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番外(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嫡子身份——許一世盛世江山最新章節!

番外之皇家日子8

太子東宮里的事情,皇室一家和朝中向太子靠攏的大臣們都十分難過。

太子要去寺院里住一陣子,季衡看他這般悲痛,不能不答應。

這一晚,季衡沒有回蘅蘭宮去,皇帝自己回去了。

季衡和皇帝都一夜沒有睡。只是所思所慮並不相同。

太子為了陪伴珍兒,這幾天基本上沒有休息,這下季衡在身邊,他瞬間放松下來,幾乎就暈了過去。

季衡讓人將太子背回了他所居的正院里去,管氏所住的雨竹居則准備著為小郡主辦一個小的喪事。

孩子還沒有滿周歲,按照慣例,是不能給辦喪事的,簡單埋了就好,不過珍兒作為太子的長女,一直以來又得帝後和太子的喜愛重視,自然不能草草了事,季衡說還是辦個簡單的喪事比較好。

季衡坐在太子的床邊,伸手輕柔地撫摸他的面頰,楊麒兒最近瘦得要皮包骨頭了,酷似皇帝的面龐,臉上是深深的痛苦和憔悴。

他這是第一次體會生命的逝去,便在短短時間里失去了一個妾室和兩個孩子,季衡在心里嘆了口氣。

第二天,豫王府和楊笙兒便也前來探望太子了,而對楊珍兒的死,他們都表示難過,但也只能讓太子府上節哀。

楊珍兒葬進了後妃陵里,這是皇帝的特賜,她下葬後,太子便去了鎮國寺里。

季衡送他前去的,楊歆兒也來送了,不過只是到半途,季衡便讓他回了。

季衡本想陪楊麒兒幾天,不過楊麒兒沒有要,他讓季衡先回去了。

從鎮國寺回到蘅蘭宮,季衡也十分疲累,最主要是心累。

太子到了鎮國寺,便又病了,不過他不讓人回京將此事告訴帝後,只是讓召了大夫看病,一邊吃葯,一邊念佛修行。

大約是天氣變化大,季衡又心力交瘁,幾天後,他也病倒了。

季衡身體一直不大好,不過好在有太醫一直給保著,故而小病雖然有,卻沒有什么大病。

這一次病倒,便要比以前來得凶猛,卧病在床,幾乎無法起來。

皇帝因此很難過很著急。

對於他來說,世上沒有什么比季衡對他更重要了,季衡出了什么事,他便會六神無主不知怎么辦。

皇帝像一只圈有領地的雄獸,這個領地上,除了他,就只有他的伴侶擁有永久居住權,孩子們小的時候,他也教養他們,把他們養成和自己一樣的王者,但是,他們長大了,他就會把他們趕走,甚至,他們從一個方面來講從此其實是他的競爭者。

當然,他們也是繼承者。

皇帝骨子里的血腥氣和占有欲,讓他實在不能在孩子成家立業之後還作為一個十分慈愛滿心思孩子的父親,孩子立了府,那么他們就要自己承受一切了。

皇帝是這般想的,但是季衡卻在孩子的事情上優柔寡斷,甚至因此生了大病。

皇帝其實早就發現了楊麒兒的心性過分單純,又對季衡很有依賴思想,還有些感情纖細善感,但他以前一直以為那是楊麒兒太小了,慢慢地就會變好,而且雖然他如此,但做事還是很勤奮很有耐心的,又願意聽別人的建議,看人也很有一套,能夠任用人才,他以為這樣楊麒兒作為一個守成之君也就夠了。

但這次的事情出現,皇帝便對自己的想法產生了懷疑態度。

他甚至在得知楊麒兒要去寺院里修行一陣後,想到了當年楊麒兒才一歲多的時候,那個治好他中的毒的老和尚的話,說楊麒兒天生不是皇帝命,背負不起皇帝的命格,而且要到東邊來養,才能夠保證健康,但是在東邊來養,卻是因為要為真正的帝王讓位。

