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河谷惡斗(1 / 2)

君臨戰國 龍竹 1092 字 2022-10-14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君臨戰國最新章節!

辰凌聽到景硯的報告,眉頭微微一皺,此處雖是魏國的境內,但魏國的面積最長只有千里之遙,而且是狹長的國土,南面與北面分別與韓國、趙國接壤,東面是齊國,東南是楚國,西面強敵是秦國,幾乎處在了六國的包圍之中。

魏國境內一些山脈的山頭窩藏著不少盜賊倭寇,占山為王,專門搶奪殺戮過往的商隊,而魏軍大多駐守在六面的邊境,國內維持穩定的軍隊就非常少了,因此對這種占山為王的山寇也沒有進行過徹底圍剿。

「都尉,咱們要不要去看看,我們是魏國的正規軍,如果視而不見,恐怕日後傳出去,不利於我軍的聲名。」巢蓋低聲說道。

辰凌心想看看也無妨,一旦商隊需要相助,可以幫下忙,這樣結交一些商賈,日後說不定能通過商旅撈取一些油水,畢竟他經濟社會的思想先入為主,絲毫沒感覺商賈的地位,在商鞅變法之後,已經嚴格打壓起來。

其實在春秋戰國時代,正是中國商人的黃金時代,由於諸侯林立,所以各國物資的交流多倚賴於商賈,因此商人地位極高,甚至比肩於士。齊國名相管仲就出身於經營漁鹽的商賈;范蠡、子貢也是先後經商,並無損於一世賢名,原因就是當時商賈並非受人岐視的低賤行業。

當時富商大賈牟取暴利,手段有三,一是舟車並用,輾轉異域,利用空間差異賺取暴利;由於路途遙遠,所運送地都是珍奇古玩,或高檔生活用品。

第二種就是藉著資本雄厚,屯積居奇,將糧食、牲畜、絲漆等一類利潤本不高的生活必需品屯積起來,天災**的時候再運去災區出售,利用時間差異以獲取暴利。

第三種就是借貸了,借貸自然離不了高利貸。

但秦國商鞅變法之後,為了鼓勵農耕,開墾阡陌,刺激國人和鄉民為國作戰立功,重實際生產,發布一系列的變革,其中有一條就是限制商賈的地位,秦國但凡殺敵立功者,能獲得爵位,穿綾羅綢緞,貴族更是能座駕於三尺青銅頂蓋軺車,而商賈如果沒有爵位,是不允許在街市上穿綾羅綢緞華麗服侍示人的,更不能乘坐軺車,這是身份的象征。

因此商賈空有巨資錢財,卻只能在自己的家內顯露闊氣,不准在外面顯擺,但很多商賈大亨、豪族世家,卻能由商入官,從而獲得官爵,改變了自己的社會地位。

辰凌點了三百名武卒,兩百輕騎兵,在景硯的帶領下,趕往數里外的河谷。

這是太行山軹關陘的分支山脈,有不少河谷和干涸的河床,兩邊青山相對出,懸崖峭壁,茂林覆蓋,從這河谷道經過的商賈很容易受到山賊的伏擊,但這又是通往魏國平原地段的必經之路的其中之一。

大約走了兩三里路,就聽到了嘈雜的兵器交擊聲和呼喝喊殺聲,根本不像一般的山賊和商賈拼殺,倒很像兩股甲士在沙場廝殺,聲音越來越慘厲,不時傳來一兩聲臨死前的呼叫,待拐過山崖坡角,看到了前面的混戰,都是微微一驚。

眼前竟是一個大屠殺的修羅場,雙方各有數百近千人參戰,武士、騎士、劍手非常多,雖然沒有戰場甲士那樣列陣對撞沖殺,但相互之間劍光槍影,追逐游斗,騰挪踢腿,拳打腳踢,各施本領武技,人人都在舍生忘死的戰斗。

一方是半皮甲半獸皮的山賊服飾,揮舞著兵器是槍、矛、斧、陌刀、長椎、長鐮、長斧、狼牙棒,什么奇奇怪怪兵刃都有,而另一方是清一色的家衛武士服,大部分使劍,也有少數使用藤盾和長戈,在與山賊搏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