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們的中國心(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1939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大沽是中國明、清海防要塞。位於天津市東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南岸。既為海防要塞,自然是炮台林立。又因為此地比鄰京師,自然也就成了整個華北平原最大的海貿港口。除往來的人船眾多外,此地還有一個小型的造船廠。因為整個大清的開發,特別是張之洞出任直隸總督後,為了擴大天津的吞吐能力,對整個大沽的碼頭進行了擴建,不僅原來的小造船廠變成了碼頭,還擴建了不少地方。可縱然如此,大沽因為還要定期承載來自京津兩地兵工廠的大量軍事物資,所以大沽就顯的有些不夠用了。於是也大沽隔河相望的塘沽也被擴建成專門的民用碼頭。只是現在依然還地建設當中,配套的鐵路公路也沒有完工。雖然還不具備完整的運輸能力,但少量物資進出已經沒有問題。必竟建港的物資還有很大一部分需要通過海運送來,如今整個塘沽就是一個碩大的工地。

就在吳德仁下船接受采訪時,一艘驅逐艦向著塘沽碼頭開來。

艦首上,李關山緊抓著欄桿的手已經發白,顫抖的雙臂強撐著不讓身體倒下。他早已守在船頭,就為了能一睹祖國大地。直到艦隊轉向離去,驅逐艦首的兩側早已站滿了南洋華人。當陸地出現在海天一線的時候,李關山再也忍不住的淚流滿面。直到碼頭近在咫尺,艦首上早已是哭一片。若不是艦長派了水兵一對一的照看這些長者,說不定會有人激動的掉下海去。

都說近鄉情卻,李關山卻從來沒有如此渴望的踏上祖國的土地。南洋華人百年屈辱,隨著大清艦隊的炮響從此改變。曾經視南洋華人為棄民的朝廷,終於有一位明君站出來說:那是中華在海外的游子。

游子,對故鄉有割不斷的鄉情、親情和感情。雖然這里沒有年邁的白發爹娘,也沒有童年的記憶,但這里是我們的根、有我們的魂。第當魂牽夢繞忘不掉的地方就是這塊已經離開百年的故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如今朝廷終於記起他們這些海外的游子。朝廷派來了最強大的艦隊,不惜於洋人開戰,就只是為了保護他們……

今天,就要踏上那離開百年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只為聆聽鄉音,暢敘鄉情。

「我等已離鄉二百余載了,如今早已人事全非,惟一不改的只有鄉音。如今即將踏上祖國國土。請諸位收拾心情,抹去淚水。要讓故土鄉親看看我南洋華人亦是錚錚男兒。」李關山從人群中走了出來,走向舷梯。

但令人失望的是,碼頭上沒有歡迎的標語、沒有盛大的歡迎儀式,甚至連前來歡迎他們的人群都沒有。除了蕭瑟的衛兵和冰冷的長槍外,只剩下冷冷清清的沒有開工的工地。

灰心、消沉、悲觀、氣餒……所有南洋華人臉上全是失望的神情,他們實在無法想像朝廷竟然連一個迎接他們的人都沒有,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九品芝麻官,也代表著朝廷的意思。如今卻只有如石雕般的衛兵,以至於同行的李關年都在感嘆說:朝廷跟洋人開戰為的就是南洋的財富。保護南洋華人不過是借口和順手為之。

知道更多內幕的李關山自然不會這么想,他指著岸上的衛兵說:「難道你們眼睛都瞎了,沒看見衛兵穿著的都是黃馬褂嗎?能穿黃馬褂可都是皇上的親衛。皇上都把親衛派出來迎接咱們了。你們還不知足嗎?難不成要皇上親自來迎接咱們嗎?」

眾人才一細看,果然如此,也安下心來。都集中在舷梯邊上,等待軍艦靠岸。近了、近了,深愛的故土呀,那藍天白雲間飄灑著是你親切的氣質,蒼松黃土中散發著你溫柔的芬芳……

驅逐艦終於停靠在碼頭上,舷梯也緩緩放下。走到舷梯的最後一級,再走一步就踏上祖國之時。李關山已經升出的右腳卻遲遲沒有落下。李關山閉上眼睛扶著扶手,昂頭低語道:「父親。您的遺願兒子完成了。」李關山此刻強忍著淚水,面帶微笑的踏下了南洋華人重新回到祖國的第一步。終於。經歷了那漫長歸程中的苦苦等待後,雙腳踏上了離開百年的故土,這一刻,李關山的眼中淚光閃爍。

腳才落地,一陣悠揚的歌聲響起。是誰在唱歌?李關山抬關向前方望去,一位身著天青色長袍的年青男子,緩緩從轉角處走出來,嘴里還輕唱著歌曲。

「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歌聲才出一口,就如同一把利刃刺中了南洋華人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出洋多少年,就惦記著要回國多少年。從先祖離開故土的那一刻,心中從未忘記過自己的先祖是炎黃,從未忘記過自己是華夏兒孫。今天,今天流浪在外的游子終於回來了。

淚水再也關不住的流了下來,李關山卻如同呆滯般的站著一動不動。只有那歌聲依然沒有停下……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

舷梯中、甲板上,早已有人哭出了聲音。這歌中的每一句,如深深的觸動著每一位南洋華人的心弦。他們之所以回來,不就是因為他們數百年來都沒有變過的中國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