當時楊麒兒已經是太子,老和尚這一席話實在是大逆不道,而且容易動搖臣子之心,對楊麒兒更是十分不好。

皇帝和季衡都知道這一席話要是傳出去了,會出多大的事情,所以兩人都沒有再想此事,選擇性地將老和尚的話遺忘了。

此時皇帝想起來,便發現了老和尚這話的正確性,不由對楊麒兒是否能堪當大任有了懷疑。

他其實還是很在乎和愛護楊麒兒的,只是,作為帝王的思量,也讓他對楊麒兒有些失望。

季衡的病在六月才好,病好後他也派人前去詢問了楊麒兒的狀況,得到的答案是太子跑到後山上的苦修院里去修行去了。

季衡看楊麒兒不折騰夠是不會罷休,加上楊笙兒的婚期是在八月,為了他的大婚之事,宮里也忙碌起來,季衡便也只是派了人給楊麒兒送東西去,並且去看望他的情況,便沒有更多心力親自去山上探望楊麒兒了。

因為季衡生病,楊笙兒也吃不好睡不好,一直在季衡身邊照顧他的病情,甚至說季衡病不快點好,他便不成婚了。

季衡聽他說些傻話,除了好笑,也很感動。

因為皇帝也一心放在季衡的身體上,對於政務不免就有所疏忽,也是他心中有了別的心思,故而召了豫王到跟前處理一些日常事務。

雖然豫王以前從來沒有過處理政務的經驗,但是翻看了一番皇帝以前的處置事情的法子,之後處理起政務來,甚至能夠琢磨出皇帝意思八/九不離十,而且在有些事情上,他還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自然,他還年輕,也有思慮不周的地方,特別是在人事上,思考會有所欠缺。

但是人事上的事是需要更多經驗和時間與大臣接觸和琢磨的,從別的方面來看,皇帝覺得楊歆兒真是比楊麒兒適合做皇帝太多了。

雖然皇帝起了這份心思,不過他卻沒有任何表示,對楊歆兒說的也是讓他先幫楊麒兒的忙管一管這些事情,等楊麒兒回來再還回楊麒兒手里,在季衡跟前,他則是什么都沒說,季衡甚至不知道楊歆兒在幫著處理政務,不然以季衡的聰明心思,季衡瞬間就能明白皇帝的想法,而皇帝並不想讓季衡知道。

楊歆兒也是時常來給季衡探病的,甚至讓王妃侯氏抱了兒子來逗季衡高興,楊歆兒府上多了一個妾室,且此人已經懷了身孕,他這邊府上的好景更是襯得太子東宮的凄慘,他便也不好多說自己府上的事情。

雖然皇帝並沒有在明面上表示要換上楊歆兒的意思,但朝中大臣卻有不少很服氣豫王,有心想要他代替現在的太子。

楊歆兒從來都是避開這些事,雖如此,但沒有不漏風的牆,趙雲銑又上鎮國寺後山的靜安寺看太子的時候,便想著要勸太子回朝了。

鎮國寺後山不高,但是也絕對不矮。

趙雲銑帶著侍衛爬得不慢,也爬了一個多時辰才到靜安寺。

因趙雲銑出發早,故而到的時候還沒有到午時,他抬頭向上望,只見太陽地里,楊麒兒穿著修行的僧袍,正拿著掃帚在掃台階。

楊麒兒束著頭發,身材修長,稍稍要比剛來寺院的時候長得好了一點,他剛到鎮國寺時,瘦得幾乎能被風吹倒了。

而且他神色平和,眼神沉靜,臉上有種大悲大苦過後的平靜和憐憫。

在大太陽底下掃地,他也沒出一點汗。

趙雲銑走了上去,躬身行禮道,「殿下!」

楊麒兒目光柔和地看向他,做了一個佛禮,說道,「你來了,請里邊坐。」

趙雲銑站在他的旁邊,道,「殿下怎么掃起台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