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古巴密謀(1 / 2)

中華蒼穹 鵬羽 2835 字 2022-10-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中華蒼穹最新章節!

「無恥,卑鄙,下流的中國人――」密蘇里號戰列艦的艦橋上,艦隊司令卡羅夫指著向東遠去的中國艦隊,破口大罵。而且,他用的還是他僅會的中文。

「中國艦隊不愧於世界第二戰力的名頭,單這份靈活的編隊航行,就是美國艦隊所不能比擬的――」杜威同樣從艦橋的船口,望著遠去的中國艦隊,深深的感嘆道。

此時了美國艦隊上,除了憤怒的卡羅夫和陷入沉思的杜威,其它各艦官兵還沒有從突變的形式下緩過神來,各艦水手們還是一臉驚恐的模樣。不是說好了要撞艦的嗎,他們都做好准備了怎么事到臨頭中國人卻突然轉向跑了?那么這次,算是誰贏了呢?相比驚恐未退的美國艦隊來說,正在遠去的中國艦隊上卻是一片換歡騰。

「實則虛之,虛而實之。最起碼的兵法基礎知道都不知道,一群蠢貨。哈哈哈――」

李亮咋咋呼呼的與艦橋上的官兵大聲的笑罵著呆板的美國艦隊,卻是一旁的馮祁笑道:「皇上略施小計便將美國人戲弄於掌股之間,此行大漲我中華之威風呀。哈哈哈――」

「廢話。皇上之高瞻遠矚豈是我等臣子所能項背。要怪只能怪美國佬過於呆板,誰讓他們還以為我們會真撞。美國佬願撞老子還不舍得,這幾艘軍艦雖老,但老子還指望著能賣了好造新戰艦。」李亮無所謂的說著話,也沒忘下令艦隊加速。如今擺脫了美國人的堵截,必需盡快趕到關塔那摩完成艦隊最後一項指定任務。不然再被美國艦隊纏上了話,那真的麻煩大了。

其實撞艦這種事完全是意志的較量,因為它跟艦支的噸位、火炮、速度、裝甲等等技術參數無關,用巡邏艇去撞戰列艦也不是不可以(當然,這些數據越強大越能占便宜),因為撞艦完全是對撞艦雙方作戰意志的一個考驗。通過一次撞艦事件,足以體現一支部隊的作戰風格和作戰意思。中國通過南海與英國撞艦事件,已經表明自己的作戰理念和意圖了,所以這種事有一次就夠了,要是以為這種方法好用而頻繁使用的話,那只能說明你是一個「二百五」。

所以這次中國艦隊耍了個小花招。一面讓艦隊加速正面向美國艦隊急馳而去,還把炮管擺正,擺出一幅非撞不可的架勢,其實此時旗艦海瑞號的艦橋上正進行緊張的計算著速度與距離,同時觀察哨全部盯著美國各艦甲板上的眾人,從他們的服飾中分辨軍種和軍職。

正如預計的那樣,美國艦隊做好的撞艦的准備,不僅艦隊減速至接近停止的狀態,而且各艦還下令艦內人員全部撤到甲板上來,以避免因撞艦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傷甚至沉沒而導致艦內官兵的無謂死亡。然而美國人不知道,這正是中國需要的效果。

經過近十年李明的潛移默化,美國已確認為中國最大的威脅。除了土地龐大、氣候適宜、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外,他的地理位置太優越了,而且美國不像歐洲那樣強國林立,美國周邊實無一強敵,這樣的國家一但發展起來,必成心腹大患,所以只要有可能就必需牽制和制約他。所以美國的里里外外都被中國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包括美國海軍各軍種的軍服。

當中國艦隊的觀察哨確認美國艦隊的鍋爐兵也撤到甲板上後,中國艦隊的計謀就成功了。李亮一聲令下,艦隊八艘軍艦在無線電的聯絡下同時急速轉向,在美國艦隊300米外轉至與美國艦隊平行的位置。同時,行進在艦隊第一位置上的勝利號在剛剛越過密蘇里號後再將急轉彎,直直的插到了美國艦隊的航線上,迫使美國艦隊為了避免相撞而轉向陷入混亂。因為再撞上去就是美國艦隊沖撞中國艦隊,事件的性質就不一樣了。當然,美國艦隊雖然未經大戰,但也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艦隊,此時美國艦隊的速度已經很慢了,雖然是緊急轉向但美國艦隊也絲毫不亂。

借此機會,中國艦隊的其它七艘軍艦繞過勝利號急速向東航行。然而此時的美國艦隊再想加速,需要鍋爐工返回鍋爐艙,將釋放的蒸汽恢復到正常的壓力下,才能開始追趕遠去的中國艦隊,單這個過程就需要長達半個小時的時間。之後及時憑借速度的優勢再度追上中國艦隊,那時再撞艦也是美國人理虧。而事實上,杜威在發給美國政府的通報後面加上了一句話:再行追趕和攔截中國艦隊,已經失去了意義,更何況艦隊補給已經不足以支持快速追擊了。

