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長相思(1 / 2)

閨寧 意遲遲 4280 字 2020-07-22

冬日里的天,亮得總較往常更遲些。時至卯時三刻,窗外還只是蒙蒙亮的一線光。汪仁翻了個身,半睜著惺忪的睡眼醒來,人還迷迷糊糊的便先朝邊上看了過去。

錦被隆起,枕頭上卻不見人。

他清醒了些,小心翼翼將被子掀開了一角,探頭朝里看了看,這才瞧見了人。門窗緊閉,屋子里的光線還有些昏暗,映入他眼簾的那一抹肩就顯得愈發白皙起來。汪仁登時睡意全消,湊過去攬住,呢喃喚著「福柔」,將人緊緊箍進了懷里。

過了這么久,每一日睜開眼時,他都依舊覺得像是在夢里,非得把人摟進了懷里抱著,他才覺得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低頭就著她光潔的肩頭親了兩口,汪仁這才滿意地勾起了唇,饜足得像只貓。

可被他緊緊抱著的宋氏,卻只覺得喘不過氣來,又困得緊,只得費力地用腳尖踢了踢他的小腿,輕聲嘟囔道:「別鬧……」

她在京里呆了這么多年,說話間還是帶著江南人特有的軟糯,平素說話便是一貫的和聲細語,這會聽著更是酥軟得不成樣子。

汪仁不聽倒罷,一聽哪里還忍得住,當下就連呼吸聲都粗重了起來。

可青天白日的,眼瞧著外頭就該大亮了,他要是這會折騰她,回頭非得被冷落上好幾天不可。沒法子,汪仁只得咬咬牙把人松開了,自己滾到一邊角落里,將臉往枕頭上一埋,深吸了一口氣。

過得片刻,見身旁一點動靜也沒有,他不由奇怪起來,悶悶喊道:「福柔?」

話音落了,還是沒有動靜。

汪仁忍不住抬起頭來,卻見她抱著被子竟是又睡熟了。

烏鴉鴉的一把頭發,長而濃密,養得好了就像是匹緞子。汪仁看著就手癢,摸過去撫了兩把才將手收了回來。

窗子外簌簌作響,他屏息聽了聽,聽出來是落雪了,便輕手輕腳地為她掖了掖被角。然後自己從床邊矮幾上夠了件衣裳隨手披了,掀開被子起了身。

成親幾載,他旁的不提,做飯的手藝卻真是長進了不少。

卸去了東廠提督一職,又將手下的人手勢力近乎悉數交予小潤子後,他突然間就徹底閑了下來。原想著得了空,再不必算著日子掐著時辰過日子,誰知這甫一松懈後他反倒是不習慣了。

狠閑了兩天,他便再閑不住了。

正巧宋氏偶感風寒胃口不佳,念著想吃家鄉菜,他便尋了個延陵籍的大廚回來,在邊上看了兩日就起了興要跟著學兩手,不曾想這一學還真叫他學出了癮來。

刀劍換了鍋鏟,也沒什么不好。

汪仁一面琢磨著早膳該做些什么,一面趿拉了鞋子慢悠悠朝著外頭走去。走到門口,打起簾子推開門,迎面吹來一陣寒風,里頭還夾雜著越來越大的雪粒子,打在人面上刺骨的疼。他趕忙退了回去,鑽進里頭翻箱倒櫃找起了大氅來。

他原不愛叫人伺候著,宋氏又事事都順著他,結果此番來別院小住,他說索性不帶人,就真的只准小五趕車,玉紫帶著包裹箱籠一道隨行。

入夜後,他就更不願意有人值夜了,一早便將人都打發得遠遠的,不近午時不准出現。

是以要找衣裳,也只能是他自己扒著箱籠一個個找過去。

找了大半天,才算是叫他給找著了。他換上後又躡手躡腳走進內室看了兩眼宋氏的動靜,見她仍舊安睡著,微松了一口氣,復又出了門往廊下去。

然而雖則已經將厚實的大氅裹在了身上,腳下穿的也是溫暖的毛靴,可站在廡廊下,這凜冬的風一陣陣往身上吹,還是凍得慌。

好在這地方也不大,廚房就在幾步開外,一會便到了地。

汪仁跺跺腳將鞋履上沾著的雪水抖落,一邊伸手將門推開了去。不大的廚房里密密實實擺了一堆的瓜果蔬菜、牛羊肉,角落里的大缸里還養了幾條魚。

大冬天的,新鮮的瓜果蔬菜尋常難得,但手頭不缺銀子還怕吃不到鮮的?多的是法子。

這次來別院,汪仁特地讓人備了一車的東西送來,全等著他大展身手。

他做飯規矩大,不許旁人在邊上礙手礙腳,廚房里除了個燒火的,其余的一概不准入內。走到水缸邊上,汪仁探頭往里掃了一眼,見魚雖然游得慢,但終歸還在動彈就也沒做聲,只扭頭又往堆在那的菜走去。

剛扒拉了兩棵蕹菜,外頭就響起了小五的聲音:「您怎么起得這般早?」

「是你起晚了。」汪仁彎腰挑著菜,頭也不抬地堵了回去。

小五一噎,仰頭看看檐角外的天空,一側灰蒙蒙一側才泛白尚未亮透,這分明才剛亮呢!

