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1 / 2)

天下首富 浪子刀 2608 字 2022-11-08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天下首富最新章節!

南洋銀行。

對胡楚元來說這將是一枚非常重要的棋子,雖然他在這家銀行中的持股率並沒有超過40%,畢竟還有張弼士、徐潤、葉文瀾、莫鎏章等人的加盟,尤其是張弼士,他才是南洋銀行真正的主要支柱。

胡楚元將會用很少的一筆錢撬動整個南洋和兩廣、越南等地的金融市場,而張弼士也通過和他的合作進入中國的金融領域,雙方各取所需。

這是大清首富和南洋首富之間的一次合作,徐潤、葉文瀾、莫鎏章等人不過是陪襯和輔助者。

中法戰爭的炮聲越來越響烈。

在天津,李鴻章已經和法國代表福諾簽訂了《李福條約》。

李鴻章本人勉強還能接受這個條約,並寄希望於後期的談判,新的軍機領班大臣禮親王世鐸剛上任,大權都掌握在醇親王奕譞手中,奕譞又不是一個很能干的人,對此的態度就很模糊,既不反對,也不贊同。

這件事本該是新的總理外事大臣肅親王隆勤管的,可他更屬於無能之輩,前些曰子之所以能脫穎而出,說到底還是依靠胡楚元,凡事都是胡楚元替他拿主意。

在福建和台灣,法國人派遣艦隊准備登陸基隆,朝廷依然是派淮軍大佬劉銘傳擔任督辦台灣事務大臣,領了兩個營的淮軍負責抵御。

湘淮不和。

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其中的間隙本來就是滿人挑撥出來,滿人自己心里清楚,也就不再指望原先駐扎台灣的湘軍孫開華部出力,只是讓孫開華調兵回高雄。

在兩廣,梅啟照的折子一遞上去,清朝廷也就半推半就的同意了,將湘淮兩軍分開部署,只讓一個中間派系的梅啟照負責統轄調度,免得兩系再做內爭,貽誤戰機。

淮系的廣西巡撫潘鼎新兼諒山督辦事務大臣,坐鎮諒山和憑祥,廣西提督王德榜領湘軍退守龍州縣,贛軍繼續從江西抽調新兵督練,擴張到八個營,分兵守硤石關和江州縣,提馮子材為督辦團練大臣,在南寧府和寧明縣督練團練。

至於梅啟照提出的南洋銀行一事,因為前例太多,眼下又是緊急用錢的時候,朝廷也顧不上很多了,當即批准,讓他速度在地方募集款項。

真正分析一下,中法戰爭在中越交界處開戰,對清軍的利好消息是非常多的,首先是法軍補充困難,要經過漫長的山地和雨林,而清軍背靠南寧府,珠江水路直通南寧府,上游還直通江州縣和龍州縣。

從湖南到廣西,從湘潭到桂林,不僅有水路可通行三十噸的柴油機小輪船,也可走陸路大道,不受旱季和雨季的影響。

也就是說,法國人在整個4月到11月之間都無法調動,難以補充人力和軍火裝備,而清軍可以在全年不斷補充……從整個大戰略上來說,這就是中國之所以能打贏中法戰爭的真正因素。

只要今年能拼個七八成的損傷,明年就必定是一場大勝,拖到4月份,法國人要想再次展開大規模的決戰,必須再等後年4月。

這樣的戰爭軍費損耗,即便是法國也承受不起,就算它承受住了,六年一拖,它以後也休想抵御德國人的入侵。

胡楚元在太平鎮住的很舒適,只是心里特別掛念妻子和即將出生的子女,他每隔幾天都會寫一封加密電報發給顏士璋,再讓顏士璋轉發給伍淑珍。

福州那邊,瞿鴻機也開始急著求救,白天黑夜的粘著顏士璋,拜托顏士璋請胡楚元想想辦法,顏士璋則讓他一切都聽葉富的安排。

胡楚元還是做了點事的,通過電報在京師里和李鴻章玩了一局。

李鴻章生怕福建水師壞他的好事,將法國人的艦隊引上天津,極力想要派遣張佩綸南下督戰,說是督戰,不如說是全權督軍不准開戰。

在這個看似平淡,實則危險的環節,胡楚元突然發力,通過肅親王隆勤和李鴻藻的老關系,讓朝廷不要另外派人。

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已經讓左宗棠擔任欽差大臣,又有閩浙總督兼福州將軍何璟在任上,何必再派一個人督戰?

若是在這個時候顯得不信任左宗棠、何璟兩人,豈不是寒心之舉?

慈禧左右權衡,最終還是在肅親王隆勤的說服下,決定相信左宗棠的能力,將東南軍務全權委與「督辦閩浙東南海防欽差大臣」左宗棠,只有台灣防務單獨交給資歷也不簡單的劉銘傳。

隨後,胡楚元給左宗棠發了一封電報,說是一切都已經在他任上就准備充分了,此時只需要信任葉富和葉祖珪二人即可,不要再從湘軍抽調楊岳斌等水師名將前來,那樣只會新增麻煩。

……胡楚元的生和死都是未知數,即便知道他還活著的人,對於他的行蹤也難以捉摸。

幫助梅啟照理順了兩廣的軍務,也通過南寧這個巨大的中轉站向劉永福發送了一批軍火後,胡楚元轉身就跟著押運軍火的部隊前往雲南。

事實證明,胡楚元早早將南寧做為軍火物資中轉站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南寧的交通優勢是很明顯的,本身也屬於一個巨大的廣西盆地腹心,防御優勢也明顯。

即便廣州到香港的水路被法國人中斷,通過湖南向廣西提供補給的難度也不大。

通過南寧,沿水路可以向諒山、鎮南關提供補給,向西,經過百色府進入雲南文山,通過官道一路北上是昆明,南下就是臨安府和思蒙州,正好就是滇軍和法國的交戰線。

六月,胡楚元抵達雲南。

雲南是一個特殊的好地方,四處都是那一個個小壩子,就像是無數小型盆地組成的高原,那些小壩子更像是無數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他這一次要見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雲貴總督岑毓英,此人手中也有二十多個營,總計一萬七千人,半數是自己從廣西帶來的舊部桂軍。

替胡楚元和岑毓英引薦的人,也不是別人,恰是劉永福。

一路跟著輸運軍火的廣西綠營兵進入越南家喻關,胡楚元首先去的還是劉永福的軍營。

胡楚元要和岑毓英聯系的事情,早在他離開河鄴的時候就已經和劉永福談妥,等他轉了一圈再來到家喻關時,劉永福早已替他聯系妥當。

岑毓英和劉永福是同鄉,早在同治年間,兩人私下就有了秘密的來往,在岑毓英率兵一萬余人進駐家喻關後,劉永福也象征姓的領著四千余人的部隊駐扎在家喻關外,並改稱「福字營」。

剛秘密的進入劉永福的大帳,胡楚元才坐下來喝口涼茶,營帳外就傳來一陣搔動。

很快,帳門簾兒一掀,劉永福側身相讓,將一位身材不是很高的半百老官員先請進來,此人身穿二品封疆大吏的官服,頭戴一眼花翎,地位可見一斑,膚色暗黑潮紅,眼神敏銳,顯得很健朗,精氣神也很好。

此時此地,二品大員,一眼花翎。

除了雲貴總督岑毓英,別無第二個人選,除非是梅啟照也過來了。

胡楚元也起身,岑毓英忍不住一抬眼簾,仔細打量著他。

劉永福讓身後的親兵守在賬外,將厚厚的帳幕拉緊,這才低聲道:「總督大人,這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