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豆芽引發的悲劇(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3318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菲利曼特就這樣遠遠的跟著這支龐大的編隊緩緩朝南使去,他要親眼看看白起級戰列艦的實戰效果。大海上,艦隊劈開海浪傲然前進,他們航線上的所有商船全部向兩側避讓。而掛著中華龍旗的中國商船們全都鳴響汽笛為自己國家的艦隊歡呼,他們排成兩列請艦隊從中間通過,如同陸軍在出發時兩岸夾道送別將士的人民。

然而就有人直直的敢擋在艦隊的航道上,就連開路的驅逐艦都不得不緩緩退了回來。擋住航道的是中華皇家郵輪――寶貝公主號,這是隸屬於中華皇室的唯一一艘郵輪,被劃在大公主名下。該艦自建成後,除了下水日那天在上面為大公主舉行周歲洗禮外,也就美子皇妃去日本動用了一次。平時都作為郵輪往來於西太平洋各港口,成為朝廷官員們海上往來的主要交通工具。當然皇室不可能無條件養活這艘郵輪,無論政府官員還是民間大戶,只要買的起船票就可以上船,這也包括貨物的運輸。所以這艘皇家郵輪出現在南中國海很正常,只是他擋在航道上是什么意思?

位於旗艦白起號上的吳德仁也是一頭霧水。如果這是敵船,那一頓火炮干上去就是了。如果是普通郵輪,不管是哪國的在接到軍艦警告後不離開的,都可以擊沉,尤其是在大戰即將開始的時候。但這艘不是一般的郵輪,是中華皇家郵輪,如果中國海軍艦隊干掉中國皇家郵輪,這就真成了天大的笑話了。可信號燈,旗語也打出去了,對方就一句話:旗艦上前答話。

「前艦避讓,本官親自前去。」吳德仁一聲令下,白起號加速前進。

中華皇家郵輪與其它郵輪最大的區別在於它有兩根旗桿,一根飄揚著中華龍旗,另一根從來沒有掛過旗幟。而在今天,就在白起號剛剛駛出隊列的那一刻。一面破破爛爛的旗幟緩緩升起,海風吹著這面旗幟飄來盪去,好像要把已經破損的旗幟徹底撕爛。而吳德仁看到這面旗幟卻驚慌的大叫起來:「戰列艦在前,重巡在後。輕巡兩側巡航,驅逐艦外圍警戒。各艦呈受閱隊型,隨本官迎駕。」

殘龍現,帝王至。沒錯,那面破破爛爛的旗幟正是李明在田庄台的那面殘龍旗。自田庄台後。只要李明不在京城,這面殘龍旗就會豎起。今天在這里出現,那皇上就一定在船上。

巡航隊型的艦隊立刻不到二十分鍾就轉變成受閱隊型,對於海軍的高效,艦橋上的李明很是滿意。雖然他也不知道二十分鍾是多了還是少了。一身龍袍的李明在侍衛長琪木格的陪同下走向船首,船首放著話筒。這是才研制成功不久的擴音系統,這還是第一次展示在世人面前。李明輕輕的拍了話筒,架在瞭望台的巨大喇叭就發出兩聲重重的怦怦之間。全艦隊安靜了下來,就連螺旋槳都停止了旋轉。大家都靜靜的等著聽皇上訓話。

「打群架這種事居然不叫上朕,你們也太不夠意思了吧――」

啊――這就是皇上的訓話?所有人張大了嘴巴。

坤甸。南洋華人自治區首府,曾經的蘭芳共和國首都。今天的坤甸人山人海,人人手里拿著掃把或都水盆,在街道上努力的清掃,當地官府的衙役四處巡查,一點點污垢都不許出現在街道上,然後一盆盆清水潑灑在大街上。在碼頭上,工人們挑著一擔擔黃土在衙役的指揮下倒在地上,然後其它工人迅速將黃土推平、壓實。

「什么?黃土不夠?」李關山跳了起了,指著兒子李南星就破口大罵:「去挖。滿坤甸去挖。要是黃土墊不到城里,老子把你給墊進去。」李南星嚇的掉頭就跑。

自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種上樹。地方官吏自然就遵旨在他出巡行進的道路上,清水潑街、黃土墊道。並在道路兩側種植樹木。自此後,清水潑街、黃土墊道,就成了為地方迎駕做的必要准備之一。今天一大早,李關山還悠然自得的踱著方步來到坤甸華人自治區衙門。

俄國的海上大軍被擋在馬六甲之外,但這只是權益之計,英國方面肯定不會同意。原計劃中是要將坤甸作為誘餌放俄國人過來。再將俄國人拖死在坤甸。但這次朝廷上士大夫們以坤甸華人也是我華夏一枝,需要等同對待為由,力主要求海軍保衛坤甸,避免坤甸我華人百姓免遭戰火塗炭。見於文官們的堅持,海軍部修改原有戰略,派出全部艦隊南下,要將俄國海軍擋在坤甸以西。

朝廷大義之舉傳到坤甸,自然讓坤甸百姓感激涕零。可對於李關山這些官員來同時也是一個天大的麻煩,因為按原定計劃,坤甸內存儲的燃煤、彈葯已經全部向後方轉移,糧食等也剛剛夠用而已,朝廷突然更變計劃他們就要重新將這些從後方再運回來。好在坤甸華人也受朝廷大義,紛紛出工出力。很快將各類軍需重新填回倉庫。朝廷早就來電告之,海軍艦隊將於明天抵達,所以李關山今日召集各部開會,最後一次確認各類軍需物資的到位情況。8點整,各部主事全部到齊,不想他們剛剛才坐下連招呼都不有打完,電報房就來急報。

