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2 / 2)

總而言之,雖然前天晚上還一口一句「小七,不要讓我失望啊」,但是阿卡得教授其實早已期待滿滿地等待了半個月之久,就等著來欣賞自家學生的精彩演出了。

現代化風格的音樂廳內,漸漸地響起了一陣開場警告聲,於是觀眾的小聲議論漸漸平息下去。不過片刻,阿卡得教授一眼就從那群樂手里發現了自家學生的身影,這個小老頭立即坐直了腰板,暗自想到:我家小七就是鶴立雞群!

無辜中槍的維愛眾人:「……」

這場音樂會和阿卡得大師過去幾十年參加過的並沒有什么不同,仍舊是常見的指揮、首席、最多再加上一個鋼琴演奏者鞠躬致謝,接著便是開場演奏。

直到這首《華爾斯坦奏鳴曲》演奏到第二樂段的時候,阿卡得教授眼中的隨意才慢慢地消散,他有些怔愣地聽著耳畔傳來的樂聲。

維愛的這幾場巡演,除了這一首《華爾斯坦》始終不變外,幾乎每場都會更改幾首演出曲目。能始終不更改演出曲目,則說明樂團對這首曲目是信心十足。

朱莉·艾德利特的鋼琴演奏自然是不用說的,這首《華爾斯坦》在她的手下栩栩如生,仿佛黎明再現。多倫薩的指揮也是阿卡得教授從不小覷的,脾氣溫和不代表這個老朋友沒有實力,他可是與法勒齊名。

但是當戚暮真正地聽到了維愛的演奏時,他還是感到了震驚。

越是高明的音樂大師,越能夠細致入微地察覺到一絲一毫間的音樂差距,感受到那幾乎難以分辨的微小進步。或許是在和弦的時候更加柔美細膩,或許是在集體快板的時候更加熱血沸騰,進步就是進步,無法忽視!

阿卡得教授終於明白為什么在那些贊揚維愛巡演的報道里,看上去最為誇張的會是格拉特的那篇《希望》了。正是因為鑒賞水平太高,所以才能發現更多的閃光點,也才能聽出最最真實的維愛。

這真的是……一片希望!

《華爾斯坦》、《c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格里格《a小調鋼琴協奏曲》……以及最後的返場曲《托卡塔》、《西西里舞曲》,全場兩個多小時的演出,讓人回味無窮,難以自拔,直到真正地落下帷幕後,舞台下的掌聲也是久久不息。

在那掌聲響了足足三分鍾之後,坐在人群中央的老者終於緩緩地抬起雙手,輕輕拍動起來。

阿卡得教授的掌聲很輕,輕到被周圍雷鳴般的掌聲很快淹沒;但是他的動作卻很穩重,一下一下的,帶著欣慰與贊美。

他的學生,真的是出師了!

……

維愛在巴黎演出結束後,戚暮還特意到阿卡得教授的家中,再與這個老人多相處了幾個小時的時間。戚暮真誠地邀請阿卡得教授去維也納參加維愛本季度最後一次的歐洲巡演音樂會,但是後者卻因為腰病犯了,而真的無法到場。

然而,在戚暮正感失意的時候,阿卡得教授卻笑了笑,拍了拍自家學生的手背,道:「小七,我會看直播的。你的琴聲老師已經聽到了,真不枉費你瘦成這樣了啊。不過以後可不能再這么辛苦下去了,記得多吃飯!一定要胖到80公斤,知道嗎?!」

戚暮哭笑不得地點頭:「是是是,我一定會努力吃飯。」

至於胖到80公斤嘛……老師,那您就是打死他,他也做不到啊!

維愛在巴黎的演出結束後的第二天下午,這支樂團便乘坐飛機,回到了維也納。

他們離開的時候這個城市還是春寒料峭,但是回來的時候已經花香滿地,連路邊的草叢里都多了不少不知名的野花。維也納的春天一如往年的溫暖迷人,回到了自己的大本營,維愛的眾人渾身都自在許多,連太陽都覺得圓了許多。

距離維愛的最後一場歐洲巡演音樂會還剩下三天,剛下飛機,多倫薩先生便讓大家回到各自家中休息,等第二天正常上班就可以了。

而第二天當戚暮提著自己的琴盒走進維愛的大型排練室的時候,他還沒有將自己的東西放下,便見到小提琴組的卡爾神秘兮兮地走了過來,小聲地說道:「小七,今天一大早就有個人在樓下等你誒。剛剛安東尼先生和他溝通以後,把人給帶上來了。」

忽然聽到居然有人在音樂之友協會大樓下等著自己,戚暮微微一愣,思索了許久也沒得到答案。他笑著向卡爾道謝過後,便趕緊地把東西放下,然後去了安東尼先生的休息室,打算見一見這位客人。

一聲「請進」後,戚暮輕輕地推開了首席休息室的大門。燦爛溫煦的陽光透過百葉窗照射下地面,戚暮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坐在座位後的安東尼先生,他再往旁邊一看,視線在觸碰到那個站在一旁的黑發男人時,倏地怔住。

雙眸漸漸地睜大,沒等戚暮開口,對方先是笑著推了推鼻梁上的鏡架,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