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空軍逞能(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579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那是什么?」 未來的德國海軍上將、現在的德國海軍中校弗蘭茨?希佩爾站在寧海號的甲板上,從望遠鏡里看著後方的驅逐艦啟動吊臂。其實這個問題他早就想問了,剛上船的那會他就有這個疑問,因為中國艦隊後方的五艘七八百噸的小型驅逐艦尾竟然裝著吊臂,而吊臂下面那個很大的物體卻牢牢的蓋著厚厚的油布。

「那是艦隊的眼睛。」槍炮長高深莫測的笑了。

油布被掀開了,一架雙翼螺旋槳飛機被掛上吊繩,在吊臂的牽引下緩緩升高,然後再平穩的停在海面上。

「為什么只出動三架,另兩架為什么不出動呢?」希佩爾很好奇的指著另外兩艘僅僅僅掛好吊繩卻沒有起吊的兩艘驅逐艦再問道。

「這事你得去問吳頭,這哪是我一個小槍炮長能知道的。」 槍炮長嘿嘿一笑,一彎腰就鑽進的火控室里。大戰馬上就要來了,現在是到了最後檢查炮擊各項參數的時候了。槍炮長口中的吳頭就是總司令吳德仁了,因為李明曾多次說吳德仁把中國海軍帶成一窩海盜,而海盜頭就吳德仁,所以吳德仁就有了吳頭這么一個「尊稱」。希佩爾想了想也是,這可能是戰略的一部分,確實也不是一個槍炮長所能知道的。於是他點了點頭跟了進去。

自從旅順海戰之後,提爾皮茨就看到了中國海軍實戰的功底,因此他請求威廉二世將他帶來的觀察員以留學生的身份進入中國海軍學習,而威廉二世則眼饞的看著中國借著一場又一場海戰的勝利贏得了東亞的大國地位,於是也同意了提爾皮茨的請求。在一連串的談判之後,德國用大型加工技術換來了100個留學名額,其中70個是海軍的。這也是中國擁有能同時開造白起號等八艘主力艦所需各項設備的主要來原。然而是中國軍隊序列里,無論海陸空哪支軍隊,只有經歷過實戰的人才能擺脫實習生的頭銜,否則即使你是皇家軍事學院里的優秀畢業生、是中校軍官,也只能掛著實習中校的肩章。所以。別看希佩爾是德國的中校,但他在中國海軍里卻只是一個實習生。

同樣是中國海軍實習生的萊茵哈特?舍爾,此刻正在海琛號艦橋里同樣舉著望遠鏡問著與希佩爾同樣的問題。

「這是飛機第一次參加實戰。有了他們,艦隊的視野就可以拓展到上百海里之外。提前知道敵人的動向,讓我們可以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戰術選擇。而那兩架不出動的原因僅僅只是,現在的飛機只能在空中停留不到兩個小時,所以另兩架是准備接班的而已。」劉步蟾沒有隱瞞事實,但他卻很頭痛皇上親自派給他的任務――賣飛機。

其實他見過飛的更高更快、性能更好的單翼飛機。他也看不上這最老式的測試版飛機,但皇上就是打算把這些已經淘汰的飛機買給德國人換點錢,他也只能照辦。作為專業的海軍軍官,他真不會做生意,他不知道該如何去向德國人推銷飛機,唯一能做的只有變著法子的誇大飛機的用處。還上百海里呢,到是真飛的過去就是飛不回來。

「突突突突突――」隨著螺旋槳冒著黑煙快速旋轉起來,帶動機身在海面上滑行,越來越快。突然機身一個抬頭,整個飛機騰空而起。飛向藍天。

正在觀看飛機起飛的舍爾被劉步蟾的話驚的打了個哆嗦。從天上看無垠的大海本來就一目了然,這時再用無線電將看到的情況發回艦隊,那對敵人的一舉一動就是了如指掌,如果飛機真能飛上百海里,那至少半徑一百海里就在中國的眼睛下面,那他們所學習的海上伏擊戰等戰術還有什么用?而且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陸軍,雖然飛艇也有同樣的作用,但哪里比的上飛機的速度,而且中國陸軍不就已經在這么做了嗎?

作為外國的實習生,當然要專研所在國自己實習的科目。還要了解其它與之相關的科目。作為海軍實習生,那除了海軍戰術外,諸如艦船和與之相關的技術自己然也是要了解的,必要的也是要學習的。中國海軍在戰術和經驗分享上不僅沒有刁難。反而還積極配合。不僅將他們從血火中得到的海戰經驗都教給了自己,他們的年輕軍官們還時常和自己這些德國實習生一起研討戰術。在同樣的學校內、上著同樣的課、由同樣的老師教授同樣的課程,至少他們這些德國來的實習生沒有發現他們與其它正在學習的同窗有什么區別,包括參加海上訓練和實戰演習也是如此。而他們最關心的定海四艦、超海重巡、以至於他們在那霸登船時才知道的白起級戰列艦,包括他們在內,所有的中國海軍實習生都沒能上去。據說這跟中國軍隊的一個傳統有關:實習生不能進入主戰戰艦任職。

