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番外之七夕出宮(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嫡子身份——許一世盛世江山最新章節!

七夕節,京城不宵禁,可由人自有出入玩樂。

因皇帝皇後常年住蘅蘭宮,京城中皇宮里便十分冷清。

七夕節,皇帝並沒有回皇宮,也沒有召幾位宮妃到蘅蘭宮,只是派太監送了些物品過去,並有一番問候,如此而已。

帝後蘅蘭宮常住,且早朝和官員辦公都搬了過去,如此蘅蘭宮周圍也就繁華了起來。

蘅蘭宮城樓,是和皇宮沒差,護城河也是采用同樣規制挖出。

雖然七夕是對未婚男女比較重要節日,但皇帝也想帶著他皇後好好過一下。

他本來要大張旗鼓蘅蘭宮里四處掛上彩燈,然後又讓布置畫舫,樂坊司甚至排了歌舞,但季衡一句話就讓他放棄了這些。

季衡說,「比起宮里這般折騰,咱們還不如出宮去看一看呢。」

皇帝馬上就心里舉雙手雙腳贊成了,神色上卻是穩重地溫和一笑,道,「能和卿卿外面去走一走,也好。」

結果真到了七夕這一天……

因為朝廷七夕不放假,故而一大早,皇帝只得和他皇後去上了早朝,然後又處理政事,幾個臣子還揪著一個無足輕重事情打嘴仗,浪費皇帝陛下時間,然後等皇帝陛下總算趕走了所有臣子,自己回了蘭芷樓,心想晚上可以和季衡兩人出去走走,老夫老妻,也是需要浪漫嘛。

沒想到……

剛進樓,他寶貝兒幺兒楊笙兒就朝他跑了過來,楊笙兒要朝他行禮時候,他一把就將兒子抱了起來,楊笙兒挺重,也就只有他抱得動了,季衡已經抱不動他。

楊笙兒已經七歲了,是個可愛漂亮小胖子。

要說皇室里,皇子七歲了,還被皇帝抱來抱去,除了楊笙兒,還真不會有別人了。

楊笙兒皇帝懷里小聲說道,「父皇,阿父說晚上帶我們出去玩,讓我們要聽話。」

皇帝愣了一下,「阿父說了?」心想難道不是二人世界,還要帶著三個兒子?

楊笙兒點頭,「阿父說,我們下課回來,他就說了,而且還為我們准備了出門衣裳呢。」

皇帝覺得些微戚戚然,但是又不好說什么,只得道,「要聽話,出去了不要亂鬧,外面人多。」

皇帝把小兒子放下了,去到季衡跟前,季衡正抽查楊麒兒和楊歆兒課業,兩人都是聰明孩子,老師和季衡又很嚴厲,所以兩人課業都還不錯,季衡是比較滿意。

皇帝進去後,兩個孩子就馬上給皇帝行了禮,「兒臣給父皇請安。」

皇帝讓他們不要多禮,然後就坐到了季衡身邊去,才說道,「君卿,事情安排好了嗎。」

季衡點了一下頭,說道,「好了。晚膳之後再出發。」

季衡這般說,楊歆兒眼里就帶上了歡喜,而楊麒兒則苦了一張臉,對季衡道,「阿父,讓我也去吧。」

季衡道,「你是太子,當守宮廷。」

楊麒兒那神色就是可憐了,季衡便安慰道,「下次就你去,你弟弟們不去,可好。」

楊麒兒只好點了頭。

皇帝教訓了他一句,「已經十二歲了,再過兩年就要給你立妃你搬去東宮住了,你看你,還像個小孩子。你哪里有太子樣子。」

楊麒兒被皇帝說得站那里沒敢發出聲音來,只楊歆兒看哥哥實可憐,便說道,「太傅說,為君者,要善體察民情。哥哥想出去看看百姓生活,也是有心。還請父皇不要生氣。」

皇帝笑了一聲,楊麒兒悶悶地沒說話,照說他是該接著弟弟話打蛇隨棍上。

季衡看鬧得這般僵硬,就說道,「麒兒,你知道你父皇和我意思,只是鬧孩子脾氣裝不明白。一個國家,哪里有天子和儲君同時出宮道理。」

確也是,要是出什么事,便會沒了秩序。

楊麒兒跪下應道,「兒臣明白。」

皇帝叫他起來後,就讓兩個兒子都出了書房,兩人退出來後,楊歆兒就對楊麒兒道,「哥哥,你想要什么,我買了給你。」

楊麒兒伸手摟了一下他肩膀,「無妨,我也不要什么。再說,真要什么,讓人給偷偷帶進宮來給我,我也不差什么。」

楊歆兒道,「哦,那便罷了。」

皇帝書房里對季衡說道,「朕像麒兒這般大時候,哪里像他這般稚氣。十二三歲人了,還像個小孩子一樣。」

季衡伸手拍了拍皇帝手,又將他手握住,說道,「咱們又不會這么就沒了,還可以教他好些年呢,又不急一時。而且,他也算不錯了。」

皇帝看著季衡道,「這也叫不錯了,尚不及你當年十分之一分。」

季衡道,「這能怎么比呢,而且也不需作比。等他十六歲了,讓他作為太子到六部和內閣里去學習一陣子,便會懂得多了,然後讓他出宮到地方上去辦幾件事,就會增長些見識,慢慢地,就會好了。」

