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零六章 怨念(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329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不等劉樹棠上前問話,一個領頭模樣的人已經進來。他走到知府身邊低聲的問:「你可是寧波知府劉樹棠,可認得此物?」這么問是因為整個房間里就他一個穿官服的人。

劉樹棠大驚,因為他看到的是從那人袖子里滑落的一塊金牌上面有兩個字――大內(實在不知清宮宮禁腰牌內容,以此代替)。劉樹棠一臉恐慌的看著背著長槍的士兵進門,雙腿一軟就跌坐在地上,等待欽差大人最後進來宣判自己的命運。

「大人這是何故?為何坐於地上?快快請起。」楊東子將寧波知府攙扶起來,卻一臉好奇的問。一塊大內金牌不至於將一位知府嚇成這樣吧。

「你……你們不是奉欽差大人之命來拿我的嗎?」劉樹棠小聲的問道。

「我等奉命護衛小姐而來,為何要拿大人?難道大人有不可告人之秘?」楊東子一臉警惕的看著滿頭虛汗的知府大人。

「這位大人說笑了,您是知道的,這官場上要拿一個人並不一定是此人有錯呀。」原來不是來拿自己的呀,這就放心了。劉樹棠一臉後怕的拍拍了自己受驚的小心肝,又低聲問道:「不知欽差大人在哪,好讓下官前去相迎。另外不知大人護衛的是哪家的小姐,好讓下官前去拜見。」

這下楊東子納悶了:「有欽差大人到了嗎?在下不知。至於小姐,已經來了。」

這時,整個後堂里人全都站了起來。在這些文人的眼里,知府衙門可是很高大的存在。知府大人能請他們進後堂參議國事,雖然只有他們是這么認為,但這就是對他們的認可呀。經過數千年的中央集權統制後。衙門――已經是普通民眾認為高不可攀、不可褻瀆之地。他們根深蒂固的認為,除了打仗以外,沒人可以不經通傳沖進來。可就在今天。一群當兵的丘八公然沖入知府衙門的後堂,這已經讓人無比震驚了。

楊岐山當然也被震驚了。他不知道知府大人為何慌亂的坐在地上,也不知道知府大人說了什么。一聲「爹爹」的呼喚讓楊岐山從震驚回過神來,自己的女兒回來了,還把母親也帶來。可這兵荒馬亂的,婦道人家來這干什么呀。

楊岐山強稱著陪著笑說:「這是在下的妻室和小女。」說完快步上前一臉惶恐的對女兒說:「快走,帶母親先回。」

楊冬子看出來這里的人對他們的到來有莫名的擔心,於是他走前去:「老大人請放心,我等受我家少爺之命護衛小姐回府。此間舉動雖不合衙門規矩。實在是卑職職則所在。還請見諒。」說完楊東子禮了個軍禮後,令其它人退了出去。

楊岐山指著正在關門的軍士說:「這些就是你在信中說的,要來咱家給你提親的那個軍中大將的部下?」

楊棗兒才點完頭就被楊岐山在腦門上拍了一巴掌:「死丫頭,你嚇死爹爹了。還以為又打仗了。」說著並對知府與眾學老施了一禮:「小女頑劣,驚擾諸位實在罪過。這丘八過於蠻亂了。」

其它學老自然回禮,口中稱無妨還恭喜岐山賢弟得一良婿。唯有劉樹棠眯著眼睛看著楊棗兒想事情,聯想到那塊有大內二字的金牌,聯想到兩日前閩浙總督周馥周大人在視察馬尾船廠打來的電話,突然恍然大悟。皇上要娶漢女為後的事在大清官場不是秘密,遠在江南的寧波府也是有所耳聞的。皇上大婚之期自然要昭告天下。皇後要回家省親自然有京中有同僚傳出,只是沒人告訴他是哪而已。但前兩日前閩浙總督周大人特意打電話警告他近期要綏靖地方,切不可出現斗毆事件。否則他這個閩浙總督倒霉,寧波知府就死定了。原來還不理解總督大人的意思。但有那塊大內金牌就全明白了。再大的將軍也不能調動大內侍衛,能調動大內侍衛來保護自己的未婚妻的,眼下除了皇上還能有誰。那眼前這位楊岐山的女兒身份就豁然而出――當今皇後。

