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光緒的理念(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545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這注定是一個被記入史冊的一個年份。⊙,經過六年多、數十億兩白銀的高等教育和科研資費的投入,終於在這一年綻放了每一批果實。在北京、在上海、在江寧、在廣州、在武漢、在天津等等,各個地方各個大學,各機構工廠,似乎約好一樣在這一年舉辦著各種各樣的商品發布會。

小到鋼筆大到服裝,即便是一個小小的抽紙盒的設計都讓歐美商人趨之若鶩,他們看到了這其中的所蘊含的利潤,一面拼命下訂單,一面由衷的感嘆中國果然是一個有著深厚文明底蘊的國度,但但是這優美的造型就不是他們所能想出來的。而歐美各國的專利部門在這一些似乎就成了專門為中國人開設的一樣,每個月都有無數來自中國的專利申請,雖然都是一些生活上的小發明小改進,但龐大的數量讓各國專利部門累的夠嗆。

大清外交部很忙,忙到外交部看到洋人就像欠他們二百塊錢一樣。就因為這些都是些小發明小改進,所以也很容易被仿冒被抄襲,所以外交部就得整天忙著和各國公使交涉、各大清駐外公使機構就成天的跑各國國會、法院要求各國政府有效執行專利法,以保障各國商人的利益。因為盜版仿冒而忙碌的不僅僅中國官方和商人,還有各國駐華公使領事。也許是因為洋人看不起落後的東方國家,中國商品想要進入歐美市場總是困難重重,但自從皇上請各國駐華公使擔任鋼筆在各國的總經銷商而打開鋼筆的銷路一事傳出。各地商人就開始紛紛請各地領事。而這種盜版仿冒傷害的不僅僅是中國商人的利益也同是傷害了在華各國公務人員的利益,於是在世界范圍內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盜版的打擊行動。

「什么是發明?什么是創造?說到底就是一群有飽飯可吃的人為了讓自己生活的更輕松而搗鼓出來的新玩意兒。說到底呀。懶惰使社會進步,勤勞使世界止步!」每周三的下午若無要事處理。都是皇帝與大臣們閑聊的時間,可以在海闊天空的吹牛當中相互熟悉對方的一些習慣,因為光緒認為閑聊是上下級一種很好的溝通了解的方式。於是每周三下午就有了一次的不做任何記錄的沒有話題的吹到哪算哪的聊天。只要沒事的人都可以參於,甚至一個侍衛對山海經上所記錄事件的真偽都曾引發過一次激勵的爭論。而這次與大臣們閑聊的時候,光緒說了自己的觀點。結果光緒話一出口,就遭來群臣的一致的反對之聲音。

「勤勞乃是中華民族的美德,都做那懶漢世界早滅亡了。」有人不屑一顧的反駁說道。甚至有人拿出皇上自己曾經說過話做注腳:皇上也說過,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正是因為勤勞所以才創造了世界上最璀璨的文明。

「懶的走路。於是我們制造出汽車、火車。懶的每次去計算,於是我們發明了數學公式。懶的一個個去殺人,所以我們發明了機槍。最明顯的例子是連從山上把樹截好,然後一推就滾到山下,不就因為懶的去抗嘛!」

說話時光緒笑眯眯的無所謂的樣子,這更讓眾多臣子們開始口誅筆伐,雖然沒人敢說皇上如何如何,但還是有人敢說皇上的話如何如何的。不過說這些話的大多都是各部侍郎書史之類,反而各部重臣卻同時啞聲。能當坐在這些位置上的哪個不是人精。如果是說什么神話故事,歷史人文之類他們還會與皇上爭論兩但,但今天他們發現皇上說這話時總有點別的意思,在沒有確認皇上話的意思時還是少發言為好。以免觸了皇上的逆鱗。

光緒見沒人有不同意見,就揮了揮手止住了眾人的言論:「汽車的速度快,一次也能拉好幾個人。火車就更不用說了,它們的出現提高了通行的效率。同理公式提高了計算的效率。機槍提高了殺傷效率,滾樹下山不也可以讓本來去抗樹人的可以有更多的砍樹時間。這也提高了砍樹的效率。說到底呀,其實發明創造就是讓一件事情做起來為更有效率的一種使用工具的方式。」

「科技讓生活更便捷。這句皇室企業的廣告詞也是這個意思吧!」回京爭奪大堂畢業生的兩江總督嚴復說道:「那皇上新開啃得雞快餐店把烤好的雞肉夾在兩片面包里提高了什么效率呢?」

「提高了賣飯的效率呀。你們看抄個菜怎么也得三五分鍾吧,朕這辦法好呀,把事先烤好的肉往面包里一夾就可以賣了,大家吃起來方便朕也能多賣兩個呀。前面講的懶理論當然也只是一個笑話,將現階段工作中繁瑣步驟簡化,將凌亂的事情規范化,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來休息、吹牛。所以懶惰本身並不是錯,正因為希望身體能偷懶,所以更要在思想上勤勞,去思考和改進現有的工作方式或者工具,用勤勞的思想換來我們的身體上的懶惰。如果連思想都懶惰了,這才是錯的。」光緒一說完,眾臣擦了把汗,皇上今天說這個是什么意思?

