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二章 與武後隔空交手第一回合!(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從神探李元芳開始最新章節!

大明宮,紫宸殿。

高階上仍然擺放一個巨大的御幄,只是不同於以往薄薄的絲羅垂下,隱約看到里面兩道身影端坐,近來絲羅掛起,入殿的臣子能夠清晰的見到,兩道身影一坐一卧。

李治昏睡在左側,睡夢里依舊緊皺眉頭,面容愈發顯得蒼老憔悴,讓群臣忍不住關心帝陵的修建情況。

武後高髻華服,端坐在右側,背脊挺得筆直,臉上戴著薄薄的面紗,眉宇間滿是高傲,凌厲與肆意。

以前與李治同坐此中,十數年來早已習慣,現在才發現一個人挺好。

尤其是看著一群紫袍和緋袍官員垂首入場,這種掌控朝局的感覺,讓她沉醉不已。

只是今天第一件事,就不是那么美妙了。

御史大夫尹中言出列,迫不及待的道:「臣彈劾相王府文學明崇儼,陰結私黨,恃威凶橫!」

有御史中丞出列:「臣彈劾梅花內衛不遵律法,擾亂朝綱!」

又有御史中丞出列:「臣彈劾梅花內衛窺度禁私,悖禮亂上!」

即便近來朝會不開,議事改為紫宸殿中,能入殿的官員名額寬松了許多,但御史台也只有三位官員有資格進入。

現在齊齊出列,言辭激烈的彈劾梅花內衛。

群臣為之側目。。

御史台這個機構從東漢有之,但在大唐貞觀之前,御史台僅僅是風聞奏事,沒有司法權力。

到了貞觀間, 御史台設置台獄,受理特殊的訴訟案件。

漸漸的, 三司會審成為慣例, 凡是重大案件, 都有御史台和刑部、大理寺聯合審理。

大理寺負責審訊人犯、擬定判詞,刑部負責復核, 最後報御史台監審。

自此御史台權力大增,而從三品的御史大夫有兩個責任,一個是作為宰相副手處理政事, 也有副宰相的稱呼,另一個是監督百官,尤其是盯住宰相的過失。

之前最著名的御史大夫是蕭瑀,專門盯著李靖、房玄齡、魏征等人懟。

是的,魏征也有被彈劾的日子, 不過蕭瑀雖然嫉惡如仇, 性格很直, 就適合當糾錯監察的活,但過於較真, 盯著一點小事大書特書, 因此瘋狂得罪人, 一生六次出任宰相, 六次被罷官,李世民對蕭瑀是真的很容忍, 相比起來, 魏征也敢於直諫,但拍起馬屁來也毫不含糊, 就會做人多了。

再往後著名的御史大夫, 就是安祿山了,挺黑色幽默的。

且不說前後的名人,現在的御史大夫尹中言,並不是什么強勢人物,之前反對武後被封天後, 也只是職權范圍內的發揮, 可此時此刻的聲嘶力竭,就不免帶著幾分跳腳。

畢竟梅花內衛與御史台的權力重合度太高,一旦梅花內衛顯出崢嶸, 還有他們御史台什么事?

其他官員冷眼旁觀,樂得御史台沖鋒陷陣,那些反對武後的更是幸災樂禍, 李敬玄剛要投靠你,就落得滿門抄斬的下場,看你怎么應付!

武後沉下臉來:「李敬玄私藏甲胄,圖謀不軌,爾等為何沒有早早察覺?」

群臣一怔,就見豆盧欽望率先沖出,拜倒下去,近乎是泣不成聲的道:「臣失察有過,令奸賊猖獗至斯,臣有罪!」

韋承慶第二個沖出,叩首請罪:「臣受邀入李府,被賊人陰附其下而不自知,臣有罪!」

如此一來,刑部侍郎、大理寺丞、長安縣令等人不得不出列:「臣等有罪!」

武後總結:「輿情失察,眾皆盲目,我看梅花內衛出手的正是時候!」

她又轉向尹中言:「尹大夫,你是不是認為李敬玄蒙受了不白之冤?」

尹中言遲疑了一下,咬牙道:「私藏甲胄之事,頗多疑點,不可不查,望皇後明鑒!」

武後道:「那此案交由台獄審理,讓你們御史台,還李敬玄一個清白如何?」

尹中言還在考慮,能否找出梅花內衛污蔑的罪狀,就聽身後兩位下屬輕輕咳嗽。

他猛然反應過來,面色劇變。

李敬玄如今臭名昭著,御史台幫他,被有心人一宣傳,那不是官官相護,惡名纏身?

別的官員倒也罷了,名聲差也不妨礙升官發財,但御史萬萬不能有黑點,否則再去彈劾別人,又有什么說服力?

這還是能翻案的情況,如果翻不了案,那好了,御史台直接靠邊站吧!

李敬玄之事沾不得!

尹中言只能俯首:「梅花內衛得聖人詔書,辦理此案,我等不敢僭越!」

武後聲音猛然變得冰寒徹骨:「虧你心中還有聖人,我當你們御史台,只顧著清譽名聲呢!」

尹中言叩首,凄然道:「臣不敢!臣不敢!」

群臣心悸。

明明是一件對武後不利的事情,卻被她輕描淡寫的化解,反過來利用李敬玄將了御史台一軍,這娘們的手段實在厲害。

但事實上武後呵斥御史台後,抿了抿嘴唇,也斜眼看了眼邊上的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