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皇室產業(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240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中華蒼穹》更多支持!皇後,一國之母更是一宮之主。楊棗兒更喜歡用「這是我家」來形容金碧輝煌的紫禁城。

已經五年沒有修繕過的紫禁城,已經二年多沒人住過的皇宮,雖然還有不少太監侍女留下,但百來個人手卻不足以維持如此龐大的紫禁城。前殿還好,必竟重要的典禮還在太和殿舉行,而且年前軍機處依然在使用。但後殿就不行了,叢生的雜草、剝落的牆漆,無一不顯露出破敗的景象。冷宮,這個曾關禁失寵妃子的地方卻是一片生機盎然。青菜、瓜果,長的郁郁蔥蔥,這里還養了些雞鴨。楊棗兒是一臉不解的看著陪同她巡視家的寇連材。

「這是皇上的意思,早幾年建新軍時沒有錢,皇上就從內務府撥發銀兩。後來就裁撤宮人數量,最後皇上為了省錢,也看著宮里空了不少地方,就想利用起來。這冷宮多年沒人住了,所以皇上就讓奴才們種些菜養些雞鴨好補貼用度。」

寇連材的話驚呆了楊棗兒,都說皇家富有天下。然而到了自己這里,自己的夫君皇帝都需要讓下人自己種菜養雞才能維持。這是什么情況?楊棗兒強忍著心中的疑問,坐著步攆看了下紫禁城內需要修繕的宮殿。等回到瀛台主樓,寇連材呈上皇室名下產業時,這個疑問就更大了。

皇室名下有大清最大的成衣制造廠――大生制衣廠、最大的葯廠――中華制葯、最大的汽車制造廠――東風車輛廠,遍布全國的酒店集團――四海酒店……等等,不僅如此,皇室在國際上還有東南亞最大的運輸集團――順風物流、有亞洲最大的礦產開發公司――亞洲礦業、遍布世界各大城市都有辦事單處的――環球電力……這些都是大清皇室對外公開的獨資產業。更多的是與其它人合資的產業。

在朝鮮有與朝鮮王合資的茂山煉鋼廠、在琉球有與琉球王合資的白磷提煉廠、在坤甸有與李家合作的橡膠園、在夏威夷有與李恩富合資的糖廠、甚至遠在地球那頭的古巴都還有一家甘蔗園……

楊棗兒仔細的翻了翻收入清單,雖說雲南白葯的價格在各國強烈要求下稍微下調了價格,可出貨量卻增大了。單是葯廠每年就有過億兩白銀的收入。環球電力去年一年收專利費也高達七百萬美元,而且這個數字每年幾乎成倍增加。如此龐大的產業每年為皇室提供超過二億兩白銀的收入。都趕上朝廷歲入了,竟然還需要下人自己種菜養雞來補貼用度,這是什么情況?

關於支出部分,楊棗兒同樣是越是往後看越是不解。大學堂因為需要購進各種實驗設備和擴建校舍每年要支出近千萬兩,皇室還承擔著各地高校的費用每年一千多萬兩,出國留學生每年過千萬兩費用也由皇室負責。楊棗兒現在才明白,原來所在大學堂上學的學生不僅不需要學費,還免費提供吃住的費用是這里來的。皇上的教育計劃還要將這種免費就學模式再向下推廣到地方小學。那這一年需要多少錢呀?楊棗兒硬著頭皮繼續向後看。科學院每年需要高達六千萬兩的支出,去年一年支付鐵路公路修建的費用也高達四千萬兩,葫蘆島造船廠去年一年二千萬兩的支出,讓整個葫蘆島造船廠的建設和在建的四艘軍艦跟本就是皇室全資建造。皇室還要為軍隊采購部分軍需物資要用一千萬兩。還有幾筆只有列項的支出,比如這家名為東北重工的單位每年要拿走八百萬兩,簽字的是科學院長吳榮光。最大的一筆是由周勤簽字的就有一千一百萬兩之多。這樣的支出一共有六筆,總共支出近三千萬兩,整個帳目上除了支出數和簽收人,再沒有多哪怕一個字的說明。

楊棗兒指著賬本問寇連材:「這是什么錢?為什么沒有說明?你告訴我說光修繕宮舍總共要二百萬兩,可賬上現在僅余了不到一百萬兩銀子。還怎么修?」

「娘娘,這六筆支出一直就是這么做的。皇上不讓問,只說他們會另跟皇上對帳。關於修繕宮舍並不是一次就要支付全部的費用。而是修繕一些,支付一些。每個月宮里都會有進項的。另外,奴才要提醒娘娘一句。娘娘現在可是咱大清國的皇後,在奴才和臣子面前要自稱本宮方合身份。」

「哦,我……本宮知道了。」楊棗兒放下工商賬目,拿起農業賬目。

「皇上有地三千二百萬畝?」楊棗兒才一翻開就大吃一驚:「遠在海外還有一片島嶼都在皇上名下?」

「什么叫皇上有地,是咱家有地才對。」光緒這是下了早朝回來午睡了。光緒脫下龍袍隨手掛在門邊的衣架上,等眾人禮畢後接著說道:「別看咱家這地多,可大部分都還是荒地、山地。有產出的地方不多。而且大多都在東北,也無足夠人手耕種。海外的光緒群島那是甲午年從日本手里買來的。這以後這家里的事就靠你了。」

楊棗兒給光緒端來熱茶:「皇上,妾身才入宮中。這如此大事哪里知道該如何去辦。」

「不會就學嘛,這個家早晚不也得交到你手上。我先去睡會。」光緒放下茶杯卻對楊棗兒眨巴一下眼睛,很曖昧的說道:「要不一起?」

「討厭。」楊棗兒紅著臉推了一把光緒:「妾身還沒看完呢,皇上先休息吧。」

國務院內,以李鴻章為首的光緒朝內閣大佬們正聚在一塊喝茶。國朝大事要辦,但用不著這些大佬們親自動手,吩咐一句自然就有下官們去辦理。李鴻章現在對皇上是真心的服了,別看皇上年紀不大,掌朝也沒幾年,但一些事辦的比他們這些老於事故的還要妥當。單說這國務院的格局。皇上的秘書處與他的總理府和八部的大門同設在一個大院內,院子中有一小閣樓,平時他與八部主官就坐在小樓內喝茶聊天。但凡有事這幾部主管都在,聊天中就把事給辦了。人輕松事情辦的也順利,就因為有了這讓各部能聚在一塊的小樓。

「以前在宮里的軍機處,辦個什么事還要跑上一大圈。皇上就這么簡單的將大伙聚在一起辦公,有個什么事招呼一聲就行。怎么以前我們都沒想到過呢?真不知道皇上腦子里是怎么想的。」孫家鼐也許是感悟最深的。雖說偶然也有爭執,但只要沒有那群丘八在就不算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