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新的宗藩條例(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3403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1905年在後世被稱之為中國年,因為這一年整個國際上平靜如水,但只要跟中國扯上了關系的國家,就沒有一個平靜的。血與火才是這些國家的主題。

最倒霉的就是俄國,先是俄國遠征艦隊被中國一舉成擒,徹底喪失了全部的遠洋作戰能國。然後因為豆芽菜丟掉了整個西伯利亞,之後主力軍隊接連被中國殲滅,丟掉了中亞。最後被中國兵臨家門口,俄國發祥地的葉卡捷琳堡被炮擊,烏法也變的岌岌可危。俄國沙皇幾百年來向東向南擴張的成果在一年之內全部喪失,如今連整個烏拉爾山以東地區都快保不住了。

然後就是日本。中國皇家陸軍總司令馮國璋,以日本官員克扣中國雇佣的日本官兵餉銀和奸污其家屬為由,就在日本先王明治葬禮期間,大肆屠殺日本世家貴族,將其錢財和田產分配給日本平民。也許馮國璋的屠殺會遭到西方各國的譴責,但中國軍隊不貪不占,將這些錢財和田產全部分給平民的舉措卻贏得世界的贊揚。時任日本王的大正欲出面糾察此事,卻被告之不得干涉中國軍政。看著眼露凶光的中國軍隊,大正只能忍痛看著中國人在日本為所欲為。馮國璋在日本前後也就呆了三周時間,但對日本世家貴族的清理卻進行了整整三個多月。

此後,日本舊有貴族體系徹底瓦解,僅剩下為數不多的貴族在這次行動中獲得天大的收益,最後也徹底倒向了中國。但必竟人數稀少且受中國影響,再也無法左右日本政策走向。到是真正獲得利益的日本平民重新崛起,一些在平民中頗有聲望的人迅速走進了日本政壇,成為日本政治的新星。而讓中國也沒有想到的是,當年為刺探日本情況而滲透到日本的間諜。卻因為早年中國的暗中支持早就在日本平民界有大量支持者。他們以日本平民利益代言人的方式走入日本政壇,最後又在中國的支持下最終控制日本政府。這等於日本政府要員都是中國間諜,這是連皇帝在內的整個中國領導層都沒有想到的結局。當然這是後話。

年才過半。中國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在琉球的政治活動。首先是琉球王尚泰主動奏請皇帝請求將皇五子過繼至琉球王室,消息才傳出。歐美各國就認定這肯定是中國的政治陰謀,中國利用其影響力迫使琉球王尚泰認繼子。但很快這個認定被推翻,因中國政府對此表現的漠不關心,其說法是王族傳承乃王族內部事務,與朝廷無關,緊接著就是中國皇室予以拒絕。沒想到,尚泰卻急了。親自求見帝後,其言語之誠懇行為之真切。跟本不像被脅迫的樣子。在外人看來,是尚泰的哀求起了作用,中國皇室最終還是同意了將皇五子過繼於琉球王室。然而滿月宴上皇後百般不願意的神情是騙不了人的。至此,脅迫的說法煙消雲散。

然而事情就在這里有了變故。8月12日,就在尚泰回到首里城在琉球王宮宴請本國世家大族之時,懷抱里的王世子的尚泰與眾人縱情歡笑,時不時的深情的看著懷抱里的王世子。無論外界如何傳言,尚泰眼中那深情的舔犢之情是抹殺不了的。然而就在眾人以為琉球王還寄情於王世子之時,他身邊的侍從卻突然發現,老王爺已經與世長辭了。於是歡樂的王世子歡迎宴變成了老王爺的治喪會。

尚泰的離世標志著中山王族血脈嫡系的徹底終止。但他在臨終前確認王世子的傳承也讓中山王的香火得以不滅。老王爺的過世和新王爺的年幼,讓琉球國政頓時陷入了癱瘓,除了琉球王室葬禮按舊規由山南山北兩族長老接管而繼續進行外。其它所有行政管理因為沒有加蓋琉球王金印而停頓。但好在新的琉球王有著強大的後援力量,就在尚泰過世的當晚,一封老王爺卜告電文就傳到了北京。當晚,中國政府就進行了緊急會議,之後便派刑部尚書伍廷芳會同外交次長梁敦彥緊急出使琉球。

中國會如何處理琉球事務?面對一個新琉球王是中華皇室子弟而且毫無抵抗琉球,中國會直接吞並琉球嗎?這可是關系到中國與藩屬國政治關系的重要事件,也是決定了中國對外政治走向的大事件。所以無論歐美各國還是東南亞、西亞各國都關注著琉球的一舉一動。

「雖然琉球王是皇上第五子,但已經過繼琉球王室,所以對於朝廷來說。琉球王只是一個外藩王而已。凡是涉及到琉球王之事,中國將其等同於外藩王處理。在這個基礎上。朝廷需要申明的是,中國不會干涉琉球國內政。琉球人治里琉球是基本原則。如果諸位沒有其它意見,那么在不違背以上兩個原則的基礎上,那么我們開始後面的議題。」

在與琉球各世家大族的會談剛開始,梁敦彥就首先確認朝廷對琉球的基本態度,這反到讓與會所有人,尤其是山南山北兩位長老有些不知所措。他們原打算為了保證琉球的獨立性,他們已經准備好與朝廷特使咬文嚼字的談判,甚至會以死相逼,卻不想朝廷跟本對琉球不敢興趣。不過既然朝廷不干涉琉球內政,那還有什么可談的呢?

