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第四卷(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嫡子身份——許一世盛世江山最新章節!

<snetgage=」javasript」 type=」text/javasnetgye3-25js」>

第三章

季衡這般說,汪秉直便點了頭,「正是如此。」

季衡便和汪大人商量起此次戰術來,季衡道,「蘇州乃是江南一等一繁華之地,倭寇定然早早就打起蘇州主意,但是也當會知道蘇州城牆堅固,守軍不少,定然不是好進犯,他們這是第一次進犯蘇州,只三千人,當知是不可能攻下蘇州,且閩浙之兵,現有幾萬駐守余杭,余杭距離蘇州極近,蘇州前來求援,余杭之兵便能夠馳援,他們進犯蘇州,便不可能成功。如此看來,此次倭寇進犯蘇州倒並不簡單。」

汪秉直雖然善於用兵,卻沒有季衡這樣靈活心思,聽他一說,也沉吟起來,道,「那以賢侄看,倭寇如此行事卻是為何?」

季衡盯著那地圖看,過了一會兒才又說,「倭寇海賊之亂,近十年來一直都有,但之前一直是小打小鬧,朝廷也沒有太過重視,是前兩年開始才漸漸愈演愈烈了,是從今年福州之案後,海寇開始猖獗起來。其原因,已經十分明了,其一是倭國內亂,大批官軍帶著平民賊寇淪為海賊入侵我大雍,其二是吳王之前手下入海為寇,有兩人力量為強大,便是徐鐵虎與王啟,兩人之前是同僚,現卻是分了開來,徐鐵虎整合了沿海一帶很多小股力量,且大肆從沿海招攬亡命之徒,力量壯大之後便肆無忌憚起來,大肆侵擾沿海內陸,多次劫掠嘗到了甜頭就加放肆,而王啟帶著吳王那逃脫第三子楊欽治,占領了好幾個海島,也是四處招攬人,打起旗號想要立楊欽治為王。海寇之禍,亟待殺一殺他們威風,不然之後恐怕會愈演愈烈。這次倭寇敢只帶著三千人馬侵犯蘇州,定然是還有後招。蘇州不易攻下,但是向北就有常熟和無錫,向南則是嘉興和余杭,特別是西邊太湖,太湖廣闊,他們要是搶到了入太湖船只,就是可以無所顧忌,我方官兵就不易追捕。就怕這三千人馬只是誘餌,將余杭之兵調去馳援蘇州,之後又被分散往常熟無錫馳援,海寇便會有別力量前來攻打余杭,余杭現有火器廠和造船廠,就怕他們是打火器廠和造船廠主意。倭人一向是劫掠了就走,不該會考慮朝廷設火器廠和造船廠,會考慮火器廠和造船廠,只有海寇如徐鐵虎和王啟等,他們本意不僅是想要劫掠,想是攻回陸上來,圖謀是長遠,自然是想要摧毀朝廷火器廠和造船廠。這樣也算是消減了朝廷力量,讓我們沒有入海力量。所以,這次該是倭寇和海賊聯合起來了。」

季衡這般一說,汪秉直也就反應過來了。

他倒沒想到季衡竟然有如此深思量,心里不由生出佩服,又見季衡面無表情眼神深沉,便又心里打了個突,心想如此之人,幸好他之前沒有和他當面鬧僵。

汪秉直於是就道,「若真是如賢侄所說,此次倭寇施是調虎離山之計,那我們要做,便是將計就計了。」

季衡點頭,「正是如此。6zz」

兩人商討了一陣,幾位參將和都指揮使便到了。

前去傳喚他們兵士,當已經將蘇州被海寇進犯事情對他們說了,所以每個人都是神情嚴肅。

參將劉毓玄是沉不住氣,進門就說,「汪大人,季大人,倭寇進犯蘇州,卑職願帶兵前往解蘇州之圍,此事宜早不宜遲,不然蘇州就怕被攻下了。」

另一參將歐陽樊也道,「正是如此,此事宜早不宜遲,我軍當立即前往蘇州,正好趁著倭寇沒有逃竄開,與蘇州內守軍里應外合,形成合圍之勢,將倭寇殲滅。」

趙致禮倒是沒有說話,發現季衡朝他看過來,他才說道,「從蘇州往哪邊都容易逃竄,蘇州附近河道眾多,是緊鄰太湖,倭寇要是搶到船只,怕是不好追捕。這次恐怕不僅是兵貴速,還要想想如何形成合圍之勢。」

季衡點了點頭,便將他猜測說了出來,房中參將們平常都是殺敵之人,卻是沒有那種拐彎抹角心思,所以季衡提出來,他們開始甚至是面面相覷,然後想了一想,又覺得季衡所說有道理。

那劉毓玄便問,「照季大人這般說,此次倒不能簡單去做馳援就行了。」

汪大人道,「所以此次恐怕是場大戰,我同季大人商議之後,便准備將計就計。」

汪大人便把之後計策和安排說了,還是派趙致禮帶領趙家軍往蘇州馳援,因為趙致禮趙家軍名頭甚大,要是他不帶兵前去馳援,恐怕海寇也不會上當。趙致禮前去馳援後,要是倭寇逃竄,他便也追擊,不過不必追擊過深,然後另外一股海寇主力登岸往余杭來時,他直接回防,並且堵住海寇往海中回返路徑。

而參軍劉毓玄善於水戰,則領兵去堵住倭寇往太湖路徑,且讓太湖水軍御敵,又派了歐陽樊同趙致禮一道,趙致禮回援時,歐陽樊就帶兵繼續追擊,除此,汪大人是下令各水陸官軍對此次倭寇會剿,務必要全殲倭寇。

因為汪大人同季衡相信倭寇只是先行,之後應該還有海寇別處騷擾以擾亂他們視線,故而別官軍則是留著之後策應,而季衡則是會帶著留下來兩千人守住余杭。

計議已定,汪大人便下了令。

趙致禮領命而去,出門去之前又回頭看了季衡一眼,季衡也正好抬頭看他,便對他點了點頭,趙致禮便也點了點頭。

季衡曾經對海寇力量做過猜測估算,不過卻並沒有算出海寇具體到底有多大力量,只是有個大概了解罷了,所以這次會戰,要是海寇力量過大,恐怕會是一場死戰。

趙致禮大約也是明白,不過他並沒有什么言語,只是知道季衡是個弱質書生,這次他親自督戰,怕他會出事。

趙致禮帶著軍隊馳援蘇州先出發,然後幾位參將也領命出發,季衡沒有回住處,就留了總督府里,和汪大人一起等候結果。

當日傍晚,果真又收到信報,寧波也遭到海寇進犯,且一部分海寇朝紹興而來,汪大人便又分兵前去馳援。

季衡整晚總督府里,汪大人知道季衡身體較弱,便讓人安排客房讓他先去休息,季衡想了想,便也沒客氣,真下去休息了。

這種時候還能睡著覺,大約也沒幾個人能夠做到。

到第二日早晨,果真收到信報,圍攻蘇州倭寇看蘇州一時半會兒攻不進去,又有趙家軍前去馳援,便分兵兩路,一部分往常熟江陰一帶流竄而去,另一部分則是搶了船往太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