電報全文如下:「皇上南巡,明日駕臨坤甸。責令蘭芳地方做好接駕事宜,欽此。」落款是皇帝行宮處。

電報才念完,所有人都興奮的跳了起來。坤甸是化外之地,歷代朝廷從不過問,自康乾之後,朝廷更是棄若鄙履。海外華人雖奮勇精進,無奈沒有朝廷支持只能任人魚肉。可自從朝廷大軍肆虐南洋之後情況就變了,荷蘭的白人不得不對華人正眼相看,當地的土人只能仰視華人。後來南洋華人在朝廷的支持下有了自己的陸軍和艦隊,從那一刻起華人才真正挺直了脊梁,因為軍隊就是架在土人們脖子上的刀,稍有異動便是屠戮。這些年「突然」消失的村寨還少了?而沒有土人支持的白人們,因為人數實在太少翻不起多少浪花。以至於李關山有種錯覺認為,現在南洋正在忍氣吞聲的不是華人而那些白人。至於當地土人,無論白人還是華人,都沒打算把他們當人一樣對待。他們只是勞力、苦力而已,今天南洋華人的一切與朝廷的鼎力支持是密切相關的。

天子不踏賤地,天子不臨外藩,古有遺訓。如今皇上要駕臨坤甸。這也意味著坤甸不再是化外之地,也可以擺脫外藩的地位。關鍵是電報中的蘭芳二字,深有其意呀。不管怎么樣,總之此次蘭芳接駕萬不可失儀。

於是清水潑街、黃土墊道,但坤甸不是內地府衙。沒有儀仗之類的東西。沒關系,把全坤甸所有工匠集中起來連夜趕造。李家把自己在坤甸的庄子騰空,用作行宮。皇上來了,總不能別人用的舊東西吧,滿坤甸能找到的最好錦緞絲被全部拿來。上山抓虎、下海捉鱉,這為皇上接風的御膳萬萬不敢怠慢。廚子不用征召,酒樓不用征用,所有的酒樓廚子都拿出看家本事就為做一道能呈上御膳台的菜色……總之,把能想到的全部做好。

4月12號清晨,中國海軍主力艦隊抵達坤甸。寶貝公主號皇家郵輪在驅逐艦的引導下停靠進坤甸碼頭。碼頭上一片張燈結彩,全坤甸所有大族士紳全部在碼頭候駕。身著明黃色軍服的衛兵從船上魚貫而下,隨後頭頂通天冠,身著五爪龍袍的皇上終於從船上緩步而下。

「恭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碼頭上響起震天的喊聲,所有人都盈盈下拜。

「諸位平身。」李明雙手在空中虛托一下。

李明深覺得坤甸迎駕的場面做的過大了,但必竟是坤甸華人的一片心思,不好違逆。碼頭上有一座廟,很大。里面供奉的不是哪位神靈。供奉的是一堆土。這是李關山等人第一次回國帶來的鄉土,取了一捧在碼頭上供奉了起來。後來隨著坤甸與國內交流的越加頻繁,每個從國內回來的人都會帶上一捧鄉土。小廟很快就放不下了,就把鄉土廟改成了鄉土壇。

「這是鄉土山了吧。」李明打趣幾句後。神色恭謹的拜了三拜上了三柱香。然後在與李關山等人寒暄幾句後,就在他們的陪同之下進入坤甸城內。坤甸沒有城牆,內城外城也就沒有明顯的區別。這還是李明第一次走出國門駕臨異鄉,不一樣的風土人貌引起了李明極大的興趣。李明邊走邊向李關山詢問著當地的風俗。

「皇上,坤甸雖遠離本土,但此地所住者十之七八皆是我華人。所以此地除建築外其風俗與國內並無差異。」李關山拱手奏道:「這些年我等臣民承皇上龍恩。日子算是越過越紅火了。只是臣等地處偏遠,久難得朝廷之音,不知道皇上可否在此設府治事,讓我等臣民好時常得見皇恩?」

李明詫異的停下腳步,轉頭問道:「蘭芳本是前清藩屬,我中華承清而起,蘭芳在中華開國大典之上也依藩屬國禮朝貢,自然也是我中華藩屬。爾等藩屬請求宗主國在藩屬地開府治事,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朕有意吞並藩屬國。這是要陷朕於不義嗎?」李明的話越說越重,最後已經是斥責之聲。

李關山撲通一下跪倒在地:「臣等不敢。」

「此事不可再提。」李明搖了搖頭,抬腳繼續向前走去。滿清的跪拜之禮早已深入民心,想要改回漢制,還需時間呀。李關山等皇上走出幾步後,這才爬起來跟了上去。

蘭芳其實不能叫國家,他實事上是一個公司制的管理模式,與英國印度公司差不多。荷蘭人擔心引起清政府的干涉,所以一直沒有下手。可當兩次鴉片戰爭徹底暴露了大清虛弱的本質,於是荷蘭人趁著1884年中法戰爭之機,入侵蘭芳共和國。但此時,清朝自身的統治已搖搖欲墜,根本顧不上去援救這個海外「棄民」所建立的國家。得不到清朝的支持,武器裝備又與侵略軍相差很遠,蘭芳共和國終於被荷蘭殖民者滅亡。不過,由於害怕清政府做出反應,荷蘭當時還不敢公開宣稱已經滅亡蘭芳,而是另立了一個傀儡國家以便進行統治。歷史上直到1911年清朝滅亡後,荷蘭才正式宣布對蘭芳地區的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