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誰主浮沉(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819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紫禁城御花園的池塘,里面的水已經排干了一天,烈日暴曬了一天池底的淤泥依然沒有干透。池底,破破爛爛的龍袍附著在一幅骷髏上顯的是那么刺眼,白玉的五爪龍紋佩告訴圍觀的眾人這幅骷髏的身份。

正副總理大人、八部尚書、兩局局長,還有皇室秘書長就這么楞楞的看著池底的骷髏一言不發,靜靜的聽著寇連材講述剛剛發生在這里的事情。

「也就是說,當初我們從池子里撈出來的不是光緒皇帝,真正的光緒皇上其實當時就跌時池子里淹死了。我們撈上來的只是一個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出現在池子里的陌生人而已,而這個陌生人後來就成了皇上,也就是早上諸位大人還見著的那個皇上。事實就是這樣,奴才自知是死罪,是殺是剮諸位大人看著辦就是了。」寇連材說完卻是一幅無所謂的樣子,上前攙扶著已經站不太穩的宰相大人在一旁的石頭上坐了下來。

寇連材已經閉嘴很長時間了,現場還是一個人說話都沒有。與其說大家在思考這件事是怎么回事,還不是說是大家還沒搞清這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真皇上十二年前就死了,大家就奉著個假皇上一奉就是十二年。這十二年里,就連假皇上也不知道自己是假的。十二年後,真皇上的遺骸出現了,假皇上也終於知道自己是假皇上了。於是假皇上脫了龍袍帶著家小跑了。把國朝留給只剩一具骷髏的真皇上?!

這事情好像有點亂,搞的好像寫玄幻小說一樣,但事情好像就是這么回事。只是。就憑這么一具骷髏就能確認這就是真皇上?雖現剛剛跑路的是假皇上,可在這十二年里好像干的也不錯。如今假皇上這么一跑,大清國豈不是一下就沒了皇上?天不可一日無日,國不可一日是無君,沒了皇上怎么辦?我們到哪里找一個皇上來?不對不對,事情想亂了,要重要思考一遍。事情是這樣的。十二年前真皇上落水死了,侍衛們救了個假皇上回來。結果假皇上一干就是十二年,干的還不錯。然後真皇上的遺骸出現了,假皇上見事情暴露,於是跑路了。於是大清國就沒了皇上……這tmd不是一樣嘛。哎n媽,怎么這么亂。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北京的夏天天黑都晚,晚上七點太陽還在天上掛著。現場所有人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也沒什么可說的。真皇上已經死了,假皇上已經跑了,事都到這個份上了還怎么說?

不知道是李鴻章聽到的最早所以也最早回過神來,還是因為長年執政國朝中樞神經強大,總之在太陽落下山的那一刻漸終於緩過神來了。李鴻章在叩連材的攙扶下巍巍顫顫的站了起來:「老夫已經老了,已經沒有精力來考慮這些事情了。諸位大人商量的辦吧。」說完就朝宮外走去。當走出宮門的那一刻,李鴻章看了眼天上的太陽。夕陽的光輝依然美麗,只是近黃昏罷了。

李鴻章走了。其它人也沒有再留在這里的理由,於是都默默的走了。作為刑部尚書的禮親王世鐸,走出宮門後看著西北方向。那是兩宮太後的榮養之地,今天突然這么大事件要是直接告訴兩宮太後,這兩宮太後能接受的了嗎?要是兩宮太後聽要這消息一口氣沒喘上來,這大清就真的完了呀。看著陸陸續續從身邊經過的全是漢臣。世鐸第一次感到了恐懼,原來漢臣們已經手握天下大權了。世鐸想了想今天還是不要去見太後告之此事。他需要先聯系在京的滿人,為滿人重奪江山做好鋪墊。

「什么?如今的皇上不是真的光緒皇帝,而是被人假冒的?」李府書房內,李菊藕聽到這個消息大吃好多驚,這事跟本沒辦法去想呀。

李鴻章嘆了口氣,點了點頭。這些年來,每當李鴻章拿不定主意之時,總愛問問這個女兒的意見。這也是李菊藕嫁了人卻住在李府的原因。李菊藕一屁股跌坐在椅子里,一時半會兒的也不知說什么好。