但當著汪仁的面,小五到底是不敢申辯,只速速捋高了袖子往廚房里一頭扎進去,搬了小杌子坐在了灶前,將火先升起來。

青煙冒出的工夫,汪仁也將菜選定了,直起腰來打量兩眼冰涼涼的水愣是沒能狠下心去洗,遂扭頭望向小五:「去,把菜洗了。」

「……」小五欲哭,「小的這火還沒升完呢……」

汪仁不咸不淡地看一眼灶台,「先洗了再升。」

小五磨磨蹭蹭站起來,將菜接了往外去,一面走一面小聲腹誹著,明知人手不夠,卻偏偏不肯讓人進廚房,真是作孽啊……

然則等到一盆子菜洗完,小五已凍得瑟瑟發抖,連腹誹都沒力氣了。

天原就冷得厲害,住在東城那么個人氣旺盛的地方還直叫人冷得哆嗦,汪仁卻領著宋氏偷偷來了泗水邊上小住。外頭的一江風月倒是瞧著美不勝收,雪景怡人了,這人可是要被凍傻了。

小五苦哈哈鑽回廚房里,這次不用汪仁吭聲直接就往灶前撲了過去,權當烤火了。

他蹲坐在那,恨不得將腦袋都埋進火灶里去。

汪仁提著把刀瞅見,就輕笑了兩聲,又打發小五去殺魚。

小五聞言,臉一垮,就差真哭了:「哪有一大早就吃魚的……」何況您這不是從來也不吃魚的嗎?!但後半句小五沒敢說,硬生生給咽了下去。

「太太愛吃。」汪仁言簡意賅地丟下四個字,轉身往水缸邊走去,背對著小五雲淡風輕地吩咐道,「就要那條最肥的。」

小五心里淚珠子啪嗒掉,用大義赴死的姿態捉了魚往外去,覺得自個兒比這魚還苦。

太太那么個溫柔和善的人,怎么就瞧中了印公呢……

可轉念一想,印公對著太太的時候,卻又比對誰都和善,活像是變了個人似的。

小五百思不得其解,眾人亦是如此。

唯有汪仁甘之如飴,伺候宋氏穿衣吃飯享樂,是他最高興的事。

趁著宋氏睡覺的工夫做完了早飯,汪仁也並不喊她起來,只讓小五燒了水去耳房里沐浴了一番重新換了衣裳,這才慢吞吞往內室里走去。到了床畔將鞋子一脫翻身上去,隔著被子抱住宋氏,嘀咕起來:「再不起來可就日上三竿了。」

「什么?什么?」宋氏睡得迷迷糊糊,聞言一把跳了起來,額頭正正磕在了他下巴上。

二人一齊低下頭,呼起痛來。

這一撞可撞得不輕,宋氏登時睡意全消,倒也顧不得揉自己的額,只急急去看汪仁的下巴,懊惱道:「瞧我這沒輕沒重的,等會青了可怎么好。」

汪仁任她貼著自己的下巴看,嘴里淡然道:「左右沒外人瞧見,不損英姿。」

「……」宋氏笑了起來,伸手握拳輕捶了下他肩頭,「得了,也就你縱著我,過會小五跟玉紫看見了,還當我平日里對你非打即罵呢。」

汪仁腆著臉道:「那也行,非打即罵我也樂意。」

宋氏素來說不過他,見他這沒臉沒皮的樣是半點法子也無,只得推他起身去給自己取衣裳來。

聽見衣裳兩字,汪仁心頭一熱,下意識朝她身上望去。

宋氏羞惱,催促起來:「倒是快去呀!」

汪仁就「是是是」地應著,一步三回頭地去取干凈衣裳來。

等到穿戴妥當洗漱過後,二人移步往外間去。玉紫早將飯菜擺好,連潤口的茶都已斟得。

汪仁就滿意地看了一眼玉紫,將人打發了出去,只自己舉筷給宋氏夾菜,一面佯裝漫不經心地問道:「味道如何?」

「比早前那位劉大廚的手藝更好。」宋氏對他從不吝誇贊。

汪仁就眉開眼笑地得意起來,他的手藝就是跟劉大廚學的,這說明已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焉能不痛快。

用過了飯,雪已漸止,只余下些許零星雪片。夫妻二人就命人搬了胡榻安置在了院子里的梅樹下。

紅梅開得正好,風一吹便是香風陣陣。

胡榻邊上擺了只紅泥小暖爐,熱氣暖融融地往上升騰著。玉紫抱著壺女兒紅過來,將酒熱了,不一會便有酒香四溢。隆冬時節,呷上幾口小酒,暖身暖心,就著香雪白梅,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汪仁將自己裹得嚴實,連帶著宋氏也不放松,將人裹得只見衣裳不見人。

