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國家方略(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4358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軍隊,是國家安全的基石。同時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國際影響力也直接取決於軍隊的戰斗力和軍事輻射力。往近了看,如今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可還不是被各國封鎖在北美大陸嗎?往後看,中國之所以能稱霸東亞數千年,不就是因為軍隊能打嗎?周邊蠻族想要欺辱中國,只在中國發生內亂的情況下才有機會。一但中國統一,帝國軍隊的腳步便向外前進,這時哪個蠻族不是被打的丟盔棄甲。中國周邊這些藩屬國,哪個國家不在歷史上駐扎過中國軍隊。可惜限於距離的原因,中國的軍事輻射力也只有這么大。再往前看,後世美國稱霸全球,不也正是因為美國的軍事能力輻射全球嗎?

「所以,在任何時候都需要保有一支強大的軍隊,而且這支軍隊必需經過戰爭的考驗,其戰斗力是可以看見的。這也是國家安全和國家地位的保證。」在戰後軍事部署會上,李明再次強調軍隊的重要性,同時也指出這此中俄戰爭中,許多將領都忽視的一個問題。

在這場中俄戰爭中,中國派出的是最精銳的部隊,由戰場經驗豐富的將軍率領,使用著當今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武器和超越時代的戰略戰術思想。反觀俄國,其遠東部隊僅有少數的精銳部隊,而且還全部在壞血病的威脅下投降了,正在與中國軍隊交戰的俄軍只是地方駐守部隊,其中大部分還是緊急征召的農民。率領這些軍隊的將軍們更懂的是官場而不是戰場,貪腐橫行的俄國軍事體系甚至無法滿足士兵人手一槍,其戰略思想依然停留在十八世紀初期。這樣的軍隊縱然有著數量的上優勢,但在質量上卻是天壤之別。而且中國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國家,自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被受壓迫的中國人終於看到了擺脫洋人欺凌的曙光,在朝廷刻意的宣傳下自然是奮勇當先。而俄國卻是一個暮氣已深的國家,官僚主義橫行,革命黨無所不在,都嚴重削弱了俄國對外戰爭的力量。加上用人不當,戰略指導思想錯誤和尼古拉二世的獨斷獨行,俄國戰敗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注定了。

「然而俄國就是靠這么一支軍隊,在我軍飛艇、重炮和裝甲車的進攻下,依然堅守鄂木斯克半月之久,其間還打出多次反擊。所以諸將當認清局勢切不可驕傲自滿,戰後軍隊的調整和訓練還需要再次強化,新武器和裝備的使用也必需進行推廣並納入到日常訓練中來。各部隊中高級將領也必需輪流回京接受再培訓。現在就戰後具體的軍事部署下面請王總長詳細說明。」

皇上說完坐下了,王士珍起立敬了軍禮後從皇上手里接過指揮棒,指著地圖說道:「自古以來,中國受外部危險最大的都是來自北方。為了徹底解決北部威脅,進行全力南下與列強爭雄,對俄之戰我們謀劃了十年之久。今日總算得以圓滿,我現就此戰向諸位做個匯總報告。此戰,我國總共動員一線作戰部隊三十七萬余人,二線後勤保障力量二十萬余人,預備役士兵一百三十萬人。動用東、南方向藩屬國兵力總數十五萬人,西北藩屬國兵力五十七萬余人。軍隊是一個純消耗性的單位,非戰爭期間不可再保有如此龐大的兵力,所以裁軍勢在必行。」

「根據朴茨茅斯和約的條款,中俄兩國在邊境線不得部署超過五萬士兵。因此以阿特勞、阿克糾賓斯克、庫斯塔奈、庫爾干、秋明等五處為據點分別部署第十一到第十五師。但是考慮到西北的穩定是關系到我軍否能全力南下的基礎。所以在鄂木斯克布屬以裝甲車和第一師為主力的五萬部隊,在阿斯坦那布屬以第二師為主力的三萬部隊,以上各部組成西北軍團由梁華殿任西北軍區司令員。」

「碎葉城將駐扎第十六到第十八師,第七師主力駐扎塔什干但抽調一個團進駐杜尚別,另在喀什駐扎一個團。其它地區由各藩屬****駐守,由於藩屬各軍成份復雜,戰後我軍將對各藩屬****進行重新整編和訓練。預計由各藩屬****整訓三十到四十萬正規軍及相應警察部隊,以補足我軍在正西的軍事力量的不足。以上各部組成西域軍團,由長與藩屬國交涉的劉盛休出任西域軍區司令員。考慮到劉將軍年事已高,所以他的任期只有三年,三年之後將另派人接任。同時,此戰中表現優異的各校級軍官及軍校成績優異者將暫時抽調,參於到各藩屬****的整編與訓練中來,也為將來的戰略做先期准備。」

