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天下大勢(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3281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停靠了世界第三強艦隊的諾西貝港已經是哀鴻遍野,追擊前剛剛提起的些許信心被徹底打死,一場不大的追擊戰把俄國人打進了九幽深淵。中國人只用了四艘巡洋艦就把他們打的抱頭鼠竄,那中國要出動整個海軍那還不得全殲他們呀,總之當晚的俄國人是在恐懼中度過了黑夜。第二天阿斯克里特號步履維艱的回到了諾西貝,然而押送阿斯克里特號回來的是一艘也只有一艘中國巡洋艦。中國巡洋艦並沒有開炮,只是打了個轉就走了。但就是這艘巡洋艦卻引發了整個諾西貝的恐慌,無數的俄國水兵拋棄自己的戰艦爭相逃往陸地。

阿斯克里特號靠岸了,傷員的哀號聲為諾西貝增添了一份凄涼。羅傑斯特溫斯基親自上前問話,他從回來的兩位艦長嘴里得知了事情的經過。

兩艦在投降後,中國人只是將全部俘虜趕到阿斯克里特號上便讓他們回來,為防止阿斯克里特號在途中可能的翻覆,所以才派了一艘巡洋艦護送。而投降的列特維山號,中國人要把它作為戰利品拉回去。

「沙皇陛下會殺了我們的――」一向主戰的福克山少將已經心灰意冷了,他看不到有戰勝中國人的希望。

那我們該怎么辦,還要不要去遠東,去遠東單獨和那個可怕的黃皮豬打仗?羅傑斯特溫斯基心中是忐忑不安的。向彼得堡請示,說實話心里是希望皇帝陛下說上一句:「算了,你就回來吧」。

可是,這個沙皇的寵臣還不是很了解他的主子。羅傑斯特溫斯基甚至還不如中國人了解尼古拉二世。尼古拉二世從來就沒有想過饒了那些敢於冒犯俄羅斯帝國的黃皮猴子們,尤其是在知道法國人誇張的報道後。

諾西貝雖然停滿的俄國人的軍艦,但這里必竟是法國殖民地。當追擊的俄國人沮喪的帶著硝煙回來後,法國人就知道俄國人失敗了,可一數軍艦數量後法國人都嚇了一跳,竟然少了兩艘戰艦列艦和兩艘重巡洋艦。中國人竟然用四艘輕巡洋艦干掉了四艘俄國主力戰艦?法國人不敢相信這個事實,於是他們多方打聽。終於在第二天阿斯克里特號回來後。法國人知道了事情的真像。

1月18,中國四艘輕巡洋艦在俄國的追擊中,以擊沉對方一艘戰列艦和一艘重巡洋艦,並俘虜了一艘戰列艦。同時。另外俘虜的一艘重巡洋滿載著被俘士兵在釋放後回到諾西貝。我們不竟要問:俄國艦隊遠航一萬多海里就為了去送死嗎?

消息傳出世界嘩然,中國海軍已經強大如斯了嗎?英國議會召開緊急會議商討遠東政策。德、法、美等國都對本國原定的遠東政策重新進行評估。只有尼古拉二世撕碎了報紙陰沉著臉向大臣們問責。

彼得堡海軍部的將軍們也沒有誰希望羅傑斯特溫斯基活著回來,為了防止尼古拉二世想起來了俄羅斯那條「沒有一倍以上的兵力不進攻」的潛規則,還專門在報紙上以「科拉特中校」的名字發表了一篇論文,說:「俄國人不一定肯定勝利」。里面把遠征艦隊的火炮數量點了一遍數以後說「中國人的大口徑火炮數量是俄國人的1.2倍」,怎么辦?「有必要再編制一支第三太平洋艦隊來彌補這種不足」。

這種話是不是混蛋話沒有關系,只要沙皇尼古拉二世陛下聽進去了就是科學,頓時一道聖旨,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本來剩下來用來裝面門的六艘主力軍艦,包括只要是裝了門像炮似的玩意的全上陣,真的又組建了一支「第二太平洋艦隊」由內博加托夫海軍少將指揮經過蘇伊士運河來和遠征艦隊回合。到這時,

羅傑斯特溫斯基真是哭笑不得,這支第二艦隊有什么用?就現在這支號稱擁有四艘世界最強戰列艦的遠征艦隊集中炮火打英國人的小漁船也就只打沉了一艘,再多來幾艘就能打敗中國海軍了?好在這幾年為了節省經費把老式軍艦幾乎全部拆解了。不然光是那些老爺軍艦就照顧不過來。但又有什么辦法呢?這場戰爭不就是為了沙皇陛下打的嗎?陛下要這樣打還有什么話可說,就慢慢等著帶第二太平洋艦隊一同走吧。