剛走出一步本想行禮的劉樹棠,卻直直的走到楊岐山面前。笑著說:「岐山賢弟,沒想到令愛不止是學識出眾,更是生的如此美艷。如今又許了一位朝中大將,以後愚兄可靠賢弟提攜一二了。」劉樹棠明白,既然皇後自稱小姐。那就是不想讓人知道。為官多年的他怎么不知,這馬屁從側面拍的效果才好。所以楊岐山就成了賢弟。

「大人抬愛,當年若非大人舉薦小女入京就學。哪來這丫頭的今日。」楊岐山這邊才客氣完,那邊就對楊棗兒說道:「你這丫頭何時變得如此不知禮數,還不過來給知府大人見禮。」

「使不得,使不得。」劉樹棠臉都嚇白了,連忙擺著雙手止住上前來欲行禮的楊棗兒,真要讓皇後給自己行禮,這官場以後還混不混了。只能解釋道:「小姐如今是朝中大將之妻,下官還想請小姐為下官美言幾句,哪敢受小姐一禮。」

楊棗兒笑了笑,既然你這個知府要給朝中大將面子,那也不好駁斥。於是她就問道:「聽家母說,大人請家父商議關於全民教育的事,不知商議的如何?」

楊岐山才斥責女兒說,國家大事而需小女兒操心。這就被劉樹棠給頂了回去:「岐山賢弟此話大為不妥呀。楊小姐可是京師大學堂的高才生,久在天下腳下,也算得見多識廣。正好下官等議出個草案,正好請楊小姐指正一二。」

客氣話還是要說的,必竟是一地父母官,面子還要是給的。可當劉樹棠將他們一天討論的結果交給楊棗兒看過之後,楊棗兒眉頭緊皺,問了幾句後要來的朝廷的電文。

「不對,這封電文發的有問題。要不是大人這么一說還真沒注意到。」楊棗兒想了想說:「眼下先這樣吧,過些時日朝廷會有新的電文過來。不過大人請放心,皇上說過這費用由皇室來出就會由皇室來出。此點無需疑慮。只是按照朝廷計劃,全民教育要推廣到寧波至少是二三年以後的事了。如果大人想要提前的話,卻實少不了地方富戶的支持。不過既然大人這么有心。不僅家父得大人眷顧,小女子也是受了大人恩惠才得以入京就學。小女子還是要承大人的恩情的。這里就給大人一些提示好了。」說完取過筆墨在紙上寫開了。

楊岐山雖然不曾為官。但多年與官府打交道也是有些眼力的。今天這局卻實在沒看懂,一像高高在上的知府大人,為何在自家女兒面前自稱下官?為何自家女兒安坐如常,而知府大人卻真如侍從般一旁伺候筆墨?那位即將成為自己女婿的朝中大將到是什么人,能讓一地知府忌諱如斯?即便告辭之後,知府大人還親自送行到衙門口?這實在太不正常了。

在女兒和老妻的勸說下,楊岐山還是滿腹心思的坐進這個叫做汽車的肚子里。確實舒服,這是楊岐山對於汽車的評價。柔弱的沙發。窗外後退的景物都讓讀書人感到新鮮。於是他暫時忘記知府衙門里的一肚子疑問,卻問起這汽車的情況:「如今朝廷不思讀聖賢之書,卻一味專研這洋人的奇巧淫技。實不可取也。」

「爹爹此話不妥。若非有這些奇巧淫技,我大清如何打贏日本打贏俄國。聖賢之書自然也是要讀的,所以皇上才要普及全民教育呀。」

「小丫頭知道什么。如今東洋人組建了更大的艦隊,都比大清國的要厲害。這就是不讀聖賢書的結果,我大清當以仁厚治天下,這才是天下大道……」楊岐山噼里啪啦的說了一大通,見無人應話就重重的哼了一聲。這會才想起要問的正事:「你信中提及的那位朝中大將到底何人,竟讓一地知府大人如此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