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開國大典(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950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天地之始曰洪,百族之替曰荒。自此,我族便常駐九州,以息開萬載文明。

自三皇治世五帝定倫周公定禮,我族承上天之好生之德,接厚土寬廣之胸,言仁德以治世、虛懷若谷以求賢,存上善若水之心、行厚德載物之道,至今已五千年不絕。

想我先祖,以血肉開蠻荒,以兵戈之利以衛家國。張騫始出西域,被匈奴扣留十年依然「持漢節不失」。蘇武更被囚禁二十年,縱容淪以牧羊為生依然持節而立。漢使旌節上的毛落光了,吹落在匈奴的腹地。可縱然他們頭發蒼白,但心卻如堅如磐石,他們寧折不彎的氣節至今還在傳唱。寒冷的北方一直是征戰的沙場,可敵人都說有岳家軍在,我們打不了勝仗。可嘆英雄遭忌,讒士高張,一縷忠魂終於消散在西湖之傍。然而血色夕陽中,我依稀見到,有人把它插進土壤,那是將軍用過的,一支寧折不彎的纓槍。那個叫史可法的文弱書生,決定與城共存共亡,丟掉了性命,守護了信仰。殘酷的殺戮,如山的屍骨,並不能把民族的精神埋葬,有人相信,終有一天,它還會在中華大地上熠熠發光。

我華族從來沒有放棄追隨先賢的腳步,二百年後的今天中華再次崛起。火炮的轟鳴是為我族奏響的禮炮,槍林彈雨是為我族灑下的禮花,今日向上天奏表,我族已驅蠻夷復我中土,再續我大漢正統。

山河猶存,百代不傾,社稷猶存,百載不滅,泱泱大國。何以不興!從今日起,我族以黃帝為紀年。黃帝紀年第4602年,我朝代清而立。定國號為華,號「中華」。寬袖系帶。雲鬢華裳,再興我漢邦禮儀。

歲月崢嶸,江山不老。天佑中華,盛世未央――

隨著一屢青煙裊裊升起,中華代清而立的消息上奏於天。初升的太陽將溫暖的陽光灑向大地,金色的光芒刺破了蒼穹。天壇外肅立的眾人一臉嚴肅,即便凌烈的寒風也壓不著火熱心,臉上洋溢著興奮的鮮紅。

二百年了。二百年了!二百年的屈辱,二百年的忍耐終得正果。今日終可以奏明上蒼,我大漢失國二百年終得以復。所有人都靜靜的等待著皇上奏明上蒼之後,再宣諸與世,我中華便可明正言順行走於世。

不一會,頭戴十二旒通天冠,身著明黃五爪金龍袍的皇帝走出祈年殿。皇上抱拳而立,長鞠而下:「改朝更元已奏明上蒼。此後,願我天下百姓、諸臣眾卿與朕齊心同德,共創新中華――」

「喏――」文武百官、侍衛宮人全部盈盈下拜。

「砰――」閃光燈閃起。將君王與朝臣互拜的一刻永遠的記錄了下來,也記錄下君臣同心同德的一刻。

伊爾庫茨克城上,庫羅帕特金正舉著望遠鏡看著城外一片忙亂的中*隊。才吃完早飯。庫羅帕特金就被侍從告之,城外的中*隊異動頻繁,結果他在城上舉著望遠鏡看了快一個鍾頭,也沒見到中*隊有進攻的可能。也許今天是中國人的新年,他們在搞一些慶祝活動吧。在寒風中吹的瑟瑟發抖的庫羅帕特金把值守的軍官給罵了一通,就縮著脖子回房間里取暖了。結果還沒等他暖和過來,值守軍官又立刻通知他中*隊要進攻了。庫羅帕特金氣壞了,他怒氣沖沖的再次上城後,不等他痛揍值守軍官就被中國人的舉動給驚呆了。對面的中*隊整個軍營已經徹底安靜了下來。並且把炮口全部露了出來。

「難道中國人打算用勝利為自己慶祝新年嗎?」庫羅帕特金命令值守軍官做好一切防御准備後,自己跑到防炮洞里躲了起來。

「預備――」炮一師一團長盯著左手上的手表開始讀秒:「3、2、1――」高高舉起的右手猛的落下:「放――」

「放――」赤塔城外的炮三團長下達了炮擊命令。

北到新西伯利亞城外。南到格爾巴什湖前線,所有中國炮兵指揮官在同一時刻下達了炮擊俄國的命令。呼嘯的炮彈在隆隆的炮擊聲中飛進俄軍駐地。前線陸軍用敵營中的爆炸為中華的成立喝彩。

與此同時,海軍艦船同時拉響汽笛,只是他們的敵人還遠在非洲,所以他們打出去的只是禮炮。火車、汽車、輪船……只要能發出聲音的全部鳴響,大街小巷里的人們全部聚集在一起,聽著先生們在大聲的宣讀朝廷的通報。

「我朝代清而立,定國號為華,號『中華』。」十點整,李明在*城樓上向世人鄭重宣布。隨後,城樓下響起低沉的號角聲音,一支支受閱軍隊排著整齊的隊型從建國門穿過。他們全都是第一批沖出國境線的軍隊,他們為全軍前鋒向敵境突進。如今征戰半年以久,正好在換防之時調回參加閱兵。

九,為陽數的極數,諧音「久」。所以皇帝自稱「九五之尊』」,國設「九鼎」,皇帝周圍要設「九卿」,朝廷設三省六部等等,祭祀等重大禮儀慶典也均要以九為基數。所以走在受閱軍隊第一位的軍陣,正是八十一人排著九九陣列在三位軍官的指揮下,沿著十里長安街踏著整齊的步伐向開安門城樓進發。這是中華第一支依仗隊,卻不是專職依仗隊。他們由換防回來的軍官組成,最小的也是少校。這次他們仿古例頂盔貫甲、腰配長劍、手執長矛,在長安街兩側無數百姓的見證下,將在中華成立的第一次閱兵中第一個受閱。

*廣場上,琴、箏、簫、笛、絲竹、鼓等樂器齊聲奏響,組成了宏大的音樂。三千宮娥隨著音樂翩翩起舞,長袖飄逸,絲帶飛舞。這正是唐時歌舞的集大成之作――《霓裳羽衣曲》。

這一刻,代表柔美的舞曲與代表鋼強的軍隊相互輝映。

隨著依仗隊的腳步聲越來越近,龐大的舞陣中一名宮娥踏著舞步,揮舞著三丈長的絲帶從舞陣緩步而出。這時所有人才注意到。她裝扮的與其它人不同,是一個山鬼的裝扮。

踏著舞點跳到場中央的山鬼停了下來,豎而直立面朝東方。在那里。一支軍隊正在走來。

「立定――」依仗隊在剛剛進入廣場的地方停下來。山鬼抖著長長的袖子向依仗隊走去,邊走邊唱:「我出我車。於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召彼仆夫,謂之載矣。王事多難,維其棘矣。」

領隊張嘴應和:「我出我車,於彼郊矣。設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憂心悄悄,仆夫況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