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決定(1 / 2)

農家子 朗朗明日 1767 字 2022-10-1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農家子最新章節!

接下來,錢木的婚事就提上了日程。特別是錢老太太這樣的情況,說不准什么時候就沒了。要真是那樣的話,錢木作為兒子就要守孝三年。錢老太太心還有些私心,她覺得指望大孫子為大房傳宗接代有些不大可能了。

而何氏才三十歲,錢木五十出頭也不算大,這些年身子骨也是不錯,要是運氣好,她還是能抱個小孫子的。可要是再等三年,那希望就小了。所以,在她的催促下,錢木和何氏火速成親。

青丞沒想到錢老太太的行動力到現在也是杠杠的,在回到錢家的第十天,他就拜見了新的大舅母。看著何氏就是個貞靜寬厚的女人,這次錢老太太的眼光還不錯。

而可能是有了新媳婦的喜悅,錢老太太在御醫斷言了一個月後還活的好好的。三個月後,在得知何氏有了喜之後,行動已經不便的錢老太太沒了遺憾,隔天晚上就去了。

青丞是朝廷命官,雖然和蕭卜源說過,也請了假,可也不能在這兒呆上個一年半載的。參加了錢老太太的葬禮,安慰了傷心欲絕的錢氏,處理了各種事情,他就該回京了。

錢氏本來是想留下來的,可自己母親不在了,兄弟再好,嫂嫂再熱情,錢氏還是不自在。她也想念著京城的丈夫和孩子,最後隨著青丞一起走了。

青丞這段時間在錢老太太陪在老太太身邊,看著平平常常,可心里卻是不平靜的。蕭卜源平均三日來上一封信,告知他京城消息,羅家情況和他的想念。青丞也在離開京城的這段時間好好的整理了一下思緒。

當年,蕭卜源離開,青丞會掛念,會擔心,有親情有友情,可他敢說絕對沒有愛情。所以,他能在蕭卜源表白時,直言的拒絕。而這次,他才離開京城幾個月,但卻時不時的會想起蕭卜源,會在看到蕭卜源寫來的書信時,心情愉悅。

甚至,有時候他會想起蕭卜源在給他信時那抓頭抓腦的的樣子,然後會心一笑。好似就好如此,理當如此。他想到蕭卜源心情會變得飛揚,連外人都能瞧出他的不對勁。

青丞驚覺,在不知不覺中,蕭卜源已經走進了他的心房。他早已經無法把他當做單純的兄弟朋友。因為害怕,所以,他拒絕愛情:因為彷徨,所以,他關閉心房。但這都是他的一廂情願和自以為是。

感情早已經到來,自有他在逃避,在不斷的走開。然後,假裝自己不喜歡,然後逼迫著蕭卜源在兄弟的界限里,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什么時候變的這么矯情?堂堂男兒,只知道逃避,連他自己都要唾棄自己了。

兩世為人,他比太多的人幸運。這一世就是老天爺賜予的,他早就賺了,難得動了心動了情,難得就為著以後那些還未發生的困難而放棄,這樣他首先對不起對他情深意重的蕭卜源。因噎廢食,他以前嘗嘗取笑,可沒想到有一天,他也成了其中的一員。

大丈夫在世,連愛一個人都不敢,還何談其他。這么一刻,在錢老太太逝去的時,他感到了生命的無常,及時抓住身邊的幸福才是最為重要的。常說憐惜眼前人,又有幾個可以做到的。

青丞一掃心中的郁氣,看清了自己的心,不就是談一場戀愛嗎,有什么好怕的。只不過這場戀愛的另一位是個男子,而正巧這位男子有著比較麻煩的身世和背景罷了。可他還是那個和他生活了十幾年的少年,還是那個會處處想著他,一心一意的對著他的蕭卜源這就夠了。

青丞下定決心,要回應蕭卜源,認認真真,好好的談場戀愛。

蕭卜源可不知道青丞因為錢老太太一行,想開了心思,也准備和他攜手一生。要是知道,他一定得樂瘋了。而現在,他面對的是一件麻煩事情,而且是一件連讓青丞都不願意透露的事情。

他自從做了捷北王的之後,雖然皇帝把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可他依然獲得了不少的助力。尤其是蕭家在明面上的勢力,也算是明確的有了個旗幟。

蕭卜源也是這個時候才接觸到庄向儒的,就如青丞一開始聽到這個消息時的狀態一樣,蕭卜源也是第一時間的不敢置信。可不管是孟世清還是他母親傳來的消息,都告訴他庄向儒確實是蕭家的死忠。

而他在庄向儒暗中的幫襯下才能在朝廷站穩腳跟,同時派了大批的人馬去林志先的口中的蠻夷之地。這也讓蕭卜源信了庄向儒的忠心。待著庄向儒特別的尊敬禮遇,感嘆他對於蕭家的忠誠和對他的扶持。

但近來的蛛絲馬跡卻表明,庄向儒竟然對著他母親有些愛慕之心。與其說他對著蕭家忠誠,更准確的是說,他對著蕭家的忠誠是真,可他對著自己母親的愛意也是真。至於這其中有什么聯系,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任何人男子在知道有人愛慕自己的母親都是件怒不可遏的事情,這是對他和他母親的不尊重。他甚至覺得是不是因為他母為,庄向儒才會如此的鼎力相助。這樣的假設讓他心中不能接受。

孟應諾現在是蕭卜源身邊的參謀之人,這些天蕭卜源的暴躁他是知道的。原先他以為是青丞離開,沒了心上人的陪伴,蕭卜源才這么的喜怒無常。欲求不滿的男人傷不起,孟應該想著等過段時間就好了。

可沒曾想,蕭卜源卻是越來越暴怒,孟應諾這時候就是再呆也知道不對勁了,更何況他是個有七巧玲瓏心的。只是一開始想錯了地方,心中有了想法,沒過多久 ,他就發現,蕭卜源每次和庄向儒派來的人接觸才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