宋氏啼笑皆非,說大不了呆在屋子里就是了。

汪仁卻道不成。

和她一起梅下賞雪飲酒,乃是夢中一景。而今有了機會,他怎甘心呆在屋子里不動。若不然,先前燕淮跟謝姝寧家的那丫頭鬧著要一塊來時,他也不會黑著臉斥了一頓胡鬧,不准她跟來。

離開了兩日,也不知阿丑那丫頭,氣成什么樣了。

想著外孫女鼓著臉哇哇大哭的模樣,汪仁忍不住笑了起來。

宋氏見他笑,不由狐疑起來:「怎么了?」

「想起阿丑了。」汪仁往榻上坐下,揀了扇子給紅泥暖爐扇了扇風,「阿蠻家的小子琮哥兒跟翊兒家的小子都安安靜靜的尋常連話也不吭,偏出了個阿丑跟皮猴子似的,也不知隨了哪個。」他說著話,嘴邊的笑意卻沒淡下去過。

宋氏豎耳聽著,突然汗顏起來,輕咳了兩聲,窘然道:「我小時便是阿丑那性子……」

汪仁詫異地看向她。

宋氏笑著搖了搖頭,說:「不說都忘了,阿蠻三四歲的時候,也淘得很。後來進了京,突然間便像是長大了,說話行事都老成了許多,再沒撒嬌胡鬧的時候。」

當年發生了那么多的事,便是她都被折騰得改了性子,阿蠻小小年歲更是一夜長大,後來便越來越沉穩。

故而此刻若非宋氏提起,汪仁是決計沒有料到的。

他失笑:「阿蠻竟還有鬧騰的時候,可見阿丑是隨了她了。」

宋氏也笑,二人輕聲說笑著,並不提早年發生過的事。難過的悵然的悲痛的,不論昔年曾用何種心緒面對過,那些往事終究都隨歲月一道湮沒了。

汪仁望著坐在自己身側的人。

拂雲鬢,芙蓉面,頰邊笑意溫柔動人。

他只這般看著,便覺滿心歡喜,情難自禁。

這時,溫好了的女兒紅發出「咕嘟」一聲輕響,廊下不遠處架子上的鸚哥被驚醒,瞪著渾圓如黑豆一般的眼睛,撲棱著翅膀飛開了去,卻又被腳踝上掛著的銀鏈子給拽了回來,只得無奈地蹲回原處,扯著嗓子鳴了兩聲。

汪仁聽見就抬眼遙遙看了看,眼睛里漫開一陣笑意。

他摟著宋氏的腰,懶洋洋靠坐在那,輕聲喃喃道:「你往後可就在我邊上扎根了,哪也不能去。」

她若是只鳥,那他就得是纏在她腳上的那根鏈子。

從十一歲那年第一次見到她,他眼里,就只剩下她了。

浮雲一夢,也有成真的時候。

宋氏彎腰看著那壺酒,眼角情不自禁地紅了紅,柔聲應道:「好。」

這一年,汪仁三十七歲。

整整二十六年了……

擱在她腰間的那只手,修長干凈,骨節分明。隔著衣裳,她似乎都能感覺到上頭的溫柔。她輕輕顫了下,將身子向他懷里靠去,像是怕冷一般,蜷縮在他懷中。

從此俗世冷暖,皆不抵這一靠。

天地寂寂,卻連夾著雪粒子的風都似乎是暖的。

此後每一年落雪時節,汪仁便會帶著宋氏來一趟泗水別院。

不帶仆役,只倆人攜了包裹前來,像是世間最尋常最普通的夫妻,過著塵世里最平凡的小日子。

一年復一年。

燕淮家的大姑娘阿丑也長大了,成親了。

汪仁送她出門子前,神神秘秘送了一大箱的東西。眾人皆不知里頭裝的是什么,到了夫家,阿丑命人打開一看,里頭裝著的卻都是她幼年時玩過的小物件。

有她爹親手做的木頭人,也有她娘親手做的布偶,還有汪仁給揀的奇石……

林林總總,不知何時就放滿了一大箱子。

阿丑一一翻看著,淚珠子就撲簌簌落了下來。

入了秋,汪仁五十歲做大壽時,她領著新姑爺回來看他,非讓新姑爺給他磕頭。姑爺就也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響頭,汪仁高興得很,回頭便同宋氏笑呵呵地道,阿丑挑男人的眼光隨她,比阿蠻強。

年歲漸長後,他的性子也慢慢好了很多。

不愛發脾氣了,也沒過去那么挑剔了。

底下的人都歡喜得很,唯宋氏看著,卻有些愁眉不展起來。但她也說不清,自己究竟在擔心什么。

進了臘月,汪仁照舊吩咐人收拾東西,准備往泗水別院去。

一年年下來,早成了習慣。府里的人亦都駕輕就熟,一得了命令就速速准備了起來。

誰知臨到出門的那一日,天上卻落起了鵝毛大雪。房檐瓦舍上,長街角落里,皆鋪滿了白雪,很快便皚皚一片。道上都是積雪,一時半會根本出不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