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斯文, 你行的(1 / 2)

討逆 迪巴拉爵士 1553 字 2022-10-14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討逆最新章節!

長安成為大唐都城以來,皇城中發生過的事兒宛如繁星,多不勝數。

比如說威脅要一頭撞死的官吏至少不下二十人。

「最終都沒死。」

「色厲內荏罷了,誰願意一頭撞死?」

「跑幾步就猶豫了,最多腦門上一個包。」

門子卻愣住了,雖說他也覺得可能性不大,但,就算是甄斯文腦袋上撞了一個包,國丈自然沒事,他這個小蝦米很有可能會被炮灰。

北疆,皇帝不滿,國丈不滿。

但不滿歸不滿,北疆畢竟是大唐的一堵牆,擋住了凶狠的北遼鐵騎,該安慰的時候,拿個小吏來開刀,真的不算事。

「你且等著。」

門子轉身去稟告。

事兒也傳到了各個衙門中,以及皇帝那里。

「陛下,北疆那邊來了個縣令,討要扣下的糧食,說是要一頭撞死呢!」

在得知楚荷的死訊後,皇帝陰郁了一陣子,借故把玄學出身的官員貶了幾個。

「什么糧食?」

韓石頭說道:「說是陳州那邊去歲從各處采買了七八千石糧食,於是國丈就扣下了本該給陳州的五千石糧食,說是轉給別處。」

「這,有問題?」皇帝冷冷的道。

「那縣令說,北遼最近蠢蠢欲動,弄不好就會大舉南下。采買糧食,乃是為了大戰准備。」

「大戰,再說!」

皇帝想到了楚荷。

死一個奴婢皇帝不會動容,他憤怒的是寧雅韻竟敢拒絕自己的拉攏。

「是。」

韓石頭回身出去,眼神平靜。

大戰再說?

北疆軍民若是知曉你的態度,會怎么想?

昏君!

憤怒啊!

咱竟然也憤怒了!

是了,咱雖然滿腦子都是陛下的大仇,都是郎君的討逆大業,可,咱心中也有大唐啊!

可你的腦子里是什么?

老狗!

他走出梨園,幾個內侍來討好。

傳話的內侍被擋在了後面。

「你來。」

內侍上前,韓石頭拍拍他的肩頭,「消息送的很及時,再去看看。」

「是。」被權傾宮中的韓少監拍了肩膀,內侍很激動。

韓石頭莞爾,「陛下知曉你等的忠心。不過,總有些臣子不知曉,總是給陛下找麻煩。」

內侍腦補了一下,義憤填膺的道:「奴婢知曉了。」

稍後,他出宮遇到了幾個相熟的。

「去哪呢?」

「北疆來了個縣令,討要糧食,這不是給陛下找麻煩嗎?咱去打探。」

「陛下不高興了?」

「咱不知,不過,想來是不高興。」

北疆的縣令來討要糧食,皇帝不悅。

為何不悅?

人類一思考,神靈就發笑。

皇帝不滿北疆,北疆就算是缺兵少糧也和他老人家無關。

許多事,需要慢慢發酵。

就如同是酒水,一點一滴的發生著變化,直至最後,悄無聲息的變成了美酒。

國丈也得了消息。

正好他要出去。「去看看。」

一行人簇擁著他出來。

甄斯文就在外面。

聽聞北疆來了個要一頭賺死在戶部門外的猛人,許多官吏借故來看熱鬧。

中書侍郎周遵就在其中。

「郎君,說是陳州太平縣縣令,那是姑爺的人。」

常牧搖頭,「怎地這般莽撞?如今騎虎難下,等他走後,姑爺也會被人笑話。」

周遵說道:「戶部做這事不地道,不過無懈可擊。至於此人,看來有些無謀,子泰識人用人之術,還是差點意思。」

楊松成帶著人站在大門里。

「見過國丈!」

甄斯文大聲喊道,同時行禮,「敢問國丈,我陳州那五千石糧食何時能啟運北上?」

外面人很多。

楊松成淡淡的道:「大唐處處都要糧食,你陳州夠用了,別處還差。自然該調劑。那五千石,就別想了。」

甄斯文面色漸漸漲紅,「可那是北疆,我等直面北遼鐵騎,若是被圍困,就要靠著那些糧食來支撐……我等願為大唐捐軀,可肚里沒糧,鐵打的漢子也撐不住啊!」

「大膽!」楊松成身後的官員喝道。

「下官人稱甄大膽!」

甄斯文梗著脖頸,漲紅著臉問道:「敢問那糧食去了哪?」

人群中有人說道:「去了南疆!」

總是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大,就在眾人循聲看去時,那人早已遁去。

「南疆物產豐富,南疆當面乃是被大唐打怕的南周,南疆的叛軍早已苟延殘喘……」甄斯文怒了,「為何要扣下我陳州的糧食給南疆?難道,就是因為南澗有國丈的女婿嗎?」

卧槽!

這人,太特么敢說了!

連周遵都說道:「這人,果真是真大膽!」

楊松成淡淡的道:「南疆有叛軍,南周也在蠢蠢欲動,而北疆,老夫並未聽聞有北遼南下的消息。孰輕孰重,天下人自當有公論!」

身後的隨從低聲道:「小人記住他了。」

隨後,自然是該報復就報復。

甄斯文喊道:「北疆便是後娘養的,南疆無事便能坐享其成,這些,北疆軍民都習慣了。可為何要克扣我等的糧食?今日,下官在此問一句,給,還是不給?」

「不給你又能怎地?」有人嘆道。

周遵說道:「此人一番話說的太過了些,回頭令人去告知他,趕緊回去。另外,給子泰去信,讓他以後用人注意些。」

常牧點頭,「老夫稍後就安排。」

那邊,楊松成蹙眉:「粗俗!」

他身邊的隨從喝道:「避開!」

這就是不給的意思。

甚至還有小吏譏誚的道:「有本事你便撞死一個看看?」

「好!」甄斯文整理了一下衣冠,看了一眼北方。

我北疆軍民為國捐軀毫不遲疑,可長安的權貴們卻視若無物。

這不公!

我胸中塞滿了悲憤,不鳴,不平!

這些不公,總得有個人來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