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塵埃落定【已修正】(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清穿]宮廷升級路最新章節!

雍正曾經歷過康熙朝最慘烈的九龍奪嫡的洗禮,那時候眾人各出奇謀,你來我往的出招甚至是預謀篡位,雍正皆一一見識過了,為了杜絕讓當年康熙朝的糟心事歷史重演,雍正的確是用了許多心血與手段去給日後的新皇鋪路,甚至他早就定下了他的繼承人,只是某人不爭氣,一次次的寒了他的心。

自己的兒子雍正了解,所以雍正並沒有真正的將哪怕是一點核心權力下放,所有的事情幾乎都是他親自一把抓。歷朝歷代都忌憚皇子與官員相勾結,私相授受,雍正自然也不例外,雖然兩人都沒有正式入朝——弘晝也許沒那么顯眼,但是在鈕鈷祿是還是熹妃的時候,弘歷私下做的事情也不少。

當時雍正默認了這一做法,因為那時候光明正大匾額後頭的名字就是某人,而富察家本來就是給新皇保駕護航的最有力的保證,所以他當初非常重視富察融安的婚事。現下情況卻又有了大不同,自從雍正決定將富察融安指給十三的嫡子弘晈,盡管這個消息還沒正式頒出,但雍正已經開始讓人有所防范,以防有不孝子做出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這事,純屬康熙朝的經驗。

雍正心下有了計較,又將李榮保給請進圓明園里事先通氣,做做思想工作。最大的問題在於,不管李榮保同不同意,他的女兒也不會嫁入宮中,富察融安的確是一等一的好女子,只是,雍正的兒子們都因為種種原因與之錯過了,沒有那個福氣。

李榮保得了准信,而融安還是嫁給雍正最寵信的怡親王的嫡子,雖說不是皇子,但李榮保還是相當受落。可他高興勁兒還沒過,就忽然意識到一個鐵一般的事實,盡管十三是鐵帽子王,也最受雍正寵信,可一朝天子一朝臣,難保日後新皇登基後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想到這里,李榮保又開始深深的擔憂了起來。難道雍正真的不怕怡親王與富察家聯袂起來,這兩府勢力可是不斷坐大,然後就……

李榮保的臉色變了好幾變,雍正自然也注意到去了,他當然明白李榮保所想與十三所想應該是一樣的,但現在他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了,除非李榮保願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一閑散宗室或者世家子弟,不然就只有這個安排最為妥當。

以李榮保現下在朝中的地位,讓他的嫡女嫁給一閑散宗室或者世家子弟絕對是委屈了,這個富察融安本來有可能是未來的皇後,現下卻什么都不是,這樣的落差可想而知。

雍正該說的話都說完了,接著便直接讓李榮保走人,回去好好考慮再來給他說。

李榮保忽然被雍正叫入園子,出來的時候卻一臉凝重,再聯想最近發生的事情,這私底下傳言也不少。

雍正派人去查今天進言讓兩位皇子的婚事提上日程的官員,得出來的結果有點出乎雍正的意料,此人看著並非被人指示,就連弘歷弘晝兩方面也沒有與他相接觸過。

難道是見這幾日富察家與洛寧接觸,所以為了給兩位皇子做個順水人情?將來無論上位也會給他記上一功。

雍正所不知道的是,他查不出來的最大原因,是因為洛寧的阿瑪在做人思想工作上面,並非選擇直接接觸當朝大臣托人辦事,而是將一些關於皇子婚事與富察家的小道消息讓人散在全京城朝官最愛去的茶館里,洛寧的阿瑪雖然本事不大,卻也知道這消息一出,總有人為了爭功出風頭而中圈套,重點是,這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所以當那位官員一提出,才會有這么多的官員爭相附和。

當然洛寧的阿瑪也做了兩手准備,但現下這後招可以被扼殺了,畢竟這後招,風險還是要比間接散播消息要來得大。用不著最好,只要第一招安排得當,連雍正也沒法查的出來。

所以這邊的線索,其實也就斷在這里。既然那官員有可能是自動自發的請奏,那么也就能間接說明與兩位阿哥無關。但對於這一點,雍正始終覺得太巧合了。

那么紙條又是誰傳的?就連是不是有這些個紙條也許只有兩位阿哥自己知道,因為兩人根本拿不出任何的,像他們所說的紙條。

弘歷和弘晝這兩兄弟年紀不過相差兩個月,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在一起,對對方的脾性自然也十足了解,那么更沒理由認錯對方的字。如果兩人認定那就是對方的字,除非是有人刻意模仿得十成十,不然絕對不可能騙得過兩人的眼睛。

但事情就是發生了,他們提供不了證物,而只憑著一面之詞,雍正就是想查也無從下手。紙條不見了的最大可能性,就是兩人身邊有叛主的奴才而不自知,可是真的有這么巧么?雍正越發疑慮,其實還有一種可能……也漸漸的導致雍正對兩人的懷疑越來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