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3140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孫子兵法攻謀篇有雲:善戰者,未謀勝先謀敗。老祖宗傳了幾千依然行之有效的話,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有道理,就要虛心聽從教誨,中國人一向都虛心好學。

所以參謀本部按照戰事可能的結果制定了,中俄海戰勝、平、負三種可能的應對計劃。負沒什么說的,海軍主力戰艦戰至全軍覆沒,自此中國海岸線將全部進入俄國海軍艦炮射程,中國陸軍將在艦炮射程范圍外進行防守,同時進行堅壁清野與可能登陸的俄國陸軍進行反登陸戰,確保俄國陸軍無法在陸地上獲得立足點,借以拖垮遠征的俄國海軍,再伺機反攻。若勝則沒什么說的,中國海軍自當全力反攻,徹底全部殲滅俄國海軍,將俄國勢力完全趕出東亞。平則是最麻煩的,也是戰前參謀本部圖上推演中可能性最大的。若是一戰而平手,但勢力強弱變化為我攻敵守應當如何,或變為我守敵攻又當如何,又或是互有攻守又當如何。既然有可能,那就要有應對。因為孫子兵法有還有雲:多謀勝少謀敗。

只是老祖宗還說過一句話:計劃跟不上變化。

參謀本部無數次圖上推演,最有可能的結果都是中國以微弱優勢慘勝,所以這個戰局是參謀本部擬定最詳細的,詳細到哪級軍艦受何種程度的傷害、傷幾艦、維修進度會對戰力有多少影響,後續各艦如何攻防等等寫滿了一房間的預案。可誰知道,曾經在一個笑話般的圖上推演竟然成了真的――

俄國海軍全軍投降的消息從廖內海戰場傳回京城,京中提心吊膽了一整天的文官們長舒一口氣回家睡安穩覺了。可參謀本部的各級參謀官們卻跳了起來,因為對這個結果沒有任何預案,也就是說,他們必需連夜重新評估戰事結果對戰局的影響,以及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參謀本部徹夜燈火通明,整個現場一片凝重。不是參謀們不興奮,而是參謀本部的工作太重要了,這是整個國家的軍事指揮中心。一個顧慮不到就前線就可能局勢逆轉。所以在門外再怎么嘻嘻哈哈的參謀們一但進了參謀本部大門,就要把心情換成工作狀態,他們都知道,自己萬萬不敢馬虎。

參謀不是領軍大將。無論哪級參謀每天都只能對著地圖比劃,天天看一樣的圖、做著一次又一次的估計估算評估,工作是枯燥而繁瑣的。曾經還在夏威夷時有著海軍儒將之稱的太平洋艦隊參謀長程誠,也在參謀本部這間參謀室內為中國海軍謀劃了十年。如今的中國海軍總參謀長上將軍銜的程誠,已經有了白發。臉色也越發憔悴。曾經的儒將已經漸漸老去,但眼中的精光卻越發犀利起來。

程誠看著手下的海軍參謀們在圖上劃出一道又一道的線條,他聽著參謀們謀劃著一種又一種的可能,自己卻一句話沒有說,只是靜靜的聽著,因為他也需要從更多的設想中找出一個對我方最有利也最能實現的一種辦法。程誠將所有的思緒放在了眼前的南洋海圖上,不遠處的陸軍參謀們的叫嚷思毫對他沒有影響。

陸軍不是海軍,戰士們再英勇也需要有足夠的食品和彈葯進行補給,才支持他們繼續作戰。海軍有貨船作為運輸力量,一艘萬噸級貨輪的運輸能力就可以抵的上十幾列火車。更另提一個船隊了,何況軍艦本身就有著足夠的運載能力。陸軍不是海軍,能對海軍艦隊進行補給的港口總是可以數的過來的,但在茫茫的西伯利亞荒原,任何地方都有可能成為戰場,每一條小路都需要有士兵把守。不然一個顧及不到,就有可能讓敵人突破防線。

整個西伯利亞前前後後壓著幾十萬大軍,光讓將士們吃飽的糧食每天消耗都是數百噸,這就需要幾列火車才能裝的下,更別提在戰爭時期消耗更大的彈葯等物資了。西伯利亞鐵路上的火車日夜不停的來回穿梭。將陸軍需要的補給一列列的給運送過去,但火車的運輸只限於鐵路附近。然後由陸軍開始裝備的貨車一點點的往前搬運,但剛剛才開始大量投產的貨車,一車也就拉個一噸多點。而且對道路也有要求。對那些火車和貨車都到不了地方,人拖馬拉依然還是補給運輸的主力。

西伯利亞的春天已經到來,冰雪的融化不僅讓雪橇無法使用還讓道路更加泥濘。馬匹、騾子,甚至牛、驢都在陸軍的征召之列,但依然無法滿足前線幾十萬官兵的補給需求,馬車自然是越多越好。曾經在田庄台之戰以羊腸小道完成物資補給而赫赫有名的獨輪車自然也不會落下。但陸軍不是海軍,貨船只要有燃料,就能永遠不停的開下去。陸軍想要完成二十萬主戰部隊的補給,就需要不少於十五萬後勤人員進行不間斷的補充,這還是建立在有了貨車的基礎上,而且隨著戰爭的勝利,補給線越來越長,路也越來越難走,需要的後勤人員也越來越多。更何況,牛馬驢騾子也是要吃東西的,運送物資的士兵也不能餓著肚子干活吧。為了提高貨車的送輸效能,簡單的道路開始修建,在大型設備還沒辦法深入的偏遠地方,只能靠工兵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不然陸軍補給部隊要從貨車集散點運十斤補給到百里外的軍營,一個來回路上就要消耗掉二斤糧食,這樣的消耗對讓已經沉重的補給線越來越負擔不起。俄國陸軍連只有缺衣少彈只有輕裝備的日本陸軍都不打不過,一但火力齊備的中國主戰陸軍部隊上來,那勝利是可以預見的。現在決定中國陸軍能否取得對俄國的最終勝利,全部的壓力就集中在補給的輸出能力上了。