皇帝嘆道,「你明白朕,朕不是怕他做不好事,而是怕他無心朝政,絲毫沒有身為太子自覺。他根本沒想過以後他要治理這個天下一般。」

季衡知道皇帝將問題說到點子上了,楊麒兒不是沒有管理天下能力,而是沒有要治理這天下自覺,他至今沒有治理好這天下是他責任覺悟。

不過季衡還是說,「再等等吧,也許他民間去走幾遭,也就好了。」

皇帝說,「只盼如此。」

雖然皇帝對楊麒兒生了氣,之後出宮時候,他便恢復了好心情。

皇帝和季衡出宮,有幾十個明衛暗衛隨行保護,他們並沒有進京城去,就只城東雍東河邊停下了馬車。

雍東河從京城里流出來,又和東湖相連接,因帝後長居蘅蘭宮,雍東河城外這一段便也修建了街道和很多房屋,十分繁華。

因這一段是大臣從京城到蘅蘭宮必經之路,故而這一段道路寬闊,鋪著青石板,街道井井有條,房屋儼然,秩序井然。

季衡主張皇子應當多看看宮外情形,這樣才能讓他們對下面百姓生活有個了解,而不是學一些高屋建瓴空話。

故而楊歆兒和楊笙兒是出過不少次宮。

街道兩邊都掛著大紅燈籠,街上人流如織,不少城中居民也這一晚到城東來游玩,城東有三條大水系,而且有湖,正是坐畫舫游玩好地方。

楊笙兒和他三哥坐一起,他黑溜溜大眼睛看著馬車外面,不斷感嘆,「好多人,有賣糖人,哎,阿父呀,有賣炸糕,還有,哎哎,那是什么,好像很好吃呢……」

季衡和皇帝坐一邊,就說,「咱們就車上看看,不許吃外面東西,對你腸胃不好。」

楊笙兒略微失落,但是很他又被外面耍猴戲吸引了注意力,繼續唧唧喳喳起來。

馬車停了雍東河邊一座樓前,柳升過來親自為皇帝這一家人掀開馬車簾子,下面已經放好了凳子,三皇子先穩穩當當地下了車,然後他把弟弟接了下來,之後才是皇帝下了馬車,回身將季衡攙了出來。

臨街此樓有三層高,修建得很是精美,楊笙兒眼睛四處看,便衣侍衛已經隔開了人群不要往這邊擠,他站那里,只見這燈火璀璨之中,人們或笑或鬧,來來往往,有牽著孩子男人或者女人,有戴著幃帽未出閣姑娘,有挑著擔子賣東西小販……,空氣中彌漫著汗味脂粉味還有食物香味,各種味道夾雜,楊笙兒沒有嫌棄這些味道,只是覺得,人很多,外面好熱鬧,這就是夫子所說,治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吧。

他為他父皇和阿父感到了驕傲,季衡叫他過去時候,他就保持了作為一個皇子尊貴和威嚴,邁著胖嘟嘟短腿一步一步姿態庄嚴地走過去了,他阿父看他走得怪模怪樣,就牽住了他手,「方才車上把腿坐麻了嗎?」

楊笙兒愣了一下倍受打擊,囁嚅道,「沒有。」

季衡道,「哦,那就好,咱們進去。」

楊歆兒感動不比弟弟少,因為他比楊笙兒還大了三歲。

街道兩旁都栽種了樹木,有槐樹,柳樹,楊樹,還有棗樹皂角樹柿子樹楓樹等,正是盛夏時節,所有樹木都枝葉繁茂,樹和房屋之間則有排水溝,每條街道都打有公共打水井,有專人守井。

楊歆兒曾白日里出過宮,騎著小馬駒從街上走過時候,街道上樹蔭遮蔽著日光,賣涼水和果子小販樹蔭下叫賣,他當時便覺得十分愉。

因為那天前幾天他剛讀杜甫詩,知道亂世之苦,故而便深深感受到了現世安穩。

進了樓里去後,原來樓後面便是河,已經有畫舫那里等著了。

皇帝握著季衡手,「咱們是要游河嗎,朕以為是路上走走看看。」

季衡便道,「今晚街上人太多了,咱們去那街上擠吧,便不安全,也辱沒了身份,要是為了不擠,侍衛會將路人趕開,那太擾民了,所以咱們坐船游河游湖就行了。」

坐上船,季衡怕楊笙兒太興奮掉進水里去,就讓了女官把他看好,而楊歆兒也自告奮勇說自己會好好盯著弟弟,然後,他和楊笙兒就跑到船頭上去了,楊笙兒趴船舷上,咋咋呼呼地覺得這個也奇那個也好玩,有甚者,有人搖著小船從他們船邊慢慢劃過,然後還有人坐船頭烤魚吃,楊笙兒一聲大叫,「我也要吃烤魚。」

楊歆兒趕緊把他嘴巴捂住了,那位坐船上烤魚人士,穿著一身青色儒衫,應該是個不羈書生,聽到楊笙兒那一聲滿含渴望大叫,就讓自己船夫把船停了下來,他站起身來對楊笙兒笑道,「小公子,不嫌棄話……」

他就遞了一串烤魚上來,他船要矮很多,楊笙兒伸手就要去接,「我不嫌棄……多謝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