拿來試刀的第一個倒霉鬼。

而英國自己本身就是麻煩不斷,布爾人已經很讓英國人頭痛了。而且英法間在非洲殖民地也是摩擦不斷。更有德國這個擺明要挑戰英國地位的國家也在咄咄逼人。

當清荷宣戰,大清艦隊開始肆虐印度尼西亞海岸,西班牙、法國、美國除了表示關注外。都沒有進一步的行動,即使是英國。中情局也沒有截獲英國有武力干涉意圖的任何情報。當得知荷蘭金庫已經裝船,戰略主要目的已經達成後,光緒與參謀本部緊急商議了一整晚後,決定進一步對西方列強進行試探。就是要在英國人自顧不暇之時,發動一次試探,只有明確的英國人的反應才好安排後面的計劃。於是就有了沖擊馬六甲海峽事件的爆發,整個大清高層一致認為,只要不開炮不撞船。再大的後果都有收尾的辦法。但不能派吳德仁這個二楞子去,這家伙火氣一上來會干出什么事都有可能。參謀長馮祁穩重有余,但卻過於斯文。最後,脾氣與吳德仁相仿,但更加穩重的李亮來負責進行此計劃。

李亮也不負重望,在通過馬六甲海峽時,打著支援南洋華人的旗號也不減速,英國新加坡艦隊甚至還沒來的急阻截就被李亮開著軍艦過去了。所以英國人也只能口頭抗議一下。

參謀本部甚至估計到英國的反應,所以也有了光緒當著歐格納面在發火。雖說發這火原本只是表演性質,怎么搞來搞去搞的好像是真在發火一樣?然道說從大學堂回來後。自己心里就憋著一團火了?怎么自己沒覺得呢?

光緒猛的從沙發跳起來,煩躁的來回踱步。當再想起安茜拜別前的那一望,心中莫名抽動一下。不顧寇連材的反對。光緒強行架起梯子,一個人爬到屋頂。看著即將落下的太陽,光緒從懷中掏出口風琴,然後對自己說:朕說過不再為女人流淚,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一曲梔子花開從瀛台傳出。

光緒用歌曲為自己平息心情,但有人想哭都哭不出來。

清國在南洋的艦隊一分為五,清國南洋艦隊從三發市出來沿著加里曼丹島海岸一路燒殺南下,太平洋艦隊一分為四。二艘戰列艦肆虐完坤甸後,分別帶著二艘輕巡洋艦和兩艘驅逐艦。一路沿著蘇門答臘島北岸沖過馬六甲海峽朝西北而去,一路沿著爪哇北岸向東。而清國太平洋艦隊的中重巡洋艦分隊。在炮擊完巴達維亞後則兩兩編隊,一路在蘇門答臘島南岸洗劫,一路則在爪哇南岸搶劫。

凡是華人聚集的地方都迎來的清國海軍陸戰隊的光臨,清國以艦炮開路,隨後海軍陸戰隊登陸後就開始殺人。只要出現在他們視野里的所有荷蘭人都是他們的攻擊目標,印尼的荷蘭地方官員甚至連交涉的機會都沒有就被當場槍殺。荷蘭人少,而印尼地方又大。所以派駐印尼的每一地只有極少數幾個人,而重要的地方雖然有駐扎少量的荷蘭軍隊,可久未操練的荷蘭軍隊哪里是如狼似虎的清*隊的對手。只需一個罩面,荷蘭軍隊就消失是清*隊前進的道路上。

泗水,印度尼西亞的第二大城市,這里駐扎了一個荷蘭營。鑒於清*隊可怕的攻擊力在無法進行交涉的情況下,這座城市在清國艦隊進入視野後選擇了投降,當地荷蘭官員帶著駐守泗水的荷蘭營依照歐洲投降慣例聚集,穿著整齊在本來就不大的碼頭投降。而可惡的清國在接受投降後,卻將他們全部殺害。從僥幸逃生的士兵嘴里得知,清國人這么干就是因為曾經荷蘭人也是這樣對待華人,清國人要讓荷蘭人感同身受一次。

清國艦隊如同海盜般的在印尼肆虐了近二十天,他們所到之外的荷蘭人全部被搜尋出來將其殺害,當地的華人也參於了清*隊對荷蘭人的搜捕行動。如同再不制止清國人這種無休止的殺戮,不久後整個印度尼西亞將再也沒有一個荷蘭人。

「他們不是軍隊,他們是無恥的海盜。」這是荷蘭女王唯一想到的最惡劣的罵詞。

荷蘭女王雙手顫抖的捧著電報,這是在巴達維亞總督府殘骸中爬出來的維夫發回的電報,尤其是電報的最後一句更是深深的刺痛了整個荷蘭政府:發完這封電報後,我也要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直到事態結束。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整個印度尼西亞將暫時消失在荷蘭人的視線中。

荷蘭人最早與清國打交道還是在1622年的康熙二年,荷蘭國遣使入貢。請助師討台灣。那時強大的清國給了荷蘭人刻骨銘心的印象。1740年10月,荷蘭殖民當局在爪哇巴達維亞城(今雅加達)大規模屠殺華僑。因城西有一條河。名紅溪,是肇事地點之一,故稱為紅溪慘案。慘案發生後,荷蘭國會曾對此事進行辯論,擔心強大的清國乾隆政府的軍事報復以及中斷經濟往來。為此荷蘭總督華爾庚尼爾被逮捕並死在監獄里,希望借此平息清政府的怒火。後來清政府以被殺華僑是「自棄王化」、「系彼地土生,實與番民無異」、是「彼地之漢種,自外聖化」。因此華僑遭屠殺,「事屬可傷,實則孽由自作」,「聖朝」無須加以責備。但清政府只是禁止了彼此之間的通商貿易,就使巴達維亞陷入蕭條。但清政府的表態卻讓荷蘭人放下懸著的心,於是印尼屠華的規模也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