空軍的飛艇其實也是很好的運輸工具,一艘飛艇一次就能動輸五噸貨物,而且不受地形影響,速度也是所有運輸工具中最快的。數百公里的距離飛艇一天足以飛兩個來回,二十余艘飛艇一天能運送二百噸物資,足以滿足一個師三天的高強度攻擊需要,如果是防守戰,二百噸物資省著點夠用一周了。雖然飛艇還會受到天氣影響,而且數量較少。但用於對前線進行緊急補給還是第一優選方案。如今中國降落傘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空軍也進行過爭對性的訓練,即使在激烈交戰當中,只要天氣情況良好。飛艇也能有效的進行空投物資。

想法很好,但空軍不願意配合。任鵬飛始終認為空軍是作戰兵種,應該更好利用目前敵人還無法反制的優勢,從空中打擊敵人。他認為應該利用空軍的高速和遠程優勢,越過敵軍地面陣地去轟炸敵軍後方基地甚至城市。達到全部摧毀對方國家進行戰爭的能力,使敵國政府和國民喪失繼續進行戰爭的意志。任鵬飛還給自己的想法取了一個很有深度的名字――戰略轟炸,為此他還上過折子言明戰略轟炸的重要性和意義。尤其是在當前俄國戰局出現敗像之時,更應該大規模進行戰略轟炸。為將他將目前空軍中全部九十三架飛艇中的七十架調到新西伯利亞城,由空軍司令杜子騰親自率領,已經做好了大規模轟炸鄂木斯克的准備。待陸軍攻占之後,空軍就可以以鄂木斯克為基地,大規模對秋明甚至葉卡捷林堡展開戰略轟炸,徹底打掉俄國繼續戰爭的能力和意志。那么這場戰爭就可以由空軍來結束,這將是整個空軍的榮耀。而不是向陸軍說的那樣。讓空軍幫他們運送補給。

「空軍是作戰部隊,不是運輸大隊。」任鵬飛對段祺瑞的提議嗤之以鼻。

對於空軍總參謀長任鵬飛所提議的戰略轟炸,作為參謀總長的王士珍同皇上都一致認為,僅僅依靠轟炸就可以讓敵國喪失戰爭意志的設想幾乎是不可能的,戰爭意志是取決於國民對戰爭的抵觸情緒,這跟政府進行怎么樣的宣傳有關,而與戰爭的強度和烈度幾乎毫無關系。但他們對於任鵬飛提出的,摧敵對國家進行戰爭能力這一點,到是都表示認同。轟炸可以有效摧毀敵國軍工設施和彈葯倉庫,攻擊敵人的指揮系統令其癱瘓。打擊敵人兵力集結位置讓敵軍無法完成戰術安排,在這點上空中戰術轟炸就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至於任鵬飛提到國家級的戰略層面,至多只能做到戰略威懾而已,陸地上的戰爭最後還要靠陸軍來完成。所以。目前保障陸軍補給物資就是重中之重。

讓空軍轉行做運輸隊自然不可能,不然就不會專門設立空軍軍部和空軍總參謀部,但飛艇的運輸能力確實比陸軍人拖馬抗的要強的多。尤其對已經逼近鄂木斯克、連續大戰的兩個日本師來說,他們亟待補給。作為參謀總長,王士珍自然可以強令空軍變成運輸大隊,但這樣做只會引起空軍上下全體的反感。不僅不利於戰事發展更不利於軍中的團結。所以王士珍苦口婆心的跟任鵬飛解釋,只是在陸軍無法進行有效補給進由空軍進行緊急物資補給,而不是要把空軍變成運輸大隊,作戰任務依然是空軍的主要任務。

團結是在中華建國前就一直強調的過的事情,尤其是在這個極度講究配合協作的軍隊當中更是重中之重。在王總長的協調下,在段總參謀長的再三許諾下,在得到空軍僅是進行緊急狀態進行物資運輸的保證下,任鵬飛立刻致電杜子騰要求他立刻展開對日本二個陸軍師的空中補給行動。

「老段,別介意呀。兄弟這不把你們把咱的空軍變成運輸大隊了嘛,所以說話重了點,見諒呀。」任鵬飛笑嘻嘻的上前給段祺瑞致歉,本來拉著臉的段祺瑞聽這話臉色總算舒緩了一下,卻被任鵬飛的下一句給噎著了:「當然了兄弟我也知道,空軍是比較厲害,那也得要陸軍為咱尋找停機坪不是。海陸空三軍一體嘛。哈哈――」

段祺瑞白了一眼任鵬飛,沒搭理他。

王士珍搖了搖頭,只要大家做事時精誠團結的合作,平時斗幾句嘴也沒什么。早些年海陸軍將領開打之時,皇上不也還開過盤口嘛,斗嘴就更算不得是件事了。王士珍來到程誠身邊,看他寧神貫注的看著地圖,就沒有打擾他。如今海軍大勝,是到了要調整整體戰略布局之時,這也是戰前從未想到過的情況。需要更加小心應對。直到程誠端起茶碗喝茶時,王士珍這才問道:「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