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新鄰居們(1 /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李好 1586 字 2022-10-30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柳暗花明又一村最新章節!

雖然到了新的地方,可是杜榆卻睡的很香,第二天,太陽都升的很高了,她才睡醒,這又是新的一天啊。

吃完了早飯,胡大舅回去了,順便把他們家的驢子也給牽了回去,杜有忠就帶著大郎,二郎,還有胡鑫去書院那邊去了。讀書的區域離他們這西邊還挺遠的,這也是為了不妨礙正常的教書。

搬到一個新的地方,可不是一天就歸置完了,還有很多零碎。尤其是這周圍的鄰居,也要打聲招呼。和大家相處的好,也比天天吵架要強。

不過對於新來的人,大家都會處於一個觀望的階段,了解了,才能繼續往來。

禮尚往來是個很好的詞,杜榆他們就決定把自家帶的干菜給附近幾家都送一送,這東西呢,不值什么錢,不過卻能當一盤菜,既不過分的奉承,也不會瞧不起人。

中庸才是相處之道,特別是陌生人。

收拾了會東西,胡氏就帶著杜榆去拜訪拜訪街坊鄰居。

和她們一樣,住的都是一個小院子,去敲門的時候,都有人在。

他們東邊的是楊秀才一家,楊秀才在錦溪書院已經有三個年頭了,目前這院子里住著楊娘子和楊秀才的老娘,還有就是楊秀才的一雙兒女。這一雙兒女都是不大的年紀,還沒有到上學讀書的時候。

杜榆和胡氏上門去,楊娘子微笑著把她們迎進了門,等看到他們送的東西後,楊娘子忙道:「你們太客氣了,都是街坊,不用這樣。」

胡氏忙道:「這也不是啥好東西,是我們鄉下人自己曬的,用水泡了以後,和骨頭一起燉了,味道還不錯,值不了幾個錢。」

這樣說,楊娘子就收下來了,然後讓他們有空就過來,意思就是以後就走動起來了。

楊娘子的婆婆正帶著她的孫子孫女在玩呢,對胡氏和杜榆也很和藹。兩個人覺得,這家子的氣氛很不錯,值得交往。

然後因為還有別的人家要去拜拜門,胡氏和杜榆就告辭了,又去了西邊的閆秀才家里,閆秀才都快五十歲的人了,身邊也就是一個老妻,說是他們的兒女們都在老家呢,閆娘子對他們表示了感謝。

杜榆他們拜訪了一圈,大家的態度都還不錯,畢竟拿著東西上門的,誰也不會橫眉冷對。

不過這一圈拜訪下來,杜榆也算是明白了,一般需要住在這里的,家里的條件都是和杜榆他們差不多的。

像書院有些是大戶人家出身的先生們,自己有馬車,在縣城里也有房子,基本上都是回到縣城住的。行動都有人伺候,他只跟著就成。

所以要在這一片家屬區找到很有錢的人家,那就不必了。

大家都是跟著丈夫來這邊討生活或者為了在更好的環境中學習的(這里的學習是指男子),不存在誰瞧不起誰的事情。

不過,杜榆說的是一般,以後碰到了一個舉人的媳婦,她就知道,還是有人會瞧不起人的。

晚上的時候,胡氏很是做了幾個大菜,讓第一天去讀書或者教書的人,好好的犒勞犒勞。

二郎話特別多,把學堂里的事兒都跟大家說,一點兒也沒有不適應的。

也是,大家都是交了錢讀書的,沒事兒也不會找事兒。錦溪書院管的又嚴,如果是那種故意搗亂的人,一經發現,立刻就給你退回去了,哪怕你給再多的束修。人家縣太爺都誇過這做法呢,何況真的和錦溪書院鬧僵了,在這雲陽縣估計就沒有什么人敢教了。

至於杜有忠,他是當先生的,這個時候,講究的是天地君親師,師傅這個身份,那是僅次於父親的。杜榆這邊也把今天拜訪鄰居的事兒說給大家聽,另外幾個人都很感興趣。

沒有誰會給自己的先生難堪。雖然有些調皮的,但是也不太嚴重。

總之,大家的開頭都挺好。

這樣,就在這邊住了下來,大家也都熟悉了,相互之間也都有了了解,走動的就多了起來。

別人覺得這杜家的人都挺不錯的,既不占人便宜,也不會說話尖酸刻薄,有時候有了好東西,也會給大家。

當然,也沒有人會那種故意欺負人,想著占杜家的便宜,大家都是有男丁在書院教書的,這點兒氣節還是有的。

平時早上都一起去西北門那邊買菜,說些家長里短,這日子過的還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