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一十七章 勝利的喜悅(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070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皇――上――駕――到――――」

北京城正午十二點整,隨著內務府總管太監李蓮英的一噪子,宮門內外鞭炮齊響,清國皇帝攜新婚皇後出現在太和殿上。太和殿內外,王公大臣、太監侍女全部出班跪地叩拜,各國公使也紛紛鞠躬行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後千歲千歲千千歲。」「為吾皇大婚賀。」「恭祝陛下新婚大喜。」……

等帝後二人立於龍椅之前,光緒這才說話:「眾卿免禮――朕今日大婚,能得諸位前來恭賀,朕表示最誠致的感謝。諸君,勝飲。」

「今日是朕大婚的日子,也是清日兩國海軍決戰的日子。這最後一杯酒就敬給正在海上浴血奮戰的將士們吧。」就在正式結束的那一刻,台上的光緒如是說。

本來大家都是興高采烈的來參加清帝大婚宴的,雖然天氣炎熱但總算盡趁興而來滿意而歸。可偏偏在這最後一下,清帝非要提到這正在進行的清日海上決戰,這一下就把所有人的心思都拉到海上去了。

客人都走了,可皇上卻不許將宴席全部撤掉。因為光緒相信等到戰事結果公告出來。這個大殿上一定會再次坐滿客人,而且就在今天晚上。

這不僅僅是清日兩國之間的決戰。更是決定整個東亞政治局面的一次決戰。對於英美法等國而言,他們希望是日要勝出而且戰前分析日本的贏面也略大於清國。日本是一個島國。沒有資源沒有戰略縱深,只要憑借著強大的海軍封鎖日本外海,連糧食都無法自足的國家只能屈服。所以勝利後的日本便於控制,各列強也可借著日本名義在遠東上下其手。但清國的情況卻不一樣。

清國,有著龐大的國土。無論鋼鐵、煤炭、木材還是其它資源,清國自身足以滿足發展的需要。清國還有足夠的人力資源,而且這是世界上最能吃苦耐勞的人群。京廣鐵路南北跨越兩千多公里呀,不到三年的施工時間就已經全線貫通,這已經不是鐵路建築奇跡。而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也只有在中國才能在兩千公里內同時施工,這樣的國家一但崛起對於列強們在東亞政策的執行上就會有極大的變數,這是列強們不願意接受的。尤其是英國,做為世界領導國家,當然不希望有小弟跳出來跟老大叫板。但是英國一系列錯誤的對華政策導致清國從政府到民間一致的排英行為,使得英國在遠東地區失去越來越多的利益。一但清國戰勝日本,英國還將失去了更多的話語權。

「如果清國這次戰勝,大英帝國將失去遠東。」英國公使歐格訥就曾經過樣對他的副官說過。當然他的話過於悲觀了,清國是有些排斥英國。那也只是爭對英國支持清國的敵人日本這一行為,至於對於普通英國人卻沒有到看成敵人的情況。

美國希望日本勝利的原因就比較簡單了,就一個字――錢。甲午年日本戰敗後的賠款和購置新軍艦的費用七成都來自於美國,雖說日本拿出來了未來十年的稅收做為擔保。可要是這次還是日本戰敗,那美國人的錢就全打水漂了。戰前可以說借著貸款的名義打進日本市場,要是再戰敗一次。那日本市場美國還能占下幾分來?

所以無論是美國公使田貝、還是歐格訥,或者說是俄、法、意等國公使都只滿懷心思的坐在公使館內靜靜的等待著清日海戰的結果。但德國公使巴蘭德卻不一樣。他從清帝大婚宴上下來就直奔大清外交部,拉著唐紹儀閑聊了兩個鍾頭。他的話中不斷強調清德兩國之間平等的貿易。暗示德國在清國軍隊建設上給予的巨大幫助,宣仰清德兩國的傳統友誼……總之讓唐紹儀煩不勝煩。國家之間的交往哪來那么多友誼,無非是彼此的利益需求。

德國統一的時間太晚,等德國完成國內整合將目光投向海外時才發現,世界上能搶的殖民地基本都被瓜分光了。無論是非洲還是亞洲,德國只那么幾塊別人都不要的殘羹剩飯,就靠這些不足以體現第三帝國的在世界上的地位。急於向世人展示實力的德國,自然就將目光投放在世界上最後一塊可以開發的地方――遠東。巴蘭德這么說的原因也只有一個,一但清國戰勝日本,有好處一定要分給德國一部分。

「按照時間推算,無論清日戰果如何這個時間也一定有結果了。可為什么還是沒有消息呢?難道海戰還沒有分出勝負來嗎?」。英國駐華武官抬頭看了眼已經指向下午三點的掛鍾,疑惑的扔掉了記算時間的鉛筆。

日本在出港前曾因為英國方向的壓力向英國秘密通報過行動計劃,而駐守在大連的英國領事也將清國艦隊出發的時間發給公使館。這個時候戰事應該早就結束了,可無論如計算時間戰勝方都應該出現在旅順外海,可偏偏現在沒有任何消息。到底發生了意外?

什么意外都沒有發生,唯一的意外就出在這武官身上,他算的時間是用最快的驅逐艦的速度來計算。因為他認為如果是清國戰勝必定會派驅逐艦回來報喜,如果日本人戰勝只需要派驅逐艦抵近示威後等主力艦隊抵達。可事實上戰勝國是清國,人家有無線電用不著派驅逐艦報信。吳德仁帶著艦隊在原地搶救艦支、治療傷兵,順便還「要求」各國觀戰艦支一同協助。等忙完手上的事再編隊以低航速拖著受傷軍艦開回旅順,等回到旅順都下午六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