邊上傳來一個很不爽的聲音:「都說天子不與民爭利。皇上,你的這個啃得雞快餐店的出現可讓街上很多家小店都沒了活路了。」

「切,天子不與民爭利說的是天子不得使用天子的權利與民相爭而已。朕開的店可都是正經生意,他們競爭不過又關朕何事。朕可沒有動用權利干涉正常的商業競爭,南洋華人也不搞出一個速通物流與朕的順風物流進行競爭,朕不也沒干涉嗎?要是他們能通過正常的商業競爭將朕的順風物流給打垮,朕也會心甘情願的退出物流行業。」說到這光緒突然停了下來:「不對不對,正說著什么是發明創造呢。又被你們把話題給拐帶跑了,現在轉回話題呀。先往前說。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唐代大醫葯學家孫思邈在《孫真人丹經》中,記載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葯配方:硫磺、硝石、皂角一起燒的硫磺伏火法;在北宋曾公亮的《武經總要》中曾提及在行軍時用指南魚來幫助辨別方向;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升雖然只是一介平民。但也是讀書人,而身為讀書人自然身家是有點底蘊的。說回現在,你看看今年我國在國內外申請的多項專利,不都是各地的學生或者是研究機構搞出來的。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就是在吃穿上並不擔心,而且有足夠錢來保證他們的實驗可以多次失敗。」

「當然了,我們必需首先肯定的是這些發明創造的本身是來源於生活的靈感,而更多的普通民眾必需為明天的衣食而操心,而且也沒有足夠的學識去總結和歸納。所以就需要像咱們這些吃飽了飯沒事干的閑人,將普通民眾生活的靈感通過系統而有規劃的方式。把這些生活的靈感變成現實的產品。當然,這也就意味著利潤和財富。可是呢,一個國家不有僅僅靠少數幾個有學識的進來歸納這數億人的生活靈感吧,而且咱們所以朕要擴大教育,通過辦工廠等方式讓普通百姓變的更加富裕起來,因為他們才是這些生活發明的基礎。」

「咱們中華有五千年的歷史呀,可真正說的上改變生活的發明也就四樣。為什么?因為廣大的普通百姓很少有吃穿無憂的時候,看看四大發明產生的時間,都是在一個王朝最強大和興盛的時候。也正是最多的百姓很少擔心吃穿的時間。只他們有時間有精力有余錢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才能正真的有創造發明,否則都是閉門造車而已。咱大清有四萬萬人呀,不說什么百分之一萬分之一。就是一年能有萬萬分之一個實用的發明,就足以讓中華傲立於世界之顛了。但是,如果百姓都在為衣食住行而憂愁。在擔心未來的生活沒有保障,哪還有個屁精力去搞什么發明。所以讓每一個百姓生活吃穿無憂、居有定所。讓他們的口袋里有錢,讓他們有讀書識字有豐富的知識。而這正是我們這些作為官員的職任,最最基礎的職任。」

「皇上聖明,可大清有四萬萬人呀――」

「喂,什么意思,朕說要立馬做到嗎?一年達到是不現實的,十年能達到也不可能,甚至咱這一代人要做到這個目標都是實現不了的。但一百年以後呢?再不行二百年,只要把這個國策堅定的推行下去,只要沒人搗亂,總有能實現的一天。當然,我們也要清楚,一個人從有改進和創新工具的心思到修改完畢會花費多大的心思,所以才要學洋人的專利法來保護發明者能在自己的發明獲利,不然費盡心思搞出來的發明給別人拿去賺錢,那誰還有心思去搞什么發明創造呀。」光緒突然停了一下:「說到這朕要問一下,抽紙是朕的發明也是報了開放專利的,聽說各地商家買了好幾十萬盒了,為什么朕的專利分紅沒有拿到。是商家敢欠朕的錢不給還是被人貪污了?」

中國的專利分為二種,一種是封閉式專利,這類專利只能經發明人授權才能使用。另一種就是光緒所說的開放式專利,這種專利只要你願意就可以向專利局索要專利權用於生產制造,但需要交付給專利人指定的費用。比如光緒發明的抽取式紙盒就是開放專利(當然僅限於中國人使用),光緒指定的是每銷售一盒就要交一厘錢的專利費,月結。時間已經過去二個多月了,各地統計總銷售量包括出口在內為二十三萬盒,為什么內務庫的帳上沒收到一分錢,這個要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