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第二百五十三4章(2 / 2)

所以這兩種小提琴一般都用於獨奏會表演,專門表現出小提琴出挑完美的音色,讓之成為俘虜全場觀眾的法寶。

而在戚暮的這一場獨奏會上,「伊蒂絲」徹底地釋放出了自己最本質的美麗。她用驕傲自信的琴聲席卷了全場,那天籟般嬌艷動人的琴聲仿佛是群芳爭艷,又好似是春日重現,用世界上最華麗的詞匯都無法形容出那種只屬於「伊蒂絲」的完美音色。

小公主「伊蒂絲」是如此的動人,而接下來下半場的獨奏會的時候,戚暮卻突然換了「珂冬」上台,演奏了一首柴可夫斯基《悲愴交響曲》和一首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珂冬」沉郁頓挫的琴聲仿若是俄羅斯嚴寒料峭的冬日,寒雪紛飛,滿目蒼白,那聲音厚重而保有質感,讓所有觀眾們都忍不住地心中一緊,為之潸然淚下。

對於這次華夏音樂學院的獨奏會,戚暮真的是用了心的。能夠將自己最優秀的兩把小提琴全部拿出來、並且在同一場獨奏會上演奏,已經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了。

戚暮希望這些學生能從「伊蒂絲」和「珂冬」的琴聲中聽出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明白小提琴是一種可以讓唯美與愴然同存的美麗事務,理解如何用小提琴表現出復雜繁多的感情,也聽清楚每一個音符的綻放。

當整場獨奏會結束的時候,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所有學生都激動興奮地拍著雙手,想要將自己的贊美傳遞給舞台上灼眼耀目的青年,也都紛紛期待著接下來的安可曲的演出。

這一次,戚暮干脆沒有走下舞台,而是直接站在原位,認真地凝視著全場每一個學生的身影。

舞台下,是一片黑壓壓的人影,戚暮無法看清每個學生臉上的表情,但是他卻能清楚地感受到,這些學生對於古典音樂的熱情與喜愛。正是因為這種發自內心的喜悅,才能讓這些孩子堅持一年、兩年、三年……十年、二十年。

春來冬往,寒暑交替,可能在極冷的冬天你的手上全是凍瘡,但是你仍舊每天堅持著練習樂曲,即使凍瘡破裂、流血流膿;可能在難耐的酷暑,汗水已經濕透了你的前胸後背,但是你卻仍舊努力地看著琴譜,即使汗水已經打濕了眼睫毛。

這些都是戚暮上輩子曾經經歷過的,也是他這一生最珍貴的寶藏。

大約過了三分鍾之久,音樂廳里的掌聲才漸漸平息了一些。戚暮單手拿著「珂冬」,微笑著再向台下鞠了一躬,接著在全場觀眾——包括學生、教授以及院長好奇的目光中,一道鋥亮完美的琴聲陡然響起。

從第一個音開始,那氣勢便如同長河倒灌,呼嘯而來。

「珂冬」極美地演繹出了金屬一樣沉重的音質,琴聲歡快激昂,旋律急促激烈,在音樂廳里形成了一股美麗的浪潮,讓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屏住呼吸,聽著這首熟悉而又陌生的樂曲。

在場的人當中,竟然沒有一個人聽過這首樂曲!

甚至就是見多識廣的華夏音樂學院院長,都驚詫地睜大雙眼,因為從來都沒聽過這首熱烈歡昂的曲子。

那聲音有時歡快明悅,有時候又急促緊張;上一個小節還如同春天般的和艷,下一秒便如同夏日森冷的暴風雨。直到最後一個尾音,慢慢地歸為一片悲傷的平靜時,還是譚老先睜大了眼睛,恍然大悟:「《月光下的暮色》?!!!」

自此,這首小提琴與鋼琴協奏曲,第二次出現在了世人的目光中。

在回到華夏之前戚暮就與閔琛商量過,他想將這首《月光下的暮色》作為一個小驚喜、小禮物,送給華夏音樂學院的學生們。對此,閔琛並沒有反對,反而與戚暮連夜對這首合奏曲進行了一點改編,讓其更適合獨奏。

一曲結束,舞台下響起了熱烈轟然的掌聲,不時有人小聲的議論著這到底是什么曲子,卻也有人敏銳地猜測到「這難道就是那首傳說中的《月光下的暮色》?」。

合奏會都過去幾個月了,閔琛和戚暮還沒有將這首曲子公開,也難怪它被稱為「傳說」了。

但是無論如何,在這首「不知名」的樂曲響起時,台下的學生們都深深地明白,這首樂曲絕對是一首完美卓越的曲子!那琴聲中飽含著的無奈,那掩藏在歡快音樂後的悲痛蒼白,都讓人一生無法忘記這首曲子。

華夏音樂學院曾經接待過多位世界音樂大師,包括了紐約愛樂樂團、倫敦愛樂bbc樂團等等。但是,在這個大型音樂廳里,還是第一次響起了如此長久的掌聲,那掌聲一共持續了五分多鍾的時間,最後才在青年長時間的鞠躬後,慢慢平息。

華夏音樂學院有不少戚暮的樂迷,他們今天自然是為自己偶像的出色表現而折服。而還有一些並非戚暮樂迷的學生,在聽過了這樣一場震撼動人的音樂會後,也都不由自主地迷戀上了這個年輕的小提琴家的音樂。

戚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