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京城會試(1 /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李好 1727 字 2022-10-30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柳暗花明又一村最新章節!

齊氏的娘家侄子來了幾個,齊家的幾個表舅舅,長得都很憨厚,這幾年從杜家也得了不少好。

但是人家不是那種得意忘形的人,每次到了收獲的時候,都會把自家種的糧食,像綠豆,紅豆之類的給他們這邊抗一袋子,說是讓他們嘗一嘗鮮。

雖然這東西不值錢,可是比那些單純的只為了過來要好處的人不好多了?至少人家懂得回報。

陳杜氏這次過來的是二兒子陳二爺,這位陳二爺說話倒是風趣,也沒有提什么別的事兒,就單純過來給舅舅舅母拜年的。每次過來態度也特比好。

因為陳家現在的身份,肯定比不上杜家了,所以要是還擺高姿態,那是得不償失的。

看見杜有賢還有豆腐作坊,就跟杜有賢商量,他們陳家在鎮上也有酒樓,所以也想在這邊訂豆腐,陳家每天都有人過來取,他們陳家也有馬車,過來運貨不成問題。

正常的生意買賣,杜有賢和家里人商量了,也覺得沒有什么不可行的,所以就和陳家有了這方面的來往。

只要不是單純的收取別人的好處,那就是可行的,這正常的生意往來,也沒有什么可以忌諱的。

杜家這邊出豆腐,那邊陳家付錢,講究的是你情我願。

陳二爺還知道要結個善緣。畢竟,如果不是他娘早年做的有些過分,現在這邊按說應該是和他們最親近的,杜有忠也是陳二爺的親表哥呢。

過年就這樣在吃吃喝喝走親戚過去了。因為杜有忠不在,總覺得沒有以往過的熱鬧。

正月一過,進入二月,胡氏就給楚家送了大定禮,表示這要送聘禮的時候快要到了。

現在胡氏一點兒也不擔心沒有錢送聘禮。齊氏也表示,這是孫子輩的第一個,肯定是不會少錢的。

家里定的標准是大郎這次成親用二百兩,這在鄉村里,可真是大手筆了!以前娶個媳婦用幾兩就可以了,如今二百兩,這還不包括雜七雜八的,光聘禮就得用上二百兩,另外那些皮子和海干貨等等,也都可以送到楚家去。作為聘禮的一部分,還有比較講究的五色谷物等等。

不過杜家的人對此都沒有意見,畢竟大郎人家已經是秀才了,娶得還是楚家的姑娘,多用點錢,也是應該的。不然楚家那邊不好給姑娘出嫁妝了。因為嫁妝是跟著聘禮走的,要是比聘禮多的多,那就是瞧不起對方了。

於是這邊杜家送去的聘禮還是可以的,楚家旁支有些想看笑話的,看了這送來的聘禮也不啃聲了,這年頭,能出這樣一份聘禮,比一般人都強。

要知道有的人家,一輩子都賺不到二百兩銀子呢。

聘禮過後,就等著杜有忠那邊的消息了,或者說,是等他回來,就可以操辦婚禮了。

因為杜大郎是長孫,雖然他們以後大部分時間是要在縣城里住著,但是齊氏和杜老爺子商量的婚禮還是在鄉下辦,也可以祭祖,還可以婚後就直接進祠堂。

當然,孫媳婦的嫁妝,除了容易帶的,其他的都可以放在縣城的房子里。這一點齊氏他們沒有意見。

但是不能一點兒嫁妝也不往鄉下搬,那樣會很沒有面子的。

楚家也同意了這個方法,邵氏的意思是,既然要有面子,那么成婚那邊搬到鄉下的嫁妝,那就是得讓人眼前一亮的,像什么綢緞那,首飾啊,這些都可以擺在明面上嘛,大件的家具也可以搬一套過去,大家看了家具了,就沒有話說了。

杜家這邊出了二百兩銀子的聘禮,他們這邊得翻番,至少是四百兩的嫁妝,這也是楚家的規矩,不能只拿著人家聘禮的數目當嫁妝,那樣豈不是一點兒也沒有陪送給姑娘家?

至於私底下邵氏給的,別人也不會多問。

胡氏這忙的不行,沒想打娶兒媳婦這么繁瑣,事事都要自己親自去辦,哪怕有李大壯家的幫著,也是不行。

就是杜榆,也是沒的嫌。登記在冊,然後找人采買窗簾子,被面等等,還有,找了裁縫,給全家每人都要做一身衣服。

這個事兒杜榆是很重視的,齊氏最開始說的是,發給大家料子,讓大家自己做,可是杜榆還是說服了奶奶,畢竟這次大哥成婚,要來的人很多,還是讓縣城里的成衣店的裁縫給大家訂做,那樣款式和樣式都不會顯得土氣。

也是給家里人撐面子的意思,畢竟,幾個嬸子是會做衣服,可是那款式都很老,別人看到了說不定心里還會笑話呢。

齊氏咬了咬牙,也就同意了,杜榆就帶著人過來楊柳村專門挨個給大家量了。

能做新衣服,大家都很高興,尤其是請來的還是縣城里的裁縫。所以全家老小都很高興。

不過杜榆跟齊氏商量,給長工們也做一身衣服,料子可以不要好的。「畢竟是大哥的喜事,對長工來說,也是少東家的喜事兒,他們也是來幫忙的,穿著新的,也能讓別人覺得咱們家對這些人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