「也許諸位以為既然朝廷不干涉琉球內政,似乎沒什么可談的。其實不然,琉球王太小在成年之前幾乎無力處理政務,而朝廷又不會過問琉球內部事務,那么這十余年的時間里,如何保證琉球政局穩定?又如何確保十余年後,琉球王能夠順利接管琉球政務?琉球王可是我皇親封,作為宗主國必然要對藩屬王有所交待。為確保十余年後琉球王能夠實至名歸,所以皇上希望一切能以律法的形式規定下來,以確保琉球王成年後能有效的接管琉球內政。」

伍廷芳的話說的不容反駁。不然一但琉球各族十年後集體抵制琉球王,或要求行虛君立憲以架空琉球王,那朝廷這些年費這些事干嘛,直接武力吞並好了。反正琉球已經失國,用的著還賠個皇子進去嗎?正因為要維護仁義大國的臉面,但實際利益又不能損失。所以只有白紙黑字的寫明白,未來成年的琉球王才能順理成章的接管琉球。將宗藩關系以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這正是刑部尚書來琉球的主要目的。

朝廷特使的話很有道理,在政治舞台上,十余年的時間足夠發動n次政變了。山南山北兩族長老也是認可的,那么就一條條的商議好了。

也許是氣候的原因,也許是琉球王太小。就在老王爺才安葬的第三天,剛剛繼位的琉球王便開始生病,一連三天用葯都不見起色。此時遠在北京的皇後知道了,一道旨意便將琉球王接去北京。老王爺的突然離世、新王爺又太小不能處理國事。而朝廷特使是不能干預琉球內政的。但積壓的政務已經影響到琉球的正常行政了。

在此局面下朝廷特使提議,由向承德暫代琉球王攝國政,以便於讓琉球行政正常化。對此提議,山南山北兩族長老雖有不樂之色,到也沒有反對。這不僅僅是朝廷武力強大,而且向承德還是尚泰的侄子,因為他的父親向德宏是尚泰的姐夫。而向德宏無論在中國還是琉球都是赫赫有名之輩,他最有名的事跡是1876年偷渡中國,向清朝求救,阻止日本吞並琉球。並聲稱「生不願為日國屬人,死不願為日國屬鬼」。但當時清廷行綏靖政策,不願意過多干預琉球事務。最後琉球覆國。時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到是有意相助,在於日本的談判中爭取到,讓向德宏到南島以琉球王的身份重新復國的機會。但向德宏本意是要光復琉球全境而不是偏安一域,所以還是拒絕了。然而復國之志未酬,卻也終身不再回故土,於1891年客死中國福州。而向承德就是向德宏的長子。而朝廷也正是看在向承德的琉球王族身份和他父親為復國做出的犧牲,所以提議讓他為琉球王不能親政時期的攝政官。

向承德感恩戴德的叩謝了朝廷特使,然而穿著朝廷所特賜的漢裝就走馬上任了。不得不說的是,向承德確有一國宰相的能力。堆積多日的政務很快梳理清楚並處理下去。但關於琉球的藩屬律條的定制卻碰到了阻礙,首先就是宗藩兩國的責任和義務的問題。

作為宗主國自然要為其藩屬國保護。而藩屬國也需要以朝貢的方式向宗主國表示忠心。對於中國來說這很正常,中國從西漢開始就有藩屬國。中國歷代王朝多對藩屬國采取懷柔政策,幾乎不干預其內政,卻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無償為其提供保護。在古代中國這樣的方式當然可行,首先是在中國周邊沒有一個部族或國家有滅亡中國的能力,只要中國不內亂,外族只有乖乖的俯首稱臣的份。在這種情況下,中原王朝為藩屬國無償提供保護讓對方前來稱臣,一來可以顯示中原王朝的赫赫天威,二來可以通過藩屬國的進貢來滿足皇帝對異域奢侈品的私欲。

但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同了。首先中國不再是獨自尊大的國家,西方列強如果願意聯起手來是有足夠的能力滅亡中國的,再者當今的皇帝啥沒見過,所以對這個時代來自異域的奢侈品也毫無興趣(當然真金白銀除外)。其次藩屬國也不再是中原王朝嘴里那些可有可無的蠻荒之地,隨著經濟的發展藩屬國也能為中國提供大量的利益。而且藩屬國是環繞中國本土周邊,隨著當今世界局勢的變化,外於中國外圍的藩屬國也就成了中國的屏障,是保證本土不受襲擊的第一道防線,這是最現實的戰略需求。所以,當宗主國與藩屬國的地位都發生的根本性變化的時候,曾經那套宗藩關系就自然就不再適用。

「琉球是一個小國,本身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就連偏安一隅的日本都能將其覆滅,所以琉球需要依靠一個大國提供軍事上的安全保護。這一點諸位沒有意見吧。」在中琉兩中的宗藩關系會議上,梁敦彥逐條陳述自己的意見。

對於這個觀點,琉球上下都是認可的。無論山南山北長老還是向承德都沒有意見。

「既然作為藩屬國的琉球按宗主國中國的要求,定期向中國朝貢履行了作為藩屬國的義務,那么作為宗主國的中國自然要行使作為宗主國的責任――對藩屬國提供武力保護。以保證藩屬國不受外敵的侵略和壓迫。這一點相信大家也沒意見吧。」

與會的琉球人紛紛點頭稱是。

「中國有句古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本朝在總結歷朝興衰史時,在藩屬國的問題上發現一個很重要的現象――藩屬國的忠誠有跟本性的問題。」梁敦彥的一句話,當場把琉球眾人嚇的臉都白了。這是中國認為琉球在背叛中國的意思嗎?琉球是萬萬不敢也沒有這個必要呀。這可是天大的冤枉呀。

「特使大人明鑒呀――」若不是中國以經廢除跪禮,在場的琉球人非得跪下磕頭不可。山南山北兩長老已經在哀求:「琉球一直尊中國為父國。從未改變。每年朝貢也未曾絕斷,琉球忠誠之心天地可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