這次俄國失利並非完全是壞事,至少中國人走了。周海城在向國內匯報後,讓阿斯克里特號帶著兩艦的俘虜走了,自己人動手對列特維山號進行了簡單的維修和排水後,暫時恢復了列特維山號的航行能力,然後由巡洋艦一路牽引著朝南海駛去。航線選擇是直走馬六甲海峽,由輕巡拉著被俘虜的戰列艦不僅僅是證明中國海軍的能力,更是安定南海各地民眾的利器。半個月前,中國將南洋艦隊北調。太平洋艦隊全部收回旅順,就連坤甸艦隊主力都調至台灣海峽巡航,不知怎么在南洋一代就傳成了朝廷有意放棄南洋地區以保存主力艦隊。雖然坤甸與爪哇華人自治區均再三聲明朝廷不會輕易放棄南洋,但民眾就是不信。大量南洋華人開始回國。然則北調艦隊是為了掩護新建的四艘戰列艦下水,這又不能說,朝廷只能說是調艦隊北上是為了訓練,可這樣的解釋又顯的毫無說服力。

既然解釋了不聽,那就沒有再解釋的必要。1月20日夜,在大馬力拖輪的牽引下。葫蘆島造船廠和旅順造船廠內四艘建造兩年多的戰艦終於下水了,在龐大的艦隊掩護下,借著夜色駛向外海進行海試和訓練。

1月21日,離京半年之久的李明終於回到北京。此刻的北京火車站已經全面戒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皇家憲兵將整個火車站團團圍住。月台上,在京從三品以上大臣,在外正二品以上的大臣們,文左武右兩班早已列位,看著皇帝專列緩緩停靠在月台上。當列車停穩,車門打開,一身朝服的李明出現在車門處時,文武大臣們在總理大臣李鴻章的一聲令下,行朝禮叩見皇帝。

「臣等拜見陛下。」這次行的不再是滿人的跪拜之禮,身著全新定制的漢裝朝服的大臣們。依前漢古禮行君臣之禮。

「眾卿平身――」李明手在空中虛托一下,緩緩走下月台。李明看著身著漢服的大臣們點點頭:「這就是新制的朝服?我大漢朝服果然華美異常。」

「前明失國已逾二百余年,今我漢人能重掌國家,全賴陛下之功。」李鴻章一字一頓的奏道:「請皇上移駕紫禁城。再傳檄天下百姓知曉,天下重歸我大漢正統。」

李明點點頭:「朕此次離京半年有余,朝中大小政務依然順暢、國朝內無戰亂、外克強敵,我大漢復興李相居功至偉。諸位愛卿同心同德力保國朝不亂,此等功勞朕日後自有封賞。此次去滿興漢當為國朝盛世。禮儀慶典斷不可有缺。」

禮部尚書翁同龢上前奏道:「啟稟皇上,各項禮儀器物已准備妥當,皇上回宮後即可查驗。」

「既如此,起駕回宮。」李明說明抬腿便走。只是走了一個斜線走到楊棗兒面前:「你身懷有孕,這么冷的天你跑出來干嘛、萬一冷到了哪豈不是大事故。」

楊棗兒淡淡一笑答道:「臣妾身為教育部長,也是朝廷正二品大員。皇上出巡回京,哪有不來迎接的道理。」

「好好好,你說的有道理。」李明輕輕握住楊棗兒的手說:「看這手冷的……」

不想楊棗兒卻甩開李明的手,紅著臉說:「這么多人看著呢――」

「喲,還不好意了!馬上就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再說你是我媳婦,有什么不好意的。來,親一個,讓他們羨慕嫉妒恨去吧。」 李明哈哈大笑,張開手就抱上去。

楊棗兒一把將李明推開,紅著臉低頭站在那里一句話不說。李明是一臉尷尬的模樣,眾臣到是紛紛笑了起來。

李鴻章走上前來拱了拱手說道:「都說夫妻同心其力斷金。帝後恩愛,本就是國朝興盛之兆。不過此間寒冷,還請皇上登車回宮再與皇後娘娘一敘久別之情吧。」

「就是,就是。久別盛新婚嘛。」嚴復也在一旁打趣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