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蘇北大戰之支援(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二十世紀新帝國最新章節!

(第四更!晚了點哦!)

(第四更晚了點哦)

朝陽戰線對面,日軍的戰壕也已經開始挖掘,大規模的戰爭看,不像痞子打架,一擁而上,而是進行戰壕戰,日軍既然准備在這里進行次戰場會戰,定然要有充足的准備,步兵戰壕,炮兵陣地,每一處都要仔細設定,進行精心搭建,而且炮兵陣地也在後方,距離主戰場十來里以外,這個射程,雖然在對方重炮的射擊范圍內但是威脅非常小。

「百里,孝准,日軍大軍臨近,但是卻深構戰壕,此是為何?」鄧森看著作戰地圖,日軍的舉動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按照他的想法,日軍到來之後,一定會進行攻擊,必定日本比不得他,是在海外作戰,費用極大。

「根據日軍的動向來看,日軍可能是准備圍點打援,或者進行一次次戰場決戰,來擊潰我第一防線的部隊,從而在以後的進攻當中後方絕對安全。」張孝准覺得日軍就是這樣的想法,可是這樣他們卻沒有絲毫辦法,還能隨著日軍的戰略進行作戰。

「我覺得第一線進行添油戰術,雖然無法避免,可以同樣可以達到我們的戰術目的,疲憊日軍,打掉日軍鋒芒,在第二戰線進行會戰,拖到冬季,到時候我們本土作戰,物資充沛,日軍孤懸海外物資供應必然更加艱難,尤其是東海在冬季後期結凍之後,日軍的給養便幾近沒有,也就是說我們還要堅持四個月,四個月的時間進行艱苦的戰壕防御戰,同時盡其一切可能武裝後方民兵部隊,待戰事吃緊也可以抵擋一番,總之,只要第一波給予日軍不小的傷亡,我方後方的軍械將會源源不斷的進行生產,而且時至冬日少雨,只要我機械部隊進行數次武裝出擊,日軍的推進將會被阻隔,到時候,他們要么和談,要么撤軍,否則等待他們的只有死在冰天雪地里。」蔣百里對於戰事的分析,極其精細,甚至對於後來的戰事發展也進行了預測。

但是鄧森知道,這些戰術,都是以士兵的血肉來完成的,現在剛剛入伍的軍隊士兵,那里算是士兵,都是一些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們也許可以和地方武裝進行戰斗,但是在大規模的戰場上他們也能被當做炮灰使用。

「現在我們的軍工廠生產的怎么樣了?鋼鐵廠也已經能夠提供鋼鐵了吧?」鄧森不再討論戰爭,這場戰爭,只要不出太大問題,不會出現差錯,而能不能出問題那?幾乎沒有可能,日本也就最大限度能夠派出這么多軍隊,戰爭進行兩到三個月日本政府就受不了了,所以他並不擔心日本的增兵;再說袁世凱,他現在是軍力強大,可是大部分都是新兵,且訓練比鐵血軍要低很多,真的打起來,鄧森的十萬預備役就能將其遏制住;至於**黨,現在已經擴張到四十萬的**軍,也得到了列強各國的支持,列強就要讓中國保持著分裂的態勢,不過軍事思想訓練的落後,且有著鄧森的影響,**軍不足為慮,所以他很放心。

唯一讓他感到為難的是工業計劃,原本准備投資工商業的資金,因為這次戰爭花費大半,單單是物資購買就足足是近千萬英鎊,戰後的撫恤還需要數百萬英鎊,也就是說,鐵血軍足足要花費一千五百萬到兩千萬的資金進行戰斗,而且是只賠不賺的戰斗。

「現在軍工廠都在全力生產,還有眾多的青年加入,已經擁有兩千人,按照你所說的流水線生產方式,生產速度不慢,唯一的缺點就是大部分工人的技術不過關,還待培養,而鋼鐵廠剛剛出鋼,不過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至於民間的工業發展,我們已經擠出一部分鋼鐵,給予其使用,這個月汽車廠已經生產了三十輛汽車,成績還是不錯的,就是發動機需要進口。」一個月生產三十輛汽車,雖然說在美國這等工業大國來說幾乎是可笑的,但是對於剛剛工業起步的皖北來說這就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這標志著鐵血軍今後的軍用民用車輛可以自己生產,但是發動機確實是一個軟肋,好在這個時代沒有科技封鎖,等到狄賽爾到來,定然就會有的。

「那就好,通知兵工廠,現在先停下重機槍生產,全力生產步槍以及手雷還有迫擊炮,我們在火力上處於劣勢,必須用數量抵消日軍,只可惜迫擊炮彈到現在都沒有研制出來而且生產難度我們也生產不了」迫擊炮彈,這是一個難題,因為鄧森只是記住基本的形狀,根本不知道如何設計內部,以及材料構造,老是用六十毫米口徑炮彈當做迫擊炮使用,威力太小了。

「明白」身後的一名文職人員得令之後馬上紀律下來,然後出了會議室。

「元首我覺得應該將三地的駐軍擊中到朝陽去,同時讓十一師,二十一師也調到哪里,在那里一定要抵擋日軍半個月時間,然後再黨衛軍的掩護下撤到第二戰區,所以現在我們就必須趁著日軍正在調集物資,將所有作戰需要的物資送過去,最重要的是工兵於其後方進行施工作業,將原有的五道戰壕,擴展到三十里的數百戰壕,將周邊數十里地變作戰場,讓日軍每攻破一個戰壕就面對一個新的戰壕。」挖戰壕,很簡單,一個人員足夠的工兵團,在一天之內可以挖掘相隔十米,寬度兩米,深度一點七米的戰壕三十多道,擊中鐵血軍全軍四個工兵團,每天可以挖掘近十里地的戰壕,戰壕內相連接,一步步抵擋敵人,而且鐵血軍士兵也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