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率眾西去(2 / 2)

長生 風御九秋 1583 字 2023-02-25

長生的一番話直接令得城中歡騰一片,士兵活命,將校升官,百姓免賦,皆得其所。

長生等人落於城樓,一眾降將立刻單膝跪拜,「參見王爺,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免禮。」長生抬了抬手。

眾將忐忑起身,面面相覷,多有愧色。

見此情形,長生正色說道,「本王知道你們心存忠義,本無心謀反,只是妻兒老小被奸人挾持而無奈屈從,諸位放心,本王絕不會讓奸人殘害你們的家人,休整過後,立刻揮兵南下,收復鳳翔。」

聽得長生言語,一眾將校既喜且愧,喜的是長生竟然連他們的家人都考慮到了,愧的是他們之所以反抗朝廷純屬自願,壓根兒就沒有受人脅迫,而他們也知道長生知道這一點,之所以有此一說,只是為了保全他們的顏面。

「打開城門,接迎友軍。」余一高聲下令。

不止長生名揚天下,大頭四人此時亦是家喻戶曉,人盡皆知,聽得余一高喊,把守城門的士兵立刻合力拉開了厚重的覆銅木門。

此時長生正在與為首的幾名降將說話,楊開心思縝密,代為發令,「王爺有令,為免走漏風聲,禍及將士家人,三日之內嚴禁任何人出城,四門守衛各司其職,暫不換防。」

楊開言罷,一眾將校立刻高聲應是。

對於楊開的做法,長生多有欣慰,雖然楊開發聲之前沒有與他商議,但楊開所說正是他心中所想,甚至比他想的更加縝密,不放人出城是為了封鎖消息,暫不換防則是為了安降卒的心,說明非常信任他們,並沒有將他們作為降卒對待。

長生急於離去,眼見塵埃落定,立刻召集眾人自府衙議事。

除了長生,己方與會的還有大頭四人,巴圖魯三人以及陳立秋麾下的幾名驍勇尉,不過此時他們幾人早已升為將軍。

而陣前投誠的守軍將校則有十余人,慶陽乃邊關重鎮,歷來都有重兵把守。

長生自坐主位,一邊詢問慶陽的具體情況,一邊快速書寫奏折,奏折的第一條自然是報喜,順利收復慶陽是天大的喜事,理應第一時間讓皇上知道。

奏折的第二條是請罪,因為他此時沒有任命擢升官員的權力,將投降的將校全部擢升一級屬於擅專越權,而他雖然兼著戶部尚書銜,也沒有免除地方賦稅的權力,故此必須向皇上請罪,當然皇上肯定不會怪罪他,但皇上不怪罪是皇上的氣度,而自己作為下屬先斬後奏,越俎代庖,理應請罪。做人一定要擺的正自己的位置,萬萬不能因為上司對自己恩寵有加,就蹬鼻子上臉。

第三條就是請示可否在整編休養,確定西域糧草能夠順利運抵之後發兵南下,收復鳳翔,此番他自舒州帶來了一萬八千士兵,慶陽自有五萬多人,合兵一處就是七萬,雖然兵力不足李茂貞的一半,卻也有一戰之力。

第四條就是西域籌糧發生了變故,自己要帶走五千騎兵前去處置,舒州只有不足兩千騎兵,但慶陽卻有八千騎兵,自己帶走五千,這可是件大事,要知道西域都是小國,當年霍去病帶了八百騎兵就敢打匈奴,而今自己帶了五千騎兵,去到西域幾乎是無敵的存在。

由於沿途的驛站已經荒廢,長生寫好奏折之後只能交由余一回去呈送,為了避嫌,長生還特意叮囑余一不要進宮面聖,而是將奏折交給戶部的吳雨生代為轉呈。

大頭等人要隨自己趕去西域,自然不能留在慶陽,長生隨即任命陳立秋統領慶陽的所有兵馬,而李中庸則升任慶陽刺史,主政民事。

長生原本還想帶上舒州的一千多名騎兵,再自降卒里挑選一些湊齊五千,不過在見到降卒騎兵之後他卻改變了主意,李茂貞這家伙很有錢,騎兵配的都是上好的胡馬,他對這種馬很是了解,因為御史台的捕快配的就是這種馬,不但壯碩高大,奔跑時速度也快,而且耐力極好。

由於在此之前降卒已經做好了出戰的准備,故此馬匹都喂飽了草料,騎兵也都准備了幾日的干糧,之所以准備干糧也是他們心里沒底,先前李茂貞和吉王東進逼宮,被長生殺了個丟盔棄甲,而今得知朝廷前來平叛,他們早就做好了打不過就跑的心理准備。

長生直接命人精中選優,挑出了五千騎兵,自西門出城,整編列隊。

不等騎兵盡數出城,余一便自長安回返。

陳立秋擅長統兵,有他和巴圖魯李中庸在,長生便能安心離去。

臨近午時,長生下令出發,五千騎兵同時抖韁催馬,剎那之間蹄聲如雷,煙塵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