美國政府在收到通報後,對越過攔截的中國艦隊也無可奈何,不過還是下令艦隊完成補給後朝關塔那摩進發,等待下一步的行動命令。

此時的地球那頭已經是深夜了,北京城內的******還是燈火通明。皇帝李明、宰相嚴復以各部大臣們各自忙著手上的工作,心思卻牽掛著地球那頭。雖然計劃看上去很完美,但謀事在人,成事還是在天不是?萬一出點狀況真打起來了,也許朝廷內政外交政策又要發生大變了,這並不是宰相嚴復所希望的。

凌晨兩點半,「叮鈴鈴――」龍案上的電話突然響起來,堂上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到那台明黃色的電話上。李明一把拿過電話輕輕的說道:「朕在此,有事速奏。」

皇上沒有說話,只一會後,皇上輕輕將電話放下,然後微笑道:「一切盡如人意。」

皇上話音才落,門外便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報――,巡訪艦隊急電。」

這時也顧不上什么禮儀了,離門最近的戶部尚書林啟兆第一個接過電報,粗略的瀏覽一遍後大笑道:「好呀好呀,美國這次吃了個大虧,在世人面前丟了個大面子,必然要再次擴充軍備呀――」

「廢話,老子的手下能差嗎?」吳德仁一把接過電報,洋洋得意的念著電報,渾然忘記了之前的擔心。

隨著吳德仁的聲音,眾朝臣們緊綳的神經放松了下來。既然地球那頭的事一切如計劃所預料的那樣,那朝廷後續的工作就可以正常推行。至於未能引發美國艦隊的混亂,那只能說明美國艦隊訓練有素,必竟總不能都指忘所有國家的艦隊都向俄國艦隊一樣吧。

眾臣紛紛向皇上致賀,唯有嚴復笑道:「皇上高瞻遠矚,早已料到美國人會撤出艦體內的官兵。所以才有此次勝利,皇上英明――」嚴復話才停,眾臣又是新一輪的馬屁滾滾。

「少拍馬屁。不是朕英明,是朕讀的書多。早就跟你們說了,平時多讀書。你們到好,只讀古之聖賢之書,至於國外典籍棄若敝履。吳德仁,別撇嘴,說的就是你。也不知道李喜鵲是怎么相的夫。」

吳德仁低頭悄悄後退兩步,躲在眾人身後。心里還在埋怨:干嘛每次說起讀書的事都要拿我做娃樣子?至是新任兵部尚書老將張錫鑾出言詢問:「哦――皇上是從何書中得知,還請賜教。」

「不過這次到不是從書中讀出來的,而是從中外兩國取名字中的差別看出來的。」在眾臣一片詫異的目光中,李明故作高深的緩緩說道:「大家是知道的,中國人取名是姓在前名在後,而自古以來也認為家族比個人要重要。但洋人則反之,是名在前姓在後。這說明什么?這只能說明,洋人認為個人才是第一位的。就像這次撞艦事件一樣,如果真撞上了,那艦體內的官兵有極大可能就此淹死在船艙內。如果這次是中美兩國的戰爭,那士兵們堅守職責戰死在崗位上那沒什么說的。但現在不是戰爭,在撞艦之前有足夠的時間撤出艦體內的士兵。如果沒有下達撤退命令最終讓士兵無辜死在崗位上,其領軍將領回國後必然受到苛責。這是由美國人的思維習慣來決定的,或者說這也正符合美國人的道德准則。正因為如此,朕才敢肯定一但撞艦之勢不可避免,美國人必然要提前撤離艦體內的官兵,如此一來,我軍就有了施實該計劃的基礎。」

「單從一個取名的習慣,皇上就能看出如此多的問題。臣等受教了。」

「沒這么簡單,朕是從眾多國外典籍中讀出來的感想,至於取名的習慣只是一個表現而已。兵法有雲,知已知彼百戰百勝。如今我們的敵人正是以英法美國首的西方列強,自然要去了解他們。正中軍中選將一般,有長於武勇的、有善於謀劃的、有精於工計的,有也喜於弄險的,對於以上四將如何應對也各有不同章法。朕正是因為久讀國外典籍,方才知曉歐美人的性格習慣,方才定下此計。但若以此法應對中國艦隊的挑戰,那必然失敗。其中的差別,正是中兩國行為習慣的差別。這種差別不僅僅體現在軍事上,在政治、經濟、貿易中無所不在。眾卿當用心體會朕意,利用此差別,為國謀劃更大的利益。」沒辦法,自明朝閉關鎖國以來已逾數百年,國人的眼界受極大的限制。縱然自己這些班底已開始放眼整個世界,但在思想上還有受到傳統禮教約束,卻不知洋人在國際利益上跟本不在乎什么仁德。要改變朝廷觀念去適應當前這個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還要盡可能保持傳統的五德,身為皇帝的李明實在拿不出什么兩全之策,只能讓眾人多讀中外書籍,自行體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