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甘茂離秦(1 / 2)

君臨戰國 龍竹 1283 字 2022-10-14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君臨戰國最新章節!

秦國重新整革了朝綱與官員,新的朝廷開始運營,一切恢復當初惠文王在世的時候,凡事都按照商鞅制定的法令辦事,大有復古的跡象。

甘茂稱病在家,研究了一番趙、魏、齊、楚四國的實力,反復衡量一番,覺得能去的首推魏國,其次是齊國,再者是趙國、楚國兩國,燕與韓可以忽略。

雖然他曾統兵在河東之地,沒少屠殺魏人,擊敗魏軍,奪取魏國城池,但是那是國戰,各為其主,如果他手軟,戰死的就是他,沒有功績,再去它國,根本不會受重用,這就是戰國生存法則。

魏國地處中原核心位置,改革較為徹底,雖然內爭外斗不斷,魏王又不是明主,但整體實力不錯,言論自由,這也是許多半百謀臣和名士,最後回魏徙居的原因。

齊國看似繁盛,實則沒有經過大型變法,法令難通,都是老舊貴族掌權,控制著齊國的經濟、民生的命脈,越發展越受到制約,最後危及生死存亡。

楚國地處南蠻,他雖然是楚國下蔡人,但對楚國沒有什么感情,而且楚國的元老貴族,腐化嚴重,制約著楚國的強大,看似疆域遼闊,其實真正管轄、能納稅上來的直屬地沒有那么大,一半都不到,難有大作為。

趙國正推行胡服騎射,趙王也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王,按理說,去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戰國剛變法,最後變法能像秦一樣徹底,能否堅持下去,數代傳承,就不好說了,而且趙國人才鼎盛,不缺乏策士,他去了,趙國也不會多重視。

唯獨魏國,聽說公孫衍和張儀都卧病了,正好缺少策士,總領國政,以甘茂的才能,即便不如公孫衍和張儀,但是也是一代名士,機會還是有的。

正好這時,宣太後打算把武王後,曾經的魏國公主送回魏國,除了護送遺孀的使命,另外向魏王追問何時讓魏軍從函谷關里撤離之事,當時七雄會盟在魏商定,函谷關要三年後歸還秦國,前提是秦國不能異動,出兵搶奪,但魏軍要從函谷關內,撤回函谷關鎮守,不得在潼關外河西秦川土地上傷害秦地百姓。

但是鎮守河西的魏軍們,多年來遭受秦國虎狼之師的壓迫屠殺,他們的親人和戰友,死於秦國甲士戈下的,不計其數,這股秦魏仇恨,延續數十年,不是一朝一夕能撫平的。

因此魏軍武卒在潼關外,函谷關內,四處屠殺秦人,奸淫擄掠,燒殺搶奪,屠村燒庄,時有發生,報復秦人的狠辣,曾犯下的罪行,士兵們的行為沒有對錯,畢竟仇恨太深了,誰能控制得住?許多魏人當兵與秦交戰,就是為了報仇。

駐扎此地的魏軍將領,也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縱容了部將,一時也不撤軍,堵在秦國潼關門戶外,每日搜尋當地的村戶,進行罪行,無辜的百姓遭殃,這是最悲慘和不幸的。

甘茂在府內聽到這個消息,立即上書秦王,請求出使魏國,護送武王後歸魏。

他自然知道主政的是宣太後,已經從宣太後在朝廷中言語和作為中看出來的,不過他斷定,宣太後不會公開主政,一切國事都還是以秦王的名義處置,垂簾聽政,這個女人野心不小。

次日,宣太後在東偏殿召見了甘茂。

宣太後羋繯兒,風光滿面,言語親切,聲音如黃鸝般,悅耳清脆,撫慰了甘茂,絮絮叨叨地說了許多歉意的話,竟是容不得甘茂訴說甚至求情。

這一刻,甘茂平靜如水,心中的憤怒早已埋下了,離秦之心已決,不想多說什么廢話,他知道,越是訴苦功高,便越是討人嫌厭。

寒暄半晌後,宣太後嬌笑著切入了正題道:「甘茂乃國之棟梁,護送武王遺孀之事,讓甘大夫親自出使,是否有些小題大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