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巡視大沽口炮台(1 / 2)

晚清神捕 喬尼小樣兒 1873 字 2022-10-2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晚清神捕最新章節!

九月,初為人父的李國樓,沒有享受太多的兒女情長,以欽差大臣的身份離開京師,奔赴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炮台離天津衛以東,四十多公里。明初,永樂皇帝朱棣遷都北京後,大沽海口的戰略他位日漸凸顯,這里是從海上進京的唯一門戶,一旦失守,首都就將毫無遮攔地暴露在外人眼前。嘉靖年間,為御倭寇,大沽口海防戰備日緊,構築堡壘,駐軍設防。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兩岸各建一座圓形炮台。炮台內用木料,外砌青磚,白灰灌漿,高度約為一丈五尺,寬九尺,進深六尺,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建造得堅固如山。經過數年經營,大沽口炮台已建成大炮台5座、土炮台2座、土壘座,組成大沽炮台群,一套完整的軍事御體系已見雛形。

5年,欽差大臣僧格林沁鎮守大沽口,整修炮台,再建炮台5座,具中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別以「威」「震」「海」「門」「高」五字命名,寓意炮台威風凜凜鎮守在大海門戶的高處。另一處炮台建在北岸石壁之上,名字叫「石頭縫炮台」。每座炮台設大炮門,另有小炮台25座。每座炮台高0米至7米,底座周長2米至224米,上磚下石,均用三合土、糯米汁澆灌夯築而成,大小炮台共置大炮64尊,炮口對准波瀾壯闊的海面。隨時間的變遷,炮台在工藝上已大有改進,木材、青磚之外,再用二尺多厚的三合土夯實,炮彈打上去,至多只是個淺洞,而且炮台增高到三至五丈。

如今大沽口再次擴建炮台,從歐洲買來鐵甲快船、碰船、水雷船,此時大沽口的抗敵實力已不容小覷。

從40年起,外國列強為奪取在華的經濟利益和政治特權,於5年,59年,60年先後三次對大沽口發動入侵。先後對大沽口炮台發動了三次入侵。列強依仗船堅炮利把大沽地區置於其鐵蹄蹂躪之下,乃至進逼京師,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迫使大清咸豐皇帝離京出逃。

大沽口炮台素有「南有虎門,北有大沽」的說法。提督史榮椿率部堅守炮台,與英軍激戰,大部分愛國官兵壯烈殉國,史稱第一次大沽口保衛戰。

大清國獨有的國旗黃龍旗在最高的一座炮台上迎風飄揚,獵獵海風把黃龍旗刮得呼呼作響。這面從62年0月7日因受西方艦船上飄有國旗的影響,而急忙設計的國旗,還是個少年,朝氣蓬勃的顯露崢嶸。

李國樓為國爭光,在天津打贏洋人拳王人猿泰山,成為大清新一代民族英雄,得到同治皇帝的嘉獎。所以他又升官了,正三品文官----翰林院通政使。

那批和他一同出道的進士,如今都變成他的學生了。開口、閉口,就是,「老師!」害得他都不敢去翰林院,厚此薄彼的待遇,讓同年進士都向他討要實缺。

李國樓頭戴藍寶石玻璃頂戴,九蟒五抓蟒袍,孔雀補服,但他沒有乘過八抬綠呢大轎。而是從馬車里走了出來,臉上一副肅容,一雙細長的眼睛,掃向列隊歡迎的上千名官兵。

從禮部配予他的八名健壯的蒙古轎夫,都被他改為親兵侍衛官。本來他要把八名蒙古轎夫退還給禮部,但那八名花了銀子,才來到李國樓身邊的轎夫,哪里肯回禮部去?賭咒發誓,肯吃苦,不怕死。李國樓也喜歡蒙古漢子,蒙古人沒有像滿人那樣腐化墮落,都是當兵的好料,也就提點他們一回,先掃盲,讓八名蒙古人識文斷字,全部打發他們讀書去了。

大沽口提督裕祿三十多歲,字壽山。滿洲正白旗人,湖北巡撫崇綸之子。根正苗紅,提督是三品武官銜,品級上和李國樓一樣,但在大清文貴武賤,差不多武官要比文官低二級。見李國樓走下馬車,急忙行參拜大禮,大聲道:「下官裕祿參見欽差大人。」

如今滿人對於李國樓這個被抬旗加入滿族的漢人,極為嫉妒眼紅,沒有文治武功的李國樓,升遷的度數讓人無法容忍。不就是使銀子,賣官鬻爵得來的官帽嘛。所以裕祿雖然施禮,但臉上那副乖張的模樣,讓李國樓得分外不爽。

李國樓側陰陰一笑道:「裕軍門不比多禮,本欽差奉皇上的旨意,來大沽口炮台檢閱,辛苦諸位大熱天還列隊迎接。咯咯咯咯!」

一陣號角齊鳴,李國樓在提督裕祿陪同下檢閱千人的列陣。如今大清的國運往上走,八旗子弟兵、綠營兵被民團編練的新軍擠壓得生存空間都沒有了。變成不受待見的一群軍人。所以他們也很急,怕連吃飯的差事也沒有了,這不是一個人的事,那是砸子孫的飯碗。故此八旗子弟兵、綠營兵知恥而後勇,也已改變許多,拖拖拉拉的痞相早已不見了,儀仗隊整齊排列,吼聲震天響,操練得頗有效率。戰陣的布防,頗有章法。

李國樓手持單眼望遠鏡,觀開炮的戰果,也都一發命中遠處的目標。一陣海風吹來,火葯的那股刺鼻味,讓人以為身處戰場上。

「好!很好!不過我要炮兵每一隊開炮,64尊大炮一門門打給我。」李國樓滿意的頷首,但依然沒有滿足,眼見為實。一支部隊不是幾個優秀官兵組成,而是群體作戰能力,這才是一支有素質的軍隊,應該表現出來的軍事素質。

「欽差大人,這個······目標的靶子已經沒有了,你是不是換一個項目。」剛才還囂張跋扈的提督裕祿一下子懵了,傻愣愣瞅著李國樓,萬沒想到欽差大人不好糊弄,「人稱神捕小李子」果真不被表象迷惑,竟然要探尋大沽口炮台的老底。適才小門外漢李國樓了,油鹽不進的欽差大人,該從何處下手,套交情呢?

李國樓放下手中的望遠鏡,斷然道:「裕軍門,本欽差就是要64尊大炮,一門門單獨射擊,我給你一個時辰,靶子、炮彈全部准備齊全,否則以懈怠軍情論處。」

提督裕祿猶如五雷轟頂,額頭已經滲出冷汗,翻身一拜,低頭道:「扎!屬下立刻去准備。」他已有禍事臨頭的凶兆,他都不知道到底有幾尊大炮打不響?方圓數里地的幾處炮台,有些只是擺設,好多年沒有開過一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