「因為軍區劃分的關系,屬國哈薩克汗國同時處於兩個軍區之間,所以哈薩克軍也將以駐地分屬兩大軍區指揮。新疆地區長期游離在本土的直接的控制之外,此次借此大勝朝廷應將新疆、青海實行直接治理。因為此地依然有大量反朝廷力量的存在,考慮到聶士成戰前曾二年在此地進行反復掃盪熟悉情況,所以第六師進駐烏魯木齊,各預備役部隊和新組建的陸軍師配合第六師進行清剿,以達到實戰練兵的效果。」

「正北的西伯利亞在戰爭期間清理的差不多了。但出於開墾土地和建設的原因,此次征招的預備役暫不解散。預計他們將在此地服役三年,之後再撤回中原解散。為了配合朝廷移民西伯利亞的政策,軍中也出台如果原意留在西伯利亞的,可以提前結束服役並將其家小接至其駐地,目前正在統治自願留下的軍士。」

「也因為此戰基本都沿著西伯利亞鐵路進行,再向北的地區我軍幾乎沒有涉及。但從俄國軍俘虜和繳獲的資料里發現,極北酷寒之地依然也有大量村落。而且堪察加半島其地理位置也是屏蔽西伯利亞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戰略地位重要。因此軍隊將繼續北進和東進,除了宣傳我國對這些地方的統治權外,實施軍事占領,直至軍隊推進至白令海峽。整個時長估計需要五年來完成,因此將勒拿河以東,外興安領以北地區劃分為東北軍區,由袁壽山出任總司令。東北軍區可是真正的苦寒之地,暫時無法駐扎司令部。所以,在堪察加半島的東北軍區指揮部建設完成前,東北軍區司令部暫駐海參崴。」

「在西南方向,第一山地師長劉永福年邁,年後他將徹底退役。參謀本部決定將廣西等地駐軍並入雲貴川三省,組成西南軍區,由趙爾豐出任西南軍區司令員,孟恩遠為副司令,總兵力將擴大到八萬人。其戰略目的不變,但戰術方向指向西藏。具體細節另行匯報。」

「其它本土地區及中西伯利亞統劃歸為大本土軍區,不設司令。由皇上直接統帥,由兵部具體實施。」

「海軍方面,其主力分成四個艦隊。第一艦隊由四艘白起級戰列艦、四艘超海級戰列艦組成,考慮到定海級輕巡過於老舊,因為在未來三年內新建三到四艘輕巡補充。由李亮為艦隊司令,以膠州為母港,以那霸、基隆為主要停靠港口,是我國的主戰艦隊,扼守本土。第二艦隊以返航回國的巡訪艦隊組成,母港廣州,以馬尼拉、坤甸為主要泊地,主要任務是巡視並監控南洋,司令林永升。第三艦隊以兩艘超海級重巡、二艘定海級輕巡為主力,在母港海參崴沒有完成建設前暫駐釜山,巡航日本及東北部海域,以鎮懾日本為主要任務,司令員劉步蟾。第四艦為本土後備艦隊,以兩艘定海級輕巡和各老式艦船組成,母港威海衛,是海軍學院的訓練艦隊。此外另設三支分艦隊,第一分艦隊以定海為旗艦配合二到三艘驅逐艦,駐扎班達齊亞,主要任務打擊印度洋海盜。第二分艦隊以鎮海號為旗艦配合四艘驅逐艦,駐扎關島,用於巡視太平洋。第三分艦隊僅配備少量驅逐艦,駐地雅加達,主要巡視南洋諸島。另外,我軍將在阿特勞和阿克套兩地各建設一個小型造船廠,建造小型驅逐艦和護衛艦,組建里海艦隊,主要用於走私稽查。」

「空軍在戰爭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空軍的規模需要擴大。空軍今後的裝備是飛機為主,飛艇將逐步退出空軍裝備序列。但受限於裝備原因,目前還是以各種訓練為主。」

