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三十八章 祭天的背後(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422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公主的出生自然是大喜之事,但卻遠遠及不上祭祀上蒼的大典重要。追小說哪里快去眼快

一夜未睡的君王大臣們開始紛紛回歸本位。凌晨四點整,紫禁城內已准備就緒。鍾聲敲響,皇帝起駕離宮朝天壇而去。大清皇帝擺出郊祭盛大的依仗,大年初一的祭天大典在鑼鼓喧天和鞭炮轟鳴中開始了。

在華夏先民眼中,是天地哺育眾生,天地是最高的神。所以對以眾生們要對哺育他們的天地表示報答和祈求天地繼續保佑天下蒼生。所以華夏民族自古就有「敬天法祖」的信仰,從上古時期就一直傳承著祭天這個華夏民族最隆重、最庄嚴的祭祀儀式。

祭天儀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過祭天來表達人們對於天滋潤、哺育萬物的感恩之情,並祈求皇天上帝保佑華夏子民。在儀式上須誦讀祭文、奏雅樂,並焚燒祭品,以表示人們把自己的勞動成果貢獻給天,作為對天滋潤萬物的一種報答。

現在的祭天儀式沿自周禮,本是天地共祭,雖然各朝代在器物上有增有減,但禮儀未發生什么變化。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為天地分祀這才使華夏民族的祭天儀式發生了一些變化。到了光緒這里,祭天儀式已經是集千年之大成,已經到了無需再行改動的地步。

每當祭日來臨之前,必須進行大量的准備工作,天壇內各種建築及其設施需要進行全面的大羞修葺。修整從紫禁城至天壇經過的各條街道,使之面貌一新。不管耗費多少人力物力,亦在所不惜。祭品、祭器,從禮官、親王、總理最後皇帝親自檢試,哪樣不是三查六審,確保萬無一失。但凡有一丁半點的疏漏,那就是對上天的不恭,曾經再大的功勞都化為烏有。

作為華夏民族最高祭祀禮儀,所有事物都要精益求精。就是出行也要出動皇帝出行時專用的、規格最高的、規模最大的車駕儀仗隊,也叫大駕鹵簿。

自甲午以後。清帝一共出行過兩次鹵簿,一次是南巡另一次就是大婚。但這兩次都不是最高規格的,所以各國公使得到的通知就是:清光緒二十四年正月初一,皇帝郊祭上蒼行大駕鹵簿。請予以回避。隨後附著一份厚厚的街道封閉的通知,上面寫著哪些路段在何時禁行。

每一次清國出動依仗,就是對西方列強的一次傷害,尤其是英國。作為世界次序的制定者,作為世界的領導者。卻沒有一套能與之匹配的禮儀,反到是落後的東方卻有著盛大的禮儀。想著大英帝國皇室那僅有的可憐禮儀,站在一旁觀禮的歐格訥心都碎了。

駿馬、儀象;篦頭、畫角;杖、鼓、笛、板,浩浩盪盪;旗、幟、旌、幡,鋪天蓋地;刀、槍、劍、戟,寒光林立;龍傘、草傘、花傘、方蓋、羅扇,連綿不絕;更有輦、輅、輿無數乘。引導與侍衛大臣、執事人員、兵衛及眾多儀物、器具按照既定的禮儀陣式緩緩從yankuai而出,威嚴而宏偉。

之前出巡和大婚時的依仗,相比於這次的大駕鹵簿那簡直是小兒科。黑夜在無數的燈火下無處藏身,一台台攝影機會將這場大清國最高規格的大駕鹵簿完整的記錄下來。然後經過剪輯編輯後。制成電影片送給各國公使。一台台照像機用閃光燈記錄下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照片最後會印刷在報紙上真正的傳遍天下。中國,在所有洋人思想中那個長著豬尾巴的國度,也將隨著這一張張照片的出現,慢慢改變著世人的看法。

英國女王自從看過清國依仗後就固執要定立一套屬於大英帝國的典儀,聽說已經快要確認了。當這次大清祭天大禮的大駕鹵簿的影片送到女王面前後,歐格訥相信,已經定好的所有儀制將會被全部推翻。

