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冒充我的名號去作案?(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從神探李元芳開始最新章節!

在得到了安道全肯定的答復後,李彥心中有了大致的計劃。

別以為這是小題大做,歲安醫館半年多以來,被那些掌櫃伙計合伙貪去的錢財約三千貫,這筆錢相當多了。

原劇情里,林沖買刀花了一千貫,武松打虎獎勵了一千貫,這個數值對應真實歷史的話,其實是誇張了的,所謂萬貫家財,就已經是家產極為豐厚,而三千貫錢,在宋朝大概是什么概念呢?

舉個最直觀的例子,官員的工資。

宋朝講究優薪養廉,官員的俸祿不光是發錢,還分為「請受」和「添給」兩大類,前者包括料錢、衣賜、祿粟,後者包括隨身衣糧、新炭、鹽、馬料、紙、茶酒、廚料等等。

外任官員享有職田,通過收租補充收入,其次有不少報銷的錢財,比如大名鼎鼎的公使錢,還有對於為官之家的賦稅、徭役減免,也相當於變相收入。

但即便如此,基層官員的真實收入也很低。

真宗時期,有縣尉一個月俸祿才五貫,感嘆根本養不起全家,「五貫九百五十俸,省錢請作足錢用。妻兒尚未厭糟糠,僮仆豈免遭飢凍」,到了神宗朝,王安石也提到,基層官員一個月所得者,多的八九貫,少的四五貫。

即便是宰相,明面上的一個月薪大約是三百貫錢,一年也才就三千六百貫。

所以三千貫真的很多了。

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下,基層利用職權之便貪污,中高層權力更大,再加上宋朝優待士大夫,懲治貪贓執法很不嚴,雷聲大雨點小,還有最誇張的是,皇帝直接讓人貪污。

比如趙匡胤在某個官員上任時,就囑咐過這樣的話「聽說愛卿家貧,苟有所需,但挪官錢用之」;到了真宗,有官員彈劾駙馬貪污,真宗的詔命是「釋不問」;神宗朝有人彈劾文彥博貪污,並且拿到了證據,神宗直接讓人把證據交上來。

這還是北宋,南宋就更別提了……

反正在宋朝,貪污的結果是「夫臟者千而敗者一,幸而敗矣,又曰不能殺之」,一千個貪官里面不一定有一個被抓,被抓的那個不殺,過幾年指不定還能重新當官,如此一來,貪贓問題只能是愈演愈烈。

再看看趙光義頒布的《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說的真好,然後民膏民脂被用來公務宴會,一頓可以花費三千至六千貫。

這般看來,三千貫似乎又不多了。

但李彥自是不與那些貪官比,這三千貫可是他治了多少的京師百姓,其中不少富人貢獻七八成的葯錢,才有的收入。

他從來不會假惺惺的說,自己對錢不感興趣,他對錢非常感興趣,更知道無論哪個朝代,沒錢都是萬萬不能的,因此不僅要嚴懲貪污者,還要將錢財盡可能地收回來。

但就跟任免官員一樣,皇帝要罷免某個官員的位置,得提前考慮好,誰能接替對方,發揮出相同乃至更好的工作效率,而不是腦袋一熱直接定奪,李彥此時思考的,還有換掉這批貪婪的掌櫃和伙計後,從哪里雇佣可靠新人的問題。

看著安道全慢慢飲茶,情緒也穩定下來,李彥道:「京師內的其他醫師,你和他們還有聯系嗎?」

安道全點頭:「聯系是有的,兄長還記得那次去永嘉郡王府上,其他被強請過去的醫師么?里面有幾位也是南人,這些日子都與我有所往來,一起探討醫術。」

李彥微笑:「這說明你也漸漸融入京師的醫道圈子,那經過他們的舉薦,可以雇來幾位合格的掌櫃,再從蔣老漢那邊招募一批伙計。」

安道全稍稍遲疑了一下道:「如果要雇佣人手,我倒是想到了一群人,只是他們的身份有些不便……」

李彥奇道:「哪些人?」

安道全低聲道:「厚將行會被查封後,其名下許多葯鋪都遭關閉,大量人手沒了工酬,之前就有人上門來求工的……」

李彥眉頭揚起:「厚將行會?他們不是解封了么?」

安道全哼了一聲:「確實解封了,但那些大商賈根本不敢留在京師,都出去避風頭,許多鋪子也都歇業,只是還未轉讓,等待著風聲過去。」

李彥冷聲道:「與無憂洞勾結的,正是那商會的高層,這些人坐擁巨富,暫避風頭,依舊能花天酒地,只是苦了那些失去工作,艱難度日的百姓,能幫的自然要幫一幫。」

安道全連連點頭:「我也正是這般想的,所以才准備優先招募這些人,他們是熟手,醫館換掉這批,不會有多少影響,可以順利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