作為海軍主戰戰艦。那是要承擔決定海戰戰局的,任由一些沒有實戰經驗的士兵任職,這可能會導致在激烈的海戰中犯下一連串不必要的失誤。雖然這讓很想了解中國海軍主力戰艦性能的德國海軍實習生們深感遺憾,但也說的過去。只是中國海軍不過二十年歷史,就有了所謂的傳統,這就有點過了吧。

傳統其實就是習慣的延續,當習慣成自然之後就成了傳統,而習慣的越久,傳統也就更加根深蒂固。雖然中國海軍歷史就二十年,而後面十年也正是習慣養成的關鍵十年。實習生不能進入主戰戰艦任職的習慣,來自於太平洋艦隊自甲午海戰後歸列中國海軍開始。最初的起因是吳程等人怕皇上暗地里拆分太平洋艦隊,所以借口北洋艦隊官兵素質差,大部分官兵連實彈都沒打過幾發,會影響到太平洋艦隊實戰的發揮為借口,在李明還沒有開始整頓前就提了出來。可他們不知道,這正合李明之意,於是李明也借口北洋艦隊戰力低下,直接讓太平洋艦隊接管並整頓。這樣一來太平洋艦隊就必然受到原北洋艦隊官兵的制約,再重建南洋艦隊,南北內外的相互制約正合帝王平衡之術。於是。沒有經歷過實戰的官兵不進入主戰戰艦就成了一個沒有明文規定的規定,而隨著李明有意的推動和局勢的變化,吳程二人也從一支艦隊長官成為國家海軍最高長官後,自然不能再有內外的分別。但這條規定卻隨之保留下來。那也是因為中國海軍後繼無人。

中國現代海軍只有原來去英國受訓的那一批人,其中一部分進了北洋水師,另一部分被排擠最後去了夏威夷。自甲午之戰前,可以說是中斷了十年,直到甲午戰後才從新啟動海陸軍後備人員的階梯式教育。幸運的是中國海軍海戰不斷。海軍新兵無論戰力還是戰意,都在連續的低烈度戰爭中快速成長起來,最後才有了旅順海戰的輝煌勝利。但不幸的也是連續不斷的戰爭,讓一批批優秀的學子或含恨殺場、或因傷退役,以至於海軍預備隊總是處於人員緊張的裝態。但即使這樣,依然堅持寧缺務爛的原則。

這也是讓舍爾贊嘆原因之一,中國海軍真的做到了令行一致。還有就是中國的國力。自從洋務運動開始,中國才開始建立自己的工業體系,然而在最初的十年里僅僅只是有了個樣子而已。但在隨後的十年里,中國工業呈現飛躍式的發展。中國政府拿出的工業扶持計劃讓整個歐洲都瞠目結舌。而且中國政府非常關心創新,這不僅僅體現在科學技術上,也體現在軍隊當中,海軍每年一次的軍演計劃主要就是對海軍中提出的新戰術的運用方式的一次測驗。舍爾參觀過一次中華科學院,雖然這里已經全都是民用項目了,但據說如今的中華型艦首,最初就是在這里提出的一個瘋狂的想法,在皇帝無條件的支持下最終成了今天世界造船業的標准模型……

中國用為人所不知的方法,讓工業經過十年的累積和發展達到了世界先進的水平,白起號的出現就是最佳的證明。如今到了證實白起號實力的時候。只是可惜。還作為實習生的德國海軍官兵們,只能遠觀。舍爾望著龐大的白起號長嘆一口氣。

白起號是集合了中國最新技術的結晶。汽輪機、火控系統、自動送彈系統、電話通信系統、無線電控制中心、大型交流電動機驅動的炮台等等,這些對德國這樣的工業強國,也許只要提出一個概念他們就能很快仿制出來。最算是最簡單的延時器。只要德國人能想到,那艦炮三聯裝就不是問題。因為中國海軍中就有炮手聽出過三聯裝艦炮發射時的那微小的差別,還以為出現故障緊急上報。所以,跟本就不敢讓德國人接近,才是真的。以至於德國許下嚴格的條件確保不進入船體,還是被中國海軍用實習生不上主力艦為由擋了回去。不過相應的對德國實習生全面開放其它戰艦,甚至暗地里允許德國工程師進入船內進行測繪,再加上第一代無線電技術為中國換回了鏡片加工技術。

不僅海軍,中國陸軍開始裝備由汽車改裝的裝甲車輛,雖然行程短速度慢,但中國戰車能快的就突破了由德國陸軍實習生按德國標准建立的防線,這證明了裝甲車輛在沖擊敵方戰線時卻有著無比的突出的能力。更不用提全世界只有中國才有的空軍了。舍爾不得不承認的是,中國的海陸空三軍,在技術裝備上已經走到了德國的前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