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去而復返(1 / 2)

一劍平天 西襄子 1576 字 2022-1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一劍平天最新章節!

李莫愁和小龍女聞言,都是不由驚訝道:「世上竟還有這種古怪的功夫?」

尹治平道:「世上原本是沒有這種古怪功夫的,但歐陽鋒當年練了錯的《九陰真經》,卻是給練成了這種古怪功夫。他也是因為練了錯的《九陰真經》,才練的瘋瘋顛顛,頭腦不清楚,連自己是誰都不記得了。」

李莫愁道:「那《九陰真經》我曾聽人說過,據說當年東邪黃葯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陽這五大高手於華山論劍爭奪《九陰真經》的歸屬,最後是你們全真教的祖師中神通王重陽比武獲勝,得了《九陰真經》。但後來王重陽死後,這部《九陰真經》又重新流落入江湖,引得許多人爭搶。我聽說桃花島主得了真經的上部,但得手未久,卻又給他的兩個弟子銅屍陳玄風、鐵屍梅超風給盜走,他因此一怒之下,將門下所有弟子都打斷雙腿,趕出了桃花島。而銅屍陳玄風與鐵屍梅超風兩人闖入江湖後,又掀起一片腥風血雨。那全本的《九陰真經》,我聽說最後是被郭靖與黃蓉夫婦所得,也不知是真是假。」

尹治平點頭道:「是真的。你前面說的那些,也都沒錯。」

小龍女前世雖然練過了王重陽遺刻的那部分《九陰真經》,但直到她重生回到現在,卻一直都不知道原來《九陰真經》這么有名。這時聽了李莫愁所說,不由心下暗暗驚嘆。轉眼瞧向尹治平,心下暗道:「他既然知道那處秘道。那想必也是早得了那部分的《九陰真經》,倒是不知師姐有沒有得到?」

李莫愁嘆道:「據說那《九陰真經》號稱是天下武學的總綱。卻也不知那里面的功夫是如何玄妙,可惜無緣一觀。」又轉向尹治平道:「更可惜你們王重陽祖師當年得手了《九陰真經》後。居然沒把真經中的功夫傳下來給你們這些徒子徒孫。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尹治平道:「重陽祖師他是非常人,自然也有非凡的想法。不過你說的也是,若是他當年把《九陰真經》傳了下來,那我們全真教現在可不知又會強成什么樣兒了!」

李莫愁嘲諷笑道:「你們這些人,就是自詡什么俠義、正派,專愛做舍己利人的事,去博江湖上的名聲,要江湖上的人都稱贊你們。其實那名聲又能價值幾何,值當為了名聲付出那許多嗎?」

尹治平不在意地笑笑。也沒有反駁。其實一個人若有了本事,成功之後,自然地就會去追求名聲,這便是所謂的功成名就。就像他前世那個時代,為什么許多富豪有了錢之後會去做慈善事業,不是他們真的心善,關心世間疾苦,更多地就是為了求一個「慈善家」的好名聲。不止他那個時代,在這古代也是一樣。許多大富商、大地主不時的修橋鋪路,遇災時賑濟施粥,也不過就是為了求一個讓人們交口稱贊的「大善人」的名頭罷了。

傳統的儒家文化更讓深受影響之人熱衷於求名,凡是有條件的。都會去求一個好名聲。在江湖去求俠名,在文壇去求文名,在朝堂去求清名、忠名。當地位顯赫之時,又去求青史留名。

文天祥有句詩叫「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表達了甘願一死,亦要青史留名。當然。這並非是貶義。而是千百年來的儒家文化占據統治地位的潛移默化之下,對接受了這教育的人所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古代男子尤其更有這種心態。因為大部分男子都是從小接受的這種教育,而女子則大部分接受的是相夫教子要一生充當男子從屬位置的教育,基本上都不會產生這種想法。

眼前的李莫愁與小龍女雖然沒有接受過傳統女子的這種教育,但世間女子大部分如此,她們內心之中實際上也有這種潛移默化的認知。雖然並不全然認同,但總是比照女子去思考,自然也不會有男子那種想要功成名就的心態,對這種心態自然也就難以理解。

尹治平從小雖然接受的不是儒家文化教育,但其實他後世的那個現代社會,盡管是進入了現代化科學發展的社會,可本質里其實依然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而且這種功成名就的心態,也並非是儒家文化所獨有,可以說是人的正常人生境界的提升,當在人生獲得了成功之後,自然就會有著去求名的渴願。

便是於他自己來說,名這種東西雖非必需,可如果條件允許,他也會去求一場名。王重陽當時的心態,他倒是挺有些理解,王重陽當時已是天下第一高手,《九陰真經》練不練,於他來說,其實影響不大。那何不甘願得而不學,去求一場好名聲?

不過他這種想法與理解,倒也不必去跟李莫愁解釋了。所謂「求同存異」,作為兩個不同的個體,兩個人在一起沒可能所有的想法,始終全都相同。

情侶、夫妻之間,本來就是追求互相諒解,彼此共同生活,就是一個互相磨合的過程。有的磨合對了,白頭偕老。有的則磨合不到一塊兒去,分道揚鑣。這求同存異,便是個很好的解決方式,找出共同點,保留各自不同的意見,沒必要去非得說服對方,讓對方認同自己的觀點與生活方式。不過有些所堅持的原則,卻也必須要堅持。互相諒解,也不能沒有自己的底線。其間如何把握,也就全憑自己了。