「在未來五年之內,陸軍規模不會擴大。此次裁軍後,陸軍總兵力維持在八十萬左右的規模。這八十萬現役軍士中近半轉為職業軍人,其軍事素養最低要求達到班排長水平。如此一來,一但發生戰事,他們可以做為士官帶領部隊投入戰斗。在本土內地,設立國民警衛部隊,平時用於穩定國內地方治安,戰時做為軍隊第一批補充部隊。同時還將加強預備役制度,不斷讓現役士兵退入預備役,同時將預備役士兵轉為現役通加訓練和必要的實戰,加強國民整體軍事素養。如此一來,在不擴大軍隊的規模上,卻擁有了快速擴軍的能力,在減小了軍隊所消耗的資源同時,也保證了擴軍後軍隊的戰斗力。等同於我軍實際作戰兵力可以一個月之內達到四百萬,當然這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實現,計劃時間預計為八年。」

「海軍方面,隨著我控制的海域加大,海軍有會適當的加強,但戰後首要是經濟建設,所以海軍在新式主戰艦支只能少量增替,主要建造小型驅逐艦和護衛艦,以加強對各海域的控制能力。同時國民警衛部隊將擴建海岸警衛隊,做為培訓海軍後備部隊。」

「以上是參謀本部對國防戰略態勢的安排。」說完王士珍將指揮棒放在主席台上,敬了個軍禮後退了下去。

李鴻章站了起來。雖然嚴復已經完全接手宰相的職權,但正式任職還需要等到明年新年過後,所以在內閣高層會議上,代表內閣文官發言的還是李鴻章。李鴻章向諸位拱手致禮,隨後拿起指揮棒緩緩的說道:「關內漢地自不用多說,仍按現例不做變更,唯一變更的是考慮到海軍的需要,將********為行省。東北的黑龍江和吉林兩省恢復至前清劃分,新疆也恢復前清版圖范圍。」

「西伯利亞也劃分出十個行省,官員由朝廷任免,實行直接管理。前期官員已經進駐各地,待年後開春之時,其它官員將隨移民一同前往。」

「自古以來,我國受到最大的創傷,敵人全都來自北方,而且出發地都是蒙古高原。此戰雖一戰而定北域,為防將來可能有反復,所以將北地進行行政拆分。內蒙古一分為三,從東到西分別是察哈爾行省、綏遠行省和寧夏行省。蒙古一分為四,東南西中四個行省。此兩地行自治區辦法,本地行政長官由各地自行選出,報朝廷確認,實行親王例。如此,蒙古之霍亂之地等於在我國包圍之下,加之被強行分割,只要國內沒有內亂,相信此地已無力對抗中原。」

「鄂木斯克以西之西北之地由朝廷直接管轄,設三個行省。但此地久在俄人治理之下,亦有不少俄人不願離開故土。為張顯我朝仁義之形像,這些俄人在得到保證其私有財產的前提下願加入中華國籍,然此地仍有大戰之可能,故治理之法亦不能等同於漢地。因此地依然行羈縻政策,此三行省上在鄂木斯克設北庭督護府。」

「正西,我國在西域諸國的力量薄弱,收復此地也大多借用藩屬國之力。所以戰後朝廷要直接統治該地則不可能實現。但西域諸國之地必竟是我軍打下的,所以這些地方並入我國領土之事不容致疑,各藩國也表示認可。從朝廷名義上,各藩屬國由皇上分封,所封之地仍舊是他們的故地,不過一切禮儀依漢禮而行。分封之後,其行政關系如同春秋諸國與周王室的關系,行外藩王例。此地也行羈縻政策,在塔什干設安西督護府。」

「南洋諸島與我國關系深厚,且不說該地皆為我漢民與我等屬於同宗,其戰略地位也是屏蔽我南方本土安全之要地。雖然蘭芳國有意並入本土,我等還是予以拒絕。其一是南洋諸島所行之共和政治與本土之帝制不同,一但並入其制度的變更恐會引起騷亂。其二也是做給世界各國看的,一來張顯帝國無意侵戰他國,即使他們願意並入中華;二來就是告訴世界各小國,中華之心胸寬闊如海,容的下任何政治制度。這也是為將來擴大我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做的准備,眼下至少現在南美諸國是認可的。」李鴻章的話才一停頓,與會眾人無不發出會心的低笑。

「正東的琉球行內藩王例。朝鮮雖然有獨立行政權,但其地理位置卻處在我國軍事力量范圍之內,加之朝鮮是我中華千年屬國,所以也行內藩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