祭祀前三日皇帝開始齋戒的日子,但時值大年初一祭祀,所以齋戒臨時取消。改而先行齋宮暫留,於日出前七刻齋宮鳴太和鍾,皇帝起駕至圜丘壇,鍾聲止。鼓樂聲起,大典正式開始。

圜丘壇專門用於祭天,台上不建房屋,對空而祭,稱為『露祭『。祭天陳設講究,祭品豐富。規矩嚴明。

迎帝神:樂奏『始平之章『;奠玉帛:樂奏「景平之章」;進俎:樂奏「咸平之章」;行初獻禮:樂奏「奉平之章」,舞『干戚之舞『;行亞獻禮:奏「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行終獻禮:奏『永平之章『舞『羽龠之舞『;撤饌:奏「熙平之章」;送帝神:奏「清平之章」;祭品送燎爐焚燒,奏「太平之章」;望燎:奏「佑平之章」。

這一整套下來是將近三個時辰,時間之長禮儀之繁瑣,每行一次禮都需要皇帝到主位前跪獻爵,然後由司祝跪讀祝文。禮法大如天,更何況是這樣的大典,就是死也要遵循規矩。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六,他到圜丘壇舉行常雩禮求甘雨。就是這次,因為雩壇祝版上的文字寫得不夠工整,具服台更衣幄次所設的坐褥不夠整齊,對按規定應懸掛三盞天燈而少懸了一盞。就這么三件小事,乾隆大發雷霆,下令查辦。結果,工部尚書、工部右侍郎、禮部尚書、禮部侍郎等人均被革職,後被發配新疆。

說心底話,光緒是很不願意搞這種事情。且不說禮儀繁瑣到光練習就要一個多月,在行禮之時還有官員不斷的提醒。每一次出動鹵簿都需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所耗費之銀錢更是奢靡。所以之前兩次的出動鹵簿,光緒總是在儀仗上盡可能縮減。而這一次光緒卻反其道行之,要求大駕鹵簿能搞多大規模搞多少規模,能搞多么豪奢就搞多少豪奢。這次出動的大駕鹵簿光是人員就動用超過五千人,僅憑才千人的內宮人員加上侍衛營也不夠,為此將大學堂高年級生也借調一空。這也是各國公使之所以驚嘆這次大清祭天宏大的原因。

祭天禮儀從來都是代表著政治意義。祭天,不僅僅是向民眾宣傳皇帝統治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這次參於祭天禮儀中近半的大學生是即將要走馬上任為官的學子。讓他們參於到大禮儀中來,讓他們切身感受一下皇帝的威嚴,這對光緒的統治是極有好處的。

除此之外,借著大勝日本之機舉行大典。也是一個很好向外國展現中國的機會。光緒相信,在另一個世界里的滿清末期,同樣也會舉行同樣的大典,之所以他們不會效果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在對外戰場中屢戰屢敗。就如同一個每次打架都打輸的人在展現自己多么有力氣那般可笑。別說那些身強力壯的人正眼都不會瞧一下,就是那些身體依然瘦弱人也只會當熱鬧來看。中國自古稱之天朝上國,這不僅僅是國人對自己孤傲的自稱,那是用一場場血戰打出來的赫赫天威。即便中國內亂至盈弱,周邊外族也只能占些邊角偷些好處。一但中原王朝主權統一齊修內政之時。周邊各族哪個不得恭恭敬敬的來伺候中原上國。凡是不來的,犬戎、匈奴、突厥、五胡諸部,在一場場中原王朝報復性的打擊下慢慢都消失在歷史當中。

但現在不一樣了,如今的大清北拒沙俄,南鎮南海,東邊更是有滅日本的實力。這時再舉行大典就不再是一次讓人笑話的舉動,而是一次展示威嚴的行為。大清依然是弱國,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且不說英德等歐洲強國,如果日本有中國的四分之一大小和人口。那失敗的只能是清國。但事實擺在眼前的是,至少在整個東亞,清國是唯一的強國。受命前來的琉球王尚泰、朝鮮王李熙,日本公使、安南代表,以及形形色色的代表們,雖然他們不用行跪拜大禮,但哪個不是畢恭畢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