都說當局者迷當旁觀者清,出現這個差異的原因其實是兩個人的思考方式不同,看待問題的方式也不同所導致的。作為執政宰相的李鴻章考慮的是如何穩定朝局,平穩過度到新皇繼位,國朝正在實施和即將實施工作和計劃如何平穩的繼續推進。而李菊藕想的卻是,如果換了個新皇帝,對李家來說有著什么樣的變化。自己的張家已經和李家捆綁死了,李家倒霉,張家一定完蛋。所以在將來朝局中如何保存李家,這才是李菊藕在考慮的問題。

李菊藕突然出去吩咐了幾句後,就在偏廳里一直等著剛剛出門的仆役回來。良久後,仆役都回來了,每個人都向大小姐小聲的回報事情。然後大小姐又低聲吩咐幾句後又匆匆離開。

不一會兒李菊藕回到書房說道:「父親,女兒剛剛派家將四處查訪。刑部尚書的禮親王世鐸竟然沒有直接去頤和園向兩宮太後奏明皇上一事,反到是在家召集了不少滿臣和在京滿人。看樣子他們正在密謀什么事情,一定他們做出的決定就會立刻奏明兩宮太後,估計就是明天一早。」

「世鐸竟然沒去頤和園到是出乎老夫意外,看來這么些年的朝中歷練也是有些長進。」

「孫大人和翁大人去了史部,打探的消息說二位大人正連夜調閱各地官員名錄。不知是何意思?」

「還能是什么意思。只要是官員就總會有出身派系的差別,孫翁二人查閱官員名錄,就是從中找到自己一系官員的詳細位置。同時仔細分析其它官員可拉籠的可能性。說到底。就是在為自己安排後路。」

「那父親,咱們家該如何?」

「為父為官多年,這事都記在腦子里了。回家路上為父已經安排下去了。現在想必大沽口的船支已經准備好了。」

「父親還是這么老謀深算。」

李鴻章突然奸笑幾聲:「朝廷波詭雲抉,哪能不留條後路呀。張之洞現在在干什么?」

「張中堂到是一幅氣定神閑,在家中並無異常舉動。」

「嗯。這也就是張之洞從來不爭權奪利,這樣的人不會威脅到別人,也不會有什么人去拉攏。」

「恐怕讓父親想不到的是。父親一手舉薦的嚴復與唐、林、王、楊、歐陽幾位大人以及冷局長、周局長一起去了參謀本部。看樣子,真假皇上一事必然會讓整個軍隊體系全部知道。這些人掌握著大清的財權和兵權,他們才是能左右整個朝局的力量。父親。這些人您不拉攏一下嗎?」

「拉攏,怎么拉攏?這些人都是在這十二年里起來的後起之秀。可以說這些人才是當今這個皇上最核心的嫡系和班底,他們與當今皇上可以說是捆綁在一起的。別看老夫身為宰相龍寵不斷,實則老夫等人不過只是皇上用來暫時穩定朝局的棋子,只要這些人起來之後。必將取待老夫等人的位置,嚴復就是其中之一。可當今皇上今天這么一去,最擔心出變故就是這些人。因為不管新皇是誰,都必將要削去這些人的權職。而這些人卻偏偏掌握著整個國家的財力與武力,這是一股能決定天下歸屬的力量,所以這些人才是要注意的呀。」

「女兒已派家臣在參謀本部周圍觀察,只是咱們家的人還進出不了參謀本部,不知道他們會說些什么。但四周進出要地已經被嚴密監視,一但有人進出。他們會立刻來報。」

「即使家將們將整個參謀本部團團圍起來也沒用。他們都是將軍,他們最有保密意識的一群人,他們真要做什么哪里走大門大路。老夫就知道參謀本部有不少於五條可以直接聯通外面的密道。那連老夫都不知道的呢?所以要監視參謀本部就要分析他們會怎么做。」

「整個京師周邊的兵力有豐台大營的第一師和西山大營的偵察團,以及城東的軍校。而且當前國朝主力全部集中有北方,他們也一定會派大將回去把持兵權。女兒知道怎么做了。」

「你還是不明白呀。今晚參謀本部外面一定不止咱們一家的家將,你能想到的他們也能想到。你漏了一個地――明十三陵鎮。」

「那里只是一個精密加工中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