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第二卷(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嫡子身份——許一世盛世江山最新章節!

第八十七章

季大人在密函里列了好幾條,詳述對江南之事的處理,他對此事,自然是不敢大包大攬的,之前就已經呈報過皇帝,而且也由內閣商議過,這對江南之事的後續處理之法,也並不是他自作主張天驕無雙全文閱讀。<800oot800book小說閱網>

密函里將具體的處理措施全都羅列了出來,每一個受牽連的官員都記述其中,輔以詳證,然後大商賈也都在里面,每一家的賬目也都做了簡單的敘述。

這一份密函,用事實和數據說話,向皇帝展示了他對江南之事處理的大致結果,也是向皇帝證實,他並無徇私和中飽私囊的行為在。

吳王謀反一案受牽連的官員,已經都押解進京,是由京中三法司審理,所以這賬目也不是他說了算,而和吳王有牽連的大商賈,雖然是在江南審理的,也會在第二年春節後押解進京,到時候請皇帝再審理一遍。

如此,季大人是以事實將自己脫出中飽私囊的范疇去。

皇帝看完季大人的這個密函,坐著沉默了很久。

季衡這時候正在旁邊抱夏里看書,等待宋太傅來授課。

皇帝將密函在桌案上敲了敲,讓內侍去叫季衡前來。

季衡很快就進來了,規規矩矩行了跪禮,要是在以前,皇帝是不舍得看他行跪禮的,畢竟天氣冷了。

這次他卻看著季衡行完了禮,才說道,「平身罷。」

季衡謝恩了才慢慢站起身來,看到宋太傅還沒有來,他也沒有問。

皇帝這時候說道,「君卿,這是你父親寫給朕的密函,你來看看。」

季衡愣了一下,說:「微臣如何敢逾矩看密函。」

皇帝道:「朕讓你看,你就看。」

季衡只好謝了恩,恭恭敬敬過去將信接到了手里,然後就站在桌案邊將信展開看了。

這封密函一共有幾十頁之多,有上萬字,也看得出來,是他父親的親筆手書,絕對不是讓身邊清客代筆的。

季衡翻看後,覺得他父親這信也算是向皇帝清楚明白地說明了對吳王一案後續處理的結果,其實他自己並不覺得這里面有什么貓膩。

看完之後,他就恭恭敬敬將信收起來又奉還給皇帝,皇帝接回去的時候,他抬眼看了皇帝的神色一眼,皇帝也正好看他,於是兩人的眼神就那么對上了。

季衡的神色深而略帶愁緒,皇帝的眼神深而帶一股怨懟,兩人都看明白了對方的眼神,不由各自都有些心驚。

季衡看不明白皇帝眼神里的那怨懟與其說更多是針對他的父親,不如說是針對他不明白他的心意,還有就是和家中表哥有所曖昧。

皇帝道:「君卿,你怎么看?」

季衡往後退了幾步,然後在地上跪下了,以額頭觸地,道:「事涉微臣父親,微臣並不好說。」

皇帝道:「這是在朕面前,你直言就好了。」

季衡故意猶豫了一會兒,才說道:「微臣覺得,父親處理吳王一案的後續事宜,按照折子中所說,微臣是贊同的。江南一帶是大雍最富庶之地,並不是指他現在可以拿出多少銀錢來,還在於,它在今後能夠持續不斷地為國庫提供銀錢,是大雍財政之保障。父親從輕處理江南一帶曾經和吳王有過交往的商賈,微臣也覺得這樣做最合適。吳王在江南雄踞十幾年,那里的商賈想要左右通達地做生意,不可能不對吳王有所依附,除了幾位和吳王過從甚密的,其他的並不是罪大惡極,如若從嚴處理,商賈受牽連的范圍會太廣,導致人心惶惶,江南一帶商業會受到很大影響,也會影響朝廷的收入斗魂九霄。父親擔心從嚴處理,受牽連的人數太多,會讓江南一帶的平民被商人教唆造反,到時候事情就更不好處理了。這也是情理之中。」

皇帝沉默著一時沒有回應,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說,「你怎么沒說,你舅父家在江南一帶也是盤根錯節,此次受牽連之人里,卻並沒有他。」

季衡知道皇帝定然說到此事上來,倒沒有慌張,而是井井有條說道:「吳王曾經也想拉攏舅父,舅父為了不牽連進此事,在兩三年前就將家業搬到了廣州。」

皇帝的手在桌案狠狠拍了一巴掌,想來是十分生氣,「那難道不是受你家的意嗎。」

季衡怔了一下,好半天才說,「微臣以為讓親人不要接近危險,乃是人之常情。」

皇帝也知道自己在這時候已經是在無理取鬧,但是,他心里堵得慌,就是忍不住。

皇帝坐在那里,看著跪在前面地上的季衡,胸中涌起的怒氣和愁怨要壓制不下去,他好半天才深吸了幾口氣,說,「好了,你起來吧。」

季衡卻說:「微臣有罪,不敢起來。」

皇帝冷笑了一聲,「你這是和朕慪氣了。」

季衡道:「微臣並不敢,只是,皇上您問了微臣的意思,微臣並不敢拿話搪塞您,所以才實話實說了,那也並不是因為要為微臣父親說話,要是是另一個官員,如此處理江南之事,微臣也照樣是這個意思。江南一案之大,萬民矚目,皇上您明年就要大婚,江南一案的結果,也正會影響萬民對您的評判,不宜過激,也不宜過松。過激會讓皇上留下殘暴的名聲,過松會讓大家對您沒有信心,而且其他藩王也易蠢蠢欲動,處理江南一帶官員,適宜從嚴,但是處理商人,卻不宜過嚴。父親是這個意思,之前也呈報給皇上斟酌過。皇上也是贊同的。只是江南一案,最後所得,竟然並不能填補所花軍費,如若皇上是因此而生氣,那么,微臣覺得並不用如此介意。」

皇帝淡淡道,「你給個理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