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4章劃線為界(1 / 2)

巔峰 岑寨散人 1596 字 2022-10-21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巔峰最新章節!

另一條措施也被村民們吐槽得一塌糊塗。

農村院前屋後養雞、鴨、羊、豬等,老實說除了養豬能賺點小錢,一戶人家幾只雞要么指望每天生蛋,不然那點小錢還真看不上眼。

問題在於,有之前蘆溝村兩頭豬事件的教訓,貧困戶根本不敢搞家庭養殖,防止被暗訪人員計算到全年收入當中,所有扶貧款一筆勾銷。

就是說兩家村養雞場被查封後遺留的財政窟窿一直沒能彌補上。

聽到這里,白鈺問道:「大番村養殖的是不是叫卓冠雞?」

「這……」

齊曉曉壓根沒注意過雞的品種,被問得瞠目結舌。

村主任說:「是的,卓冠雞生長期快,健壯不容易得病,城里冷凍廠、食品廠都需要,丟掉那塊市場蠻可惜的。」

「讓老百姓散養的話形不成規模,上門收購的雞販子價錢壓得厲害,不劃算。」婦女主任說。

「成雞批發價平均一只多少錢?」白鈺問。

「大概……」

齊曉曉真是一問三不知,白鈺暗暗瞪了她一眼,心想你每月駐村開會、調研,不單做啞巴,還是瞎子、聾子!

村主任道:「46-50元左右,雞販子要壓四五塊錢左右,拿到縣城菜市場轉給二道販子每只整雞能賺七八塊,可咱農民賺不到錢,不想養。」

白鈺微微一笑,道:「我知道這一帶幾個村子還有個優良品種叫做邊雞,體格大、肉質鮮美且適合散養,縣城有人專門開車過來收購,不論斤兩論個數,每只能賣到150元,一只邊雞頂三只卓冠雞,是吧?」

我怎么不知道?!

齊曉曉默默把這句話咽回肚里。

村主任道:「是哎,邊雞不適合大批量養殖,散養挺麻煩,所以老百姓養得越來越少,偶爾弄幾只都是給孩子、孕婦、老人滋補身體。」

「還有就是邊雞的小雞價格就貴好幾倍,萬一病了、丟了損失大,老百姓舍不得買種雞。」婦女主任補充道。

「哪有輕輕松松賺錢的活兒?想賺錢就不能怕麻煩!」

白鈺沉著臉說,「我知道大家的想法,還抱著規模養殖思路不放,幻想靠鄉里支持要回養雞設備繼續偷偷摸摸搞;我還知道附近幾個村都有類似地下養雞場!但違法違規的事注定不得長久,鄉里也不可能做你們的靠山!」

被他當頭一棒震住了,村主任等人都不敢說話。

「財政補貼的五萬沒分光吧?」白鈺問道。

齊曉曉還是不知道,還是村主任回答:「沒……這是集體財產,大伙兒還等著重建……嘿嘿嘿,哪敢分啊?」

「說得對,集體財產誰敢動一分錢,整個村委會全部罷免!」

白鈺沉聲道,然後敲敲桌子道,「討論了一晚上發展思路,思路不就出來了嗎?五萬塊錢……還可以到信用社借幾萬支農貸款,全部用於購買邊雞小雞,以半價賣給村民;村委會主動聯系銷售渠道,統一打疫苗防疫,統一銷售價格,不准張家賣150,李家賣149,王家賣148,把市場砸壞了都做不成!」

「就怕兩三只散養,老百姓不願干。」村主任道。

「每家十只,」白鈺道,「這件事鄉里倒可以出面跟森林**協商,院前屋前、3000畝草場散養都應該可以,只要合理控制養殖數量,雞糞能肥沃草場嘛。粗略估算,每家十只邊雞能有1000元左右收入,相當於種兩三畝田了,哪個不願干?但賣掉邊雞後要把剛開始的另一半成本還給村委會,那是動用集體財產為扶持老百姓的,賺到錢就得歸還,這一點含糊不得。」

齊曉曉附合道:「那是那是。」

本以為說到這兒就結束了,不料白鈺還有下文:

「養雞、賣雞其實是最基礎的商業行為,我們僅僅滿足於此嗎?不!剛才提到城里人專門開車買邊雞,我想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以大番村名義在縣城搞個門店,主打商品就是邊雞,限量供應每天20只,外加村里特產黃米面、蠶豆、馬鈴薯、農家自釀蜂蜜等等,肯定大有市場;二是村里試開農家樂,來買邊雞的先試吃一頓,散養的現捉現殺,正宗原生態食品!」

齊曉曉聽得目瞪口呆,一干村委會干部則笑得合不攏嘴,忙不迭把每句話都記下來。

「邊雞塊頭大,羽毛五彩繽紛,挺拔漂亮,可以組織婦女同志做大山原生態正宗雞毛毽啊,放到網購平台上賣一只也能賺塊把錢,何必眼巴巴跑到荊家寨央求人家分包香包呢?致富千萬條,大家都在一條路上堵死,路就不通了,同志們說是不是?」

白鈺笑著問道。

這下子真個個佩服得五體投地,村主任懊惱地敲敲腦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