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喏」(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708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誰能告訴哀家這是怎么回事?」朝會上,慈禧拎著檄文渾身顫抖的在台上發脾氣。這些天一直就沒睡好過的慈禧今早才出門,李蓮英就從市井間拿來這么一個東西。

「太後請息怒。」李鴻章出班奏道:「老臣以為定是賊人亂我之計。老臣已責令兵部尚書歐陽振華親自率中央警備旅收繳這些傳單,並追查來源。太後此時萬請穩重,否則我大清危亦。」

「查,一定要徹查,將這些亂黨就地處決。」慈禧怒火不減:「寧波那邊怎么樣了,李明斬首了沒有?」

「啟稟太後,上海府已出動武裝警察一個團正朝寧波府進發。只是該武警三團只配有手步槍等輕火力武器,而禁衛連不僅配有機槍等重武器,還配有迫擊炮等輕型火炮。老臣以為,一時半會的可能拿不下來。」

「恐怕不是拿不下來,而是跟本就沒想著去拿吧。」世鐸站了出來:「接到太後旨意本當立刻執行。可據本王所知,上海的武警三團出發前就拖拖拉拉了耽誤了一天,行進至杭州又停了一日,如武警三團在寧波府已經停留了三日也不曾向叛軍發起攻擊,他們這是想干什么?」

「王爺此話本官不敢苟同。」王士珍出班反駁道:「讓士兵拿著步槍去進攻有重機槍和迫擊炮的軍隊這於送死何異?武警三團雖未曾向禁衛連發起進攻。卻已將叛軍包圍。作為只有輕武器的武警三團能做到此點,本官認為武警三團已是盡責。」

「一個三千多人的團連一個不過二百余人的連打都不敢打,還叫盡責?你若是在本王麾下早就將你斬首示眾了。」

「作為地方治安駐守部隊的武警團不同於主力作戰團。一個武警團只有一千八百余人,王爺可知?田庄台上日本以三萬配有輕武器的精兵強攻我配有重武器的三千人駐守的我軍營地是什么結果,難道王爺忘了?王爺不懂軍事最好少說,以免說出話來貽笑大方。」

「放肆,竟敢對本王如此說話。你以為你是何人?」世鐸怒指王士珍罵道。

王士珍淡淡一笑:「本官掌天下兵馬調動,這仗該如何打自然比王爺更清楚,本官決不會讓將士無謂犧牲。王爺身為刑部尚書。掌管好刑部便是。這仗如何打,王爺最好少指手劃腳。」

「你……你……」世鐸氣的打起擺子卻不知如何說話。轉身朝太後跪下就要參王士珍一本。

就在世鐸與王士珍爭論的時候。慈禧卻在觀察滿臣大的表情。慈禧驚恐的發現,其它六部漢臣如同看笑話一樣看著世鐸與王士珍在爭論。最讓慈禧不安的是連自己一向信任的李鴻章也一言不發。慈禧突然平靜的向跪在地上世鐸說:「世鐸,論打仗你確實不如王總長,這打仗的事還是聽王總長安排好。王總長。你來說說何時能將李明斬首示眾。」

「回太後話,微臣已下令駐守江寧的獨立一團全副武裝向寧波出發,路上需耗時三日。同時下令武警三團嚴加防守,務必不讓賊人逃脫。最多五日,李明必在我軍的包圍之中。請太後放心。」

慈禧點點頭贊許道:「有王總長這樣的兵家,本宮深感安慰。等李明伏法之後,哀家定要重賞王卿家。」

王士珍出班正在謝恩,宮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報――」侍衛沖進宮門行了軍禮之後打開文件夾急促的說道:「東北戰軍司令壽山公然叛亂已舉反旗,並向朝廷發出檄文。」說完便將電報呈上。

慈禧心中一驚。她知道不能在朝堂上公開這篇檄文。可還不等她開口說話,一旁站立的李鴻章就開口了:「念。」慈禧來不及阻止,通報的侍衛張口就念:「我華夏自古以來便以服章之美聞名於世。華夏周邊列國無不以穿著我華服為榮。自八旗鐵騎踐踏我中原以來,一個曾經以服章優美而聞名於世的國度被滿清治理至衣衫襤褸的程度,實為滿清無道。吾皇聖明,理朝一十二載便讓倍受洋人欺凌的國家強盛於世,如今正是我族再復我大漢衣冠之時。我袁壽山先祖本是前明抗清名將袁崇煥之後裔,今在滿清龍興之地舉我漢旗。向天下發出檄文:迎我漢皇,復我衣冠。漢家兒郎,盛世輝煌。」

侍衛念完便將電文呈於李蓮英之手後退了出去,慈禧心如死灰般攤於龍椅之上。有清二百余年里,防漢抑漢就是大清最基本的國策。在滿清這二百年里,漢人的反抗重來沒有停止。隨著滿清旗人的衰弱雖不得不起用漢人,但也是死死的將漢人壓制在下。不想這李明冒充光緒當朝這十二年里,已經讓漢臣崛起到足以左右天下的局勢。李明與袁壽山這兩篇檄文足以撼動滿清的統治。

李鴻章不苟言笑,歷聲道:「傳本相令,各地督撫縣尉不得擅離職守,即可安撫百姓監察天下動向,注意各地言論及時報於朝廷知道。王士珍,你立刻招集眾將研討兵事。各部任歸本位,一切照常。」

眾臣齊聲領命。慈禧也從龍椅中站了起來:「我大清天下如今危如累卵,幸得李相與眾卿等忠心耿耿之義士。哀家也對天起誓,今生決不相負。」

「太後請放心,老臣這就去辦差。」說完李鴻章行禮後急沖沖的走了,除了世鐸的刑部外,其它各部官員也紛紛行禮退下。清以來這還是第一次,在沒有宣布退朝的情況下眾臣便離開的事件。待大殿上只剩慈禧與世鐸後,慈禧哭道:「大清朝完了――」

世鐸拱手道:「太後切沒灰心。微臣已經組織京城內外滿人為軍並發放了部分武器。只待我等准備妥當,便可一舉將這些居心叵測之徒一網成擒。」

「你不明白,你不明白呀――」

三天後。獨立一團抵達寧波。他們抵達楊家村外頭就停止了腳步開始構築防線,只是防御的方向不是向著楊家村而是朝著楊家村外,因為他們出發時得到的命令就是護衛我漢皇安全。原上海武警三團也接到朝廷電令,開始維護周邊次序。一時間,整個楊家村變成了一座兵城。

楊家村的村民到沒什么特別的感覺,前一次楊家嫁女就這個架式,這幾年楊家女兒省親都是帶著兵回來的。而這次楊家的女婿又來了。必竟是朝廷的大將軍,出門帶些護衛也是正常的。只是這次護衛多了些。檢查了更嚴了些,到是沒有其它什么不方便,大家都已經習慣了。

說到習慣這樣的全軍事化管理,沒有哪里比得上京城的人家。數百年來無論朝代更迭還是君王交替。每一次變更都會對京城進行軍事管制。這次北京城管制的似乎更嚴格,城門樓上的槍炮已經架起,所有在京軍人全部取消休假,無論白天黑夜大街小巷來回穿梭的全是實槍核彈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