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2 / 2)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真是好的不靈壞的靈。在百年慶前一天的預演排練中,原本王錚已經能夠與樂團進行較好的合作了,偏偏在預演的時候竟然搶先了樂隊一個節拍,讓祝文鈞是煩惱不已。

很多歌劇、話劇和舞台劇在正式開場前都會專門空出一天,進行預演。預演是一件很正式的事情,因為官方也會售票給愛好者進廳欣賞,而且票價只有正式演出的一般價格。

所幸的是s市交響樂團對於這次的百年慶實在是太過看重,因此在預演的時候也只有相關演奏者可以進廳欣賞,所以即使是發生了一些小失誤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戚暮拿著自己的小提琴站在後台紅色的帷幕內,清秀的眉頭微微蹙起,看向舞台上正在演奏著講樂曲的s市交響樂團和……那個低頭彈著鋼琴、卻已經額頭冒汗的年輕人。

王錚自小家境很好,也是被父母寵大了了的。雖然從小參加過不少比賽,但是還真沒與樂團合奏過,所以無法與樂團配合好,他自己也是非常焦急的。第二天就要百年慶了,臨時也不可能找到可以替代他的人,只能希望他發揮正常甚至是超常一些,不要太過急促。

等到這一首《g小調》結束的時候,戚暮明顯地看見王錚緊綳著的身體一個松懈,整個人看上去都輕松了不少。

畢竟是較為正式的預演,祝文鈞沒有多說什么,王錚便直接下台、換戚暮上台演出。工作人員將那重重的施坦威九尺大鋼琴推下了舞台,戚暮走到指揮左側的位置,抬首與祝文鈞進行了一個對視後,兩人點了點頭,一段歡快激烈的快板便陡然響起。

《d大調》的第一樂章是一段極快的快板,《康斯進行曲》的名頭從來都是響亮的,在全曲一開始便是一段難度極高的華彩,整個樂團都安靜著聆聽那唯一的小提琴演奏樂聲。

只見耀眼灼目的照明燈下,戚暮的手指在琴弦上飛快地舞動著,那速度實在太快,幾乎要讓手指成為虛影。與左手快速地按動相對應的,是右手上不斷跳躍的琴弓。

這段華彩的音域從g弦一直跨越到e弦,並且還經常有跳音,非常考驗演奏者的運弓技巧。

但是這些,對戚暮來說卻並不是什么難事,他神態輕松地將這段華彩完美地演奏著,但是台下的鄭未喬卻是捏了把冷汗。

誰都知道《康斯》最為困難的便是在華彩樂段結束的那一刻——由大管首席吹奏著巴松與小提琴聲融合起來的那一剎那!

巴松是一種大型管體樂器,也被稱為大管,其音色陰沉深郁,一旦吹奏起來便帶了種庄嚴肅穆的氣氛,非常適合在正規嚴肅的樂曲中使用。

但是,閔琛卻恰恰反其道而行之!

《康斯》所要表現的是歡快熱鬧的春日場景,萬物復蘇、生機盎然,明明一開始的華彩也給聽眾們描繪了這么一幕美麗動人的景象,但是突然插進去的巴松管樂聲卻經常會讓人一下子懵住。

這首《d大調》之所以一直沒有成為閔琛最為出眾的代表曲目,正是因為它對首席小提琴家和巴松管演奏者的要求實在太高。在整個第一樂章中,小提琴首席的樂段貫穿了全部,甚至在前小半部分的時候,只有一道憂郁低沉的巴松樂聲與之映襯。

想要表現出歡快跳脫的音樂?

行,那么小提琴演奏者就必須讓巴松的聲音顯得詼諧幽默起來,以嚴肅反襯為活潑。

因此,在確保復雜深奧的高難度技巧的同時,戚暮必須帶領起巴松管的聲音。

這一點對於很多小提琴家都是個難題,但是此時此刻……當那一段最為艱難的雙樂二重奏結束時,鄭未喬坐在觀眾席上忍不住地捏緊了拳頭,低聲喊了句「好」!

鄭未喬激動不已地紅了臉龐,他的耳朵里不停地涌入各樣的音符,金碧輝煌的舞台上,也似乎有不少出眾的音樂家正在演奏。但是此時此刻,鄭未喬的眼中卻只有站在指揮左側的那一個人!

青年嫻熟高超的技巧、華麗漂亮的跳音,甚至是壓下了整個樂團,成為了舞台上最獨一無